社会经济学
社会经济学,社会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我们把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及其转化机制确定为社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含着前后相关的两个问题,一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范畴是怎么来的;二是这样思考的依据是什么。[1]
社会经济学 | |
---|---|
目录
基本信息
范围
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20多年里,对于"三农"问题,中共中央发了7个"一号文件";失业问题,社会除了逐步建立和完善保障制度之外,央行等4家宏观决策机构于2002年12月,颁布了《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中小企业问题,政府更是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直至2002年6月29日"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这样,对它们进行科学抽象和综合研究,就存在一个客观的现实基础;把这些群体共同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共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共同的要求和愿望,抽象出来进行综合研究,是理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这就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范畴对象及来源。
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与社会保障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不同。第一,前者具体是指农民、失业工人、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主,偏重于对象的机会缺失,后者具体是指老、弱、病、残以及妇女和儿童,偏重于对象的生理特点;第二,前者一般都有劳动能力,一部分人还有科技能力和管理能力。
其中不乏创造性人才,需要的是公平、合理的机会,后者一般都缺乏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需要的是社会的救济和关爱;所以第三,研究前者的目的为了发现、发明或创建新的社会运行机制,研究后者的目的是为了完善社会分配救助办法。
我们之所以把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与社会保障意义上弱势群体区别开来,目的之一就是要把社会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区别开来。
重建
社会经济学重建的确定依据来自历史的思想材料和现实的社会实践两个方面。
第一,历史的思想材料。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重建社会经济学也不例外。我们通过学术检索和学术追踪,确认西斯蒙第是社会经济学的创始人。社会经济学的开山之作虽然叫《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但内容却是反映小生产者的利益并为之服务的知识体系,《共产党宣言》称之为"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理也在这里。
第二,现实的社会实践。除了宗教,实证哲学和唯物辩证法都承认,理论来源于实践。即便科学史上没有社会经济学或"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我们也要创造这样一种知识体系出来。因为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是客观存在,社会为转化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出台了那么多的政策和法规,作为理论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基础研究的理论工作者,不能熟视无睹,必须面对,必须对这种社会现象给予科学解释和系统说明。
社会经济学内部已经形成了两个流派,一个是古典传统"福利导向"的社会经济学,简称"福利学派";一个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等人在"经济帝国"思想支配下创建的社会经济学,简称"帝国学派"。我们研究方向的定位是"边缘学派"。
"边缘学派"与"福利学派"的区别在于,作力点不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而是发现或设计新的社会运行机制,使我们所关注的社会群体有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公平机会;"边缘学派"与"帝国学派"的区别在于,作力点不是分析解剖妨碍人们"清休"、影响人们安全的各种社会现象,而是要对形成物欲横流、以强凌弱社会的运行机制进行全面反思。
关系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
尽管经济学和自然科学使用的模型相似,但经济模型并不像自然科学中的模型那样可以作出准确的预测,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经济学中不可能做有条件控制的实验。物理学家建立模型后可以用严格控制条件的实验室实验来验证,然而经济学家在研究经常变化的环境和个人、团体、机构等之间复杂的关系时,为了发展合理的简单化模型,他们不得不做简化的假设,比如一个常用的假设是"其他情况保持不变"。然而,与物理学家不同,经济学家事实上不能让那些被假定为不变的有关条件保持不变。
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有点像气象学等一些自然科学。由于众多因素影响气象系统的过程和发展,气象学家不得不做出各种简化,以便得出较为简单的预测。不过,随着近年来卫星和计算机的使用,大气预报越来越精确。在经济学中也是这样,在计算机协助下,经济学家发展了更复杂的模型,从而增强了经济学的预测能力。
人的行为之间的差异是经济模型面临的又一个严重的困难。尽管在相似情形下人们会做出类似的反应,但这些行为却时常会有一些差异。例如,做投资决策时公司对膨胀率会怎样做出反应?这依赖于公司商业信用状况等不可预测的因素。在经济模型中,人们的行为往往被假定为相同,这就导致模型不可能得出精确的预测。
由于这些原因,经济学中不同的模型之间差别很大,每一种所做假设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结果,经济学经常存在着很多争论。在现实社会中,不同的政党可能和不同的经济学思想相结合,左派政党所借用的模型认为要减少失业,政府必须进行干预;右派政党所持模型则认为如果政府减少干预,更多地依赖于自由市场经济,就可以减少失业。
分类
·A:经济学总论和教学 (General Economics and Teaching)
·B:经济学思想流派和方法论(Schools of Economic Thought and Methodology)
·C:数理和数量方法(Mathematical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D: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E:宏观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Macroeconomics and Monetary Economics)
·F: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 Economics)
·G:金融经济学(Financial Economics)
·H: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
·I:卫生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J:劳动经济学和人口经济学(Labour and Demographic Economics)
·K:法律和经济学(Law and Economics)
·L: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企业管理和商务经济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Business Economics; Marketing; Accounting)
·N:经济史(Economic History)
·O:经济发展,技术变迁和增长(Economic Development,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Growth)
·P:经济系统(Economic Systems)
·Q:农业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Agricultur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R:城市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Urban, Rural and Regional Economics)
·Z:其他专题(Other Special To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