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社會組織與經濟組織理論

社會組織與經濟組織理論》,科學管理初期行政組織體系理論古典著作。馬·韋伯撰。完成於1920年。以《社會與經濟》為書名在德國出版。1945年,英國學者享德遜、帕森斯選擇該書第1部分內容,譯成英文,定名為《社會組織與經濟組織理論》。1947年,第1部完整的《社會組織與經濟組織理論》在倫敦出版,本書附有譯者帕森斯的長篇導言。後被譯成法、俄、日等多種文字在各國出版。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1947年倫敦英文版,包括導言和4章正文,約35萬字。從社會學角度研究經濟行為的社會原因及其與政治模式的關係、行政組織模式及其運作特點。導言分5個部分,系統評介了作者的社會學理論和本書的內容。第1章:社會學的基本概念。界定了社會行為、社會關係、社會組織、衝突與權威、宗教與政治的基本範疇,並對社會行為模式、社會關係模式、社會群體模式、支配行為模式進行了分析,闡述了組織管理的社會學理論。第2章:經濟行為的範疇。從經濟行為入手,涉及貨幣、交換手段、支付方式、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經濟運行與管理諸多方面,集中了作者經濟社會學的精華。第3章:統治模式與必要調整。統治分3種模式:傳統型的(traditional)、個人魅力型的(charismatic)、法理型的(legal-rational),3種模式基礎、行政運作各有其特點。但純粹的3種模式是不存在的,任何統治的合法性都是混合型的,通常三者之中一個扮演主要角色。本章還論及政黨、議會與民主、代表制與選舉制、權力關係等行政組織與政治組織的內涵。第4章:社會分層與階級結構。以分層理論剖析了階級、地位群體、政黨在權力分配中的作用,提出了精闢的管理思想。對後來的管理思想產生過較大影響。

作者介紹

馬·韋伯(Max Weber 1864—1920),德國社會學家,古典管理學派在德國的代表人物,被稱為「組織理論之父」。曾任柏林大學教授、政府顧問、編輯、作家等,對社會學、宗教學、經濟學與政治學都有廣泛的興趣,幾乎對當時社會科學的所有學科都產生過影響。著作還有《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經濟史》等。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相關信息

1.本辭典為書籍文獻[1]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

2.本辭典以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為主要對象。

3.本辭典收書以專著為主,少數是全集、選集,以及在科學上有開創性的論文[2],公認的有很高價值的單篇文學作品。

視頻

社會組織與經濟組織理論 相關視頻

荊州:何光中調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
打擊非法社會組織宣傳片

參考文獻

  1. 文獻的定義是什麼,有途網,2020-06-19
  2. 專著和學術論文,豆丁網,2017-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