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禮趣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禮趣》中國當代作家楊文禮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禮趣

「禮」,會意字,從示,從豊(li)。「豊」是行禮之器,也兼表字音。本義:舉行儀禮,祭神求福。

「 禮」原是宗教祭祀儀式的一種儀態,《說文解字》曰:「禮,履也,所以事福致富也」。可知「禮」原來並沒有等級制度的倫理道德方面意義。自從有了人類社會,禮就產生了,它是現實生活的緣飾化,用外之物以飾內情,它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禮物,行禮所用的物質的東西;禮儀,使用禮物的儀容動作;禮意,由禮物和禮儀所表達的實實在在、明明白白的內容、旨趣或目的。這就要求禮物和禮儀必須適當,在逐漸完善的禮曲實踐中證明為無過不及、恰到好處。在階級社會出現後,人類開始有等級之分,作為宗教祭祀儀態的「禮」便開始具有了社會身份區分的內容。逐漸轉化為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一身份制度。「禮」具有社會身份制度方面的意義,最遲在商代已經存在;但是 ,作為一種較為嚴格的社會制度,則是周朝初年的事情。周公在殷禮的基礎上,重新制定禮樂,將其制度化、系統化。

禮在中國古代是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範。作為典章制度,它是社會政治制度的體現,是維護上層建築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人與人交往中的禮節儀式。作為道德規範,它是國家領導者和貴族等一切行動的標準和要求。作為觀念形態的禮,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是同「仁「分不開的。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他主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德治,打破了「禮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戰國時期,孟子把仁、義、禮、智作為基本的道德規範,禮為「辭讓之心」,成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為重視禮,著有《禮賦》,認為「致明而約,其順而體,請歸之禮」,「性不得則若禽獸,性得之則甚雅似者與?」禮是人與禽獸的區別之一,荀子還著有《禮論》,論證了「禮」的起源和作用。他認為禮使社會上每個人在貴賤、長幼、貧富等級制中都有恰當的地位。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社會的道德規範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隨着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禮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不斷的發生着改變和調整。

我們說的封建禮教的「禮」有着作為政治的等級制度和倫理道德兩個方面的屬性,作為等級制度的「禮」強調的是「名位」。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作為理論道德的「禮」的具體內容,包括:孝、慈、恭、順、敬、和、仁、義等等。「禮之用,和為貴」,國家講和平,家庭講和睦,社會講和諧,人生講和順。也是現代人們最高的價值追求和取向。

自從民國以來,中國禮儀制度在不斷變得簡單化、人性化,吸收了西方一些可以借鑑的模式。「禮」只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所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規範,己脫離了原先為封建時期森嚴的等級制度服務的本質,而是維繫社會良好的風氣的道德規範。但這並不是意味着我們就可以不再受到「禮」的約束,我們所鄙棄的只是「禮」中的糟粕,對於儒家文化中占據主體的高尚的東西,我們還是要繼承並發揚。隨着社會的發展,「禮」無以倫比的魅力必將會再度大放異彩,中國的形象將會因「禮」而更加靚麗清新。

隨着歷史的發展,「禮」的內涵已經有了延伸和擴展,在許多場合,它已成為「禮貌」、「禮節」、「禮賓」、「禮儀」等的代名詞。因此禮是表示敬意的通稱,它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處理人際關係並約束自己行為以示他人的準則。禮屬於道德範疇,是社會公德中的極為重要的部分。道德是由社會經濟基礎決定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一個社會用以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總和。禮滲透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體現着人們的道德觀念,確定着人們交往的準則,指導着人們的行動。在社會生活中,人人以禮相待,互尊、互愛、互諒,並成為自覺的行動,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

禮貌是人們在交往時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為規範,它體現了時代的風尚與道德水準,以及人們的文化層次和文明程度。它對人們交往時的基本要求是:誠懇、謙恭、和善和有分寸,做到待人「誠於中而形於外」。良好的教養和道德品德是禮貌的基礎。在有教養的人們中間,禮貌應該是出於自然的。因此,我們應該自覺的培養和訓練自己良好的禮貌習慣。從道德、社會風尚方面來研究禮貌,可以將它分為三類:各種公共場所最起碼的行為準則;各種個人交往中最起碼的禮節;個人私生活中起碼應有的行為習慣。禮貌的主要內容包括:遵守秩序,言必有信,敬老尊賢,待人和氣,儀表端莊,講究衛生。禮貌的內容既是社會公德的核心內容,也是商務職業道德的基本規範。

禮節是禮貌的具體表現形式,是禮貌在言語、行為、儀表等方面的具體規定。禮節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交際場合相互表示尊重、祝頌、問候、致意、哀悼、慰問以及給予必需協助和照料的慣用形式,是社會文明的組成部分。從形式上看,它具有嚴格的儀式;從內容上看,它反映着某種道德原則,反映着對他人的尊重和友善。雖然現代社會的交際禮節有從簡及趨向一致或相通的趨勢,但是,各國人民的文化特徵是客觀存在的,使用起來就存在着各國、各地區、各民族的不同習慣。因此,我們平時應十分注重不同禮節的具體運用,在交往時必須注意尊重對方,以避免出現「失禮」的行為。

禮儀作為一種調整人際關係的道德行為要求,是人類社會為維繫社會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簡單、最起碼的道德行為規範。對個人而言,禮儀是一個人思想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於社會而言,禮儀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俗的反應。從禮的歷史沿革看,現代社會的禮儀主要是在人際交往、社會交往和國際交往中,為表示尊重和友好的一系列行為、道德、社會規範和慣用形式。狹義的禮儀通常是指舉行的合乎社會規範和道德規範的儀式,即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由於受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時代潮流等因素的影響而形成,既為人們所認同,又為人們所遵守,從建立和諧關係為目的的各種符合禮的精神及要求的,在較大或較隆重的場合,為表示重視、尊重、敬意等的行為準則或規範的總和。禮儀是一個人的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體現了對交往禮節的認識和應用;是人際交往中使用的一種交際藝術;是人際交往中必須遵守的律己敬人的習慣形式,即是待人接物的一種慣例,是一種相互溝通的技巧;是一種形式美,使人的心靈美的必然的外化。

禮,禮貌,禮節,禮儀,他們之間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禮包括禮貌、禮節、禮儀,其本質都是表示對人的尊重、敬意和友好。禮貌是禮的行為規範,禮節是禮的慣用形式,禮儀是禮的較隆重的儀式,它們都是禮的具體表現形式。

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幾千年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範,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禮儀對於我們炎黃子孫來說,更多的時候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教養和品位,真正懂禮儀講禮儀的人,決不會只在某一個或者幾個特定的場合才注重禮儀規範,這是因為那些感性的,又有些程式化的細節,早已在他們的心靈的歷練中深入骨髓,深入血液了。中國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於世。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時至今日,我們發展發揚光大其仍有積極、普遍意義的傳統文明禮儀,如尊老敬賢、儀尚適宜、禮貌待人、儀容有整等,加以改造和承傳,這對於修養良好的個人素質,協調和諧人際關係,塑造文明的社會風氣,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現實價值。

改革開放近四十年,物質文明建設舉世公認,但是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雖然投入巨大,但成效難以令人滿意。從中國學到文明禮貌的日韓民群,現在成了中國人的老師,禮儀有致的程度令我們仰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假如在精神上頹廢,道德上淪喪,註定會走向衰落和滅亡。無論你有多麼悠久的歷史,曾有過多麼輝煌的文化,有過多少優秀的人物,都難阻擋精神與道德的滑坡。一個貪腐輝煌先富,足以讓你三十年的宣傳教育付之東流,不堪一擊。我們黨已看到這個現實的危機,也在不遺餘力地反腐倡廉,狠抓精神文明建設,有決心改變舉國上下腐敗成風的精神極不文明的現狀。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三個倡導」最新概括,公開亮出了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建設精神文明角度看,是比較與國際接軌,與國內接地氣的偉大舉措。「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也是核心價值觀念;「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有人講,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了該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徵,反映該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該體系的高度凝鍊和集中表達,是中國對我國的每一個成員的嚴格要求。江蘇省從2014年春季學期開始,在全省開展文明禮儀養成教育,這在全國尚屬首創。省文明委制定下發專文,強調要突出抓好未成年人的「八禮四儀」:儀表、餐飲、言談、待人、行走、觀賞、遊覽、儀式之禮;入學、成長、青春、成人儀式。都有較為詳盡的內容要求。筆者認為就是一句話,我們現在要真正講「禮」了。核心價值觀就是中國從古到今的「講禮」觀,「禮儀之邦觀」;從某種意義上講,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國的禮儀觀——價值觀,也就是世界的精華——普世價值觀。

普世價值觀,就是普遍適用的價值觀。它超越民族、種族、國界和信仰,是全人類共同擁有的價值觀,是衡量是非善惡的最低尺度,或者說是人類道德的共同底線。具體的說,普世價值觀有三個基本要件組成:公平,正義,自由。公平不是指物質財富的絕對平均,它是指競爭機會的均衡和基本人權的對等,簡單說就是不能有特權,就是在規則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正義就是事實真相,就是人的行為和事物的最終結果,必須符合邏輯、合乎道德規範。更通俗地講,正義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澄清事實,還原真相,懲惡揚善,就是維護正義。自由有兩層含義:一是指人的基本權利和自由意志;二是指我們每個人,必須要學會約束自己的行為以及承擔必要的責任,以便不妨礙他人的自由意志和固有權利,不違背公平正義的大原則。脫離了公平正義,自由是不能成立的;沒有公平和自由,正義無從談起。因此,公平、正義、自由,三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是一個完整性的概念。

在哲學和社會學上,普世價值意思是一些數量有限的,所有人都應認同的觀念集合,一般內容有:人類應追求長遠和短期兼顧的安全、進步、快樂、自由、法制、公正、人權、民主、合法地新建和發展黨派團體和宗教組織、合法適度地方自治、高效率和效果、節約、環境保護、適度博愛和互助、合作、善良、仁慈、寬宥、和平、講信用、對話講邏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道德),防止不顧他人和整體利益的極端自私行為。生命權、自由權、追求幸福的權利,是基本人權,是我們每一個人與生俱來、不可剝奪、不可授讓的,人權是天賦,不是統治者的恩賜,更不是法律能賦予的,法律只是用來保障人權的工具而已。權利特指基本人權,權力則指國家主權。主權服務於人權、從屬於人權,主權的存在就是為了保障民眾的基本人權,任何把主權凌駕於人權之上的做法,都是本末倒置。主權是人權的讓渡與集合,是人權的衍生品,現實中,儘管利益和權利經常被混同使用,但二者有本質的區別。權利是天賦,而利益不是。權利不可受讓,而利益可以轉移。比如你可以把10萬元錢送給我之後,這錢就屬於我了,這叫利益轉移;你擁有思想的自由,這是天賦人權,但誰也無法把你思想的自由轉移到我身上,這叫不可受讓。從本質上講,法律不保障任何人的利益,它只是保障權利,儘管很多時候是依靠利益來體現的。

禮是人們的道德規範。狹義的道德就是人的社會倫理、行為規範、判斷善惡是非的尺度。道德的現實意義,就是約束人的惡性,發揚人的善性。所謂的良知,就是禮,就是道德水準在人心理活動中的具體體現。法律的制定,不能違背人性,不能違反倫理道德和普世原則,也就是不能有悖於「禮」,否則就是惡法,就是黑幫的幫規、邪教的教規。這樣的法律毫無遵守的必要。一個社會,如果只講道德,不講法律,那就等於沒有底線,沒有懲惡的機制。如此,權力就會成為法律的替代品,社會的走向將取決於掌權者的個人操守;如果只講法律,不講道德,則是非善惡無從分辨,法律或將背離道德準則,那時候任何人間慘劇都有可能發生,希特勒時期的德國就是例證。

「禮」只有走向世界,普世價值得到所有國家和人們的承認和遵守,「和」才有可能出現和諧,和睦,和順,和美,和解,和平的境界,這不知得要經過多麼漫長的跋涉和奮鬥過程。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1]

作者簡介

楊文禮,陝西志丹人,陝西省委黨校退休人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