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意
禮意,漢語詞語,拼音是lǐ yì,意思是:1、禮經的意義;2、恭謹接待,表示敬意。 中文名 禮意 拼 音 lǐ yì 注 音 ㄌㄧˇ ㄧˋ 釋 義 1、禮經的意義;2、恭謹接待,表示敬意。
目錄
目錄
1 解釋.2 出處.
解釋
1、禮經的意義;2、恭謹接待,表示敬意。 [1]
出處
《莊子·大宗師》:「子貢趨而進曰:『敢問臨屍而哭,禮乎?』二人相視而笑,曰:『是惡知禮意。』」宋·蘇軾《哭王子立次兒子迨韻》之一:「豈惟知禮意,遂欲補詩亡。」自註:「子立能詩,而有禮學。」《漢書·雋不疑傳》:「勝之知不疑非庸人,敬納其戒,深接以禮意。」《後漢書·班超傳》:「鄯善王廣奉超禮敬甚備,後忽更疎懈,超謂其官屬曰:『寧覺廣禮意薄乎?此必有北虜使來,狐疑未知所從故也。』」《東周列國志》第六回:「州吁見陳侯禮意殷勤,不勝之喜。」
示例
【有關文明禮儀的古文詩詞】 1、不學禮,無以立。——春秋戰國時期·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論語季氏篇第十六》白話譯文:不學禮就不懂得怎樣立身。2、非仁無為也,非禮無行也。——戰國時期·孟子《愛人者人恆愛之》白話譯文:不是仁愛的事不干,不合於禮的事不做。3、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 人恆敬之。——戰國時期·孟子《愛人者人恆愛之》白話譯文:仁愛的人愛別人,禮讓的人尊敬別人。愛別人的人,別人也經常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經常尊敬他。4、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西漢·戴聖《禮記·曲禮上》白話譯文:禮崇尚往來,恭敬對人卻得不到別人的恭敬,是不合禮的。別人恭敬自己,卻沒有對別人恭敬,也不合禮。5、修身踐言謂之善行,行修言道,禮之質也。——西漢·戴聖《禮記·曲禮上》白話譯文:修持你的行為以實踐你說的話,就叫着善行。行為有修持,說話合符道理,這就是禮節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