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
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說的磁共振,是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其是利用核磁共振現象製成的一類用於醫學檢查的成像設備。 磁共振指的是自旋磁共振(spin magnetic resonance)現象。其意義上較廣,包含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電子順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或稱電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
目錄
發展簡史
是在固體微觀量子理論和無線電微波電子學技術發展的基礎上被發現的。1945年首先在順磁性Mn鹽的水溶液中觀測到順磁共振,第二年,又分別用吸收和感應的方法發現了石蠟和水中質子的核磁共振;用波導諧振腔方法發現了Fe、Co和Ni薄片的鐵磁共振。1950年在室溫附近觀測到固體Cr2O3的反鐵磁共振。1953年在半導體硅和鍺中觀測到電子和空穴的迴旋共振。1953年和1955年先後從理論上預言和實驗上觀測到亞鐵磁共振。隨後又發現了磁有序系統中高次模式的靜磁型共振(1957)和自旋波共振(1958)。1956年開始研究兩種磁共振耦合的磁雙共振現象。這些磁共振被發現後,便在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學科和微波技術、量子電子學等新技術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例如順磁固體量子放大器,各種鐵氧體微波器件,核磁共振譜分析技術和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及利用磁共振方法對順磁晶體的晶場和能級結構、半導體的能帶結構和生物分子結構等的研究。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自旋、磁矩參數的測定也是以各種磁共振原理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具體分類
不同磁性的物質在一定條件下都可能出現不同的磁共振。下面列出物質的各種磁性及相應的磁共振:各種磁共振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其共性表現在基本原理可以統一地唯象描述,而特性則表現在各種共振有其產生的特定條件和不同的微觀機制。迴旋共振來自載流子在軌道磁能級之間的躍遷,其激發場為與恆定磁場相垂直的高頻電場,而其他來自自旋磁共振的激發場為高頻磁場。核磁矩比電子磁矩約小三個數量級,故核磁共振的頻系和靈敏度都比電子磁共振的低得多。弱磁性物質的磁矩遠低於強磁性物質的磁矩,故弱磁共振的靈敏度又比強磁共振低,但強磁共振卻必須考慮強磁矩引起的退磁場所造成的影響。
鐵磁共振
亞鐵磁體是包含有兩個或更多個不等效的磁亞點陣的磁有序材料,亞鐵磁共振是亞鐵磁體在居里點以下的磁共振。在宏觀磁性上,通常亞鐵磁體與鐵磁體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亞鐵磁共振與鐵磁共振也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因此,習慣上常把一般亞鐵磁共振也稱為鐵磁共振。但在微觀結構上,含有多個磁亞點陣的亞鐵磁體與只有一個磁點陣的鐵磁體有顯著的差別。這差別會反映到亞鐵磁共振的一些特點上。這些特點是由多個交換作用強耦合的磁亞點陣中磁矩的複雜進動運動產生的,主要表現在:有兩種類型的磁共振,即共振不受交換作用影響的鐵磁型共振和共振主要由交換作用決定的交換型共振,在兩個磁亞點陣的磁矩互相抵消或動量矩相互抵消的抵消點附近,共振參量(如g因子共振線寬等)出現反常的變化,在磁矩和動量矩兩抵消點之間,法拉第旋轉反向。這些特點都已在實驗上觀測到。亞鐵磁共振的應用基本同鐵磁共振的一樣,其差別僅在應用上述亞鐵磁共振的特點(如g因子的反常增大或減小,法拉第旋轉反向等)時才表現出來。
順磁共振
具有未抵消的電子磁矩(自旋)的磁無序系統,在一定的恆定磁場和高頻磁場同時作用下產生的磁共振。若未抵消的電子磁矩來源於未滿充的內電子殼層(如鐵族原子的3d殼層、稀土族原子的4f殼層),則一般稱為(狹義的)順磁共振。若未抵消的電子磁矩來源於外層電子或共有化電子的未配對自旋[如半導體和金屬中的導電電子、有機物的自由基、晶體缺陷(如位錯)和輻照損傷(如色心)等]產生的未配對電子,則常稱為電子自旋共振。順磁共振是由順磁物質基態塞曼能級間的躍遷引起的,其靈敏度遠不如強磁體的磁共振高。如果在非順磁體(某些生物分子)中加入含有自由基的分子(稱為自旋標記),則也可在原來是抗磁性的物質中觀測到自旋標記的順磁共振。順磁共振技術已較廣泛地應用於各種含順磁性原子(離子)和含未配對電子自旋的固體研究。既可研究固體的基態能譜,又可研究固體中的相變、弛豫和缺陷等的動力學過程。微波固體量子放大器也是在固體順磁共振研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迴旋共振
亦稱抗磁共振。固體中的載流子(電子及空穴)和等離子體以及電離氣體在恆定磁場 B和橫向高頻電場E(ω)的同時作用下,當高頻電場的頻率ω與帶電粒子的迴旋頻率相等,ω=ωc,這些帶電粒子碰撞弛豫時間τ遠大於高頻電場周期,即τ≥1/ω時,便可觀測到帶電粒子的迴旋共振。因此,迴旋共振常是在高純、低溫(τ大)和強磁場(ωc高)、高頻率的條件下進行觀測,其顯著特徵是在各向同性介質中,介電常數ε和電導率σ成為張量,稱為旋電性。這與其他的磁矩(自旋)系統的磁共振中磁導率 μ為張量(稱為旋磁性)不相同。此外,在電離分子中還可觀測到各種帶電離子的迴旋共振──離子迴旋共振。迴旋共振主要應用於半導體和金屬的能帶結構、載流子有效質量等的研究,也是實現研究旋電器件(如半導體隔離器)、微波參量放大器、負質量放大器、毫米波激射器和紅外激光器的物理基礎。
核磁共振
元素周期表中絕大多數元素都有核自旋和核磁矩不為零的同位素。這些核在恆定磁場 B和橫向高頻磁場bo(ω)的同時作用下,在滿足ωN=γNB 的條件下會產生核磁共振(γN為核磁旋比),也可在恆定磁場B突然改變方向時,產生頻率為ωo=γB、振幅隨時間衰減的核自由進動,它在某些方面與核磁共振有相似之處。在固體中,核受到外加場Be和內場Bi的作用,使共振譜線產生微小的移位(約0.1%~1%),在金屬中稱為奈特移位,在一般化合物中稱為化學移位,在序磁材料中由於核外電子的極化會產生約1~10T的內場,稱為超精細作用場。這些移位和內場反映核周圍化學環境(指電子組態和原子分布等)的影響。研究核磁共振中的能量交換和轉移的弛豫過程,包括核自旋-自旋弛豫和核自旋-點陣弛豫兩種過程,也反映化學環境的影響。因此,核磁共振起着探測物質微觀結構的微探針作用。核磁共振已成為研究各種固體(包括無機、有機和生物大分子材料)的結構、化學鍵、相變和化學反應等過程的重要方法。新發展的核磁共振成像技術不但與超聲成像和X射線層析照相有相似的功能,而且還可能顯示化學元素和弛豫時間的分布。
亞鐵磁共振
亞鐵磁體是包含有兩個或更多個不等效的磁亞點陣的磁有序材料,亞鐵磁共振是亞鐵磁體在居里點以下的磁共振。在宏觀磁性上,通常亞鐵磁體與鐵磁體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亞鐵磁共振與鐵磁共振也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因此,習慣上常把一般亞鐵磁共振也稱為鐵磁共振。但在微觀結構上,含有多個磁亞點陣的亞鐵磁體與只有一個磁點陣的鐵磁體有顯著的差別。這差別會反映到亞鐵磁共振的一些特點上。這些特點是由多個交換作用強耦合的磁亞點陣中磁矩的複雜進動運動產生的,主要表現在:有兩種類型的磁共振,即共振不受交換作用影響的鐵磁型共振和共振主要由交換作用決定的交換型共振,在兩個磁亞點陣的磁矩互相抵消或動量矩相互抵消的抵消點附近,共振參量(如g因子共振線寬等)出現反常的變化,在磁矩和動量矩兩抵消點之間,法拉第旋轉反向。這些特點都已在實驗上觀測到。亞鐵磁共振的應用基本同鐵磁共振的一樣,其差別僅在應用上述亞鐵磁共振的特點(如g因子的反常增大或減小,法拉第旋轉反向等)時才表現出來。
磁雙共振
固體中有兩種或更多互相耦合的基團或磁共振系統時,一種基團或系統的磁共振可以影響另一種基團或系統的磁共振,因而可以利用其中的一種磁共振來探測另一種磁共振,稱為磁雙共振。例如可利用同一物質中的一種核的核磁共振來影響和探測另一種核的核磁共振,稱為核-核磁雙共振;可以用同一物質中的核磁共振來影響和探測電子自旋共振,稱為電子-核磁雙共振;也可利用光泵技術來探測其他磁共振(如核磁共振或順磁共振),稱為光磁雙共振或光測磁共振。
實驗方法
當外加恆定磁場Be在0.1~1.0T(材料的內磁場BBe)時,各種與電子有關的磁共振頻率都在微波頻段,而核磁共振頻率則在射頻頻段。這是因為原子核質量與電子質量之比至少1836倍的緣故。雖然觀測這兩類磁共振分別應用微波技術和無線電射頻技術,但其實驗裝置的組成與測量原理卻是類似的。磁共振實驗裝置由微波(或射頻)源、共振系統、磁場系統和檢測系統組成,如圖3。微波(或射頻)源產生一定角頻率ω(或頻率掃描)的電磁振盪,送到裝有樣品的共振系統(共振腔或共振線圈),共振系統中的高頻磁場bω[迴旋共振時為電場E(ω)]與磁場系統產生的恆定磁場B 垂直,當保持源的頻率不變而改變恆定磁場強度(磁場掃描),或保持恆定磁場強度不變而改變源的頻率(頻率掃描),達到共振條件ω=γH 時,檢測系統便可測得樣品對高頻電磁能量的吸收Pa與磁場B(或頻率ω)的關係,即共振吸收曲線,如圖4a。在共振信號微弱(例如核磁共振或順磁共振)的情況下,可以採用調製技術,測量共振吸收微分曲線,以提高檢測靈敏度。磁共振的重要參數是發生最大共振吸收的共振磁場Bo、共振線寬(相應於最大共振吸收一半的磁場間隔)ΔB、共振吸收強度(最大吸收P或共振曲線面積)和共振曲線形狀(包括對稱性和精細結構等)。當共振曲線為洛倫茲線型時,共振微分曲線的極值間隔ΔBpp與共振線寬ΔB具有簡單的關係:。在採用頻率掃描代替磁場掃描時,相應的共振曲線和參數中的磁場B都換為角頻率ω,如共振頻率ωo,共振線寬Δω等。在特殊情況下,還可以採用脈衝源、傅里葉變換、多次累積等技術來提高靈敏度或分辨率等。
基本原理
磁共振(迴旋共振除外)其經典唯象描述是:原子、電子及核都具有角動量,其磁矩與相應的角動量之比稱為磁旋比γ。磁矩M 在磁場B中受到轉矩MBsinθ(θ為M與B間夾角)的作用。此轉矩使磁矩繞磁場作進動運動,進動的角頻率ω=γB,ωo稱為拉莫爾頻率。由於阻尼作用,這一進動運動會很快衰減掉,即M達到與B平行,進動就停止。但是,若在磁場B的垂直方向再加一高頻磁場b(ω)(角頻率為ω),則b(ω)作用產生的轉矩使M離開B,與阻尼的作用相反。如果高頻磁場的角頻率與磁矩進動的拉莫爾(角)頻率相等ω =ωo,則b(ω)的作用最強,磁矩M的進動角(M與B角的夾角)也最大。這一現象即為磁共振。 磁共振也可用量子力學描述:恆定磁場B使磁自旋系統的基態能級劈裂,劈裂的能級稱為塞曼能級(見塞曼效應),當自旋量子數S=1/2時,其裂距墹E=gμBB,g為朗德因子,μ為玻爾磁子,e和me為電子的電荷和質量。外加垂直於B的高頻磁場b(ω)時,其光量子能量為啚ω。如果等於塞曼能級裂距,啚ω=gμBB=啚γB,即ω=γB(啚=h/2π,h為普朗克常數),則自旋系統將吸收這能量從低能級狀態躍遷到高能級狀態(激發態),這稱為磁塞曼能級間的共振躍遷。量子描述的磁共振條件ω=γB,與唯象描述的結果相同。 當M是順磁體中的原子(離子)磁矩時,這種磁共振就是順磁共振。當M是鐵磁體中的磁化強度(單位體積中的磁矩)時,這種磁共振就是鐵磁共振。當M=Mi是亞鐵磁體或反鐵磁體中第i個磁亞點陣的磁化強度時,這種磁共振就是由 i個耦合的磁亞點陣系統產生的亞鐵磁共振或反鐵磁共振。當M是物質中的核磁矩時,就是核磁共振。這幾種磁共振都是由自旋磁矩產生的,可以統一地用經典唯象的旋磁方程dM/dt=γMBsinθ[相應的矢量方程為d M/dt=γ( M×B]來描述。 各種固體磁共振在恆定磁場作用下的平衡狀態,與在恆定磁場和高頻磁場(迴旋共振時為高頻電場)同時作用下的平衡狀態之間,一般存在着固體內部自旋(磁矩)系統(迴旋共振時為載流子系統)本身及其與點陣系統間的能量轉移和重新分布的過程,稱為磁共振弛豫過程,簡稱磁弛豫。在自旋磁共振的情形,磁弛豫包括自旋(磁矩)系統內的自旋-自旋(S-S)弛豫和自旋系統與點陣系統間的自旋-點陣(S-L)弛豫。從一種平衡態到另一種平衡態的弛豫過程所經歷的時間稱為弛豫時間,它是能量轉移速率或損耗速率的量度。共振線寬表示能級寬度,弛豫時間表示該能態壽命。磁共振線寬與磁弛豫過程(時間)有密切的聯繫,按照測不準原理,能級寬度與能態壽命的乘積為常數,即共振線寬與弛豫時間(能量轉移速度)成反比。因此,磁共振是研究磁弛豫過程和磁損耗機制的一種重要方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