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钟
简介
如果小时候的记忆片段是一张照片,那将是一张发黄的照片。懵懂的记忆总是美好的。在过完大年还沉浸在年的氛围没有醒来的情况下,就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在不算偏远的平原小乡村,我们把春节叫“大年”,把元宵节叫“小年”。上世纪70年代,那绝对是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过了大年十一、二,当城里人(县城)热热闹闹地练习踩高跷、小车旱船、背阁台阁,街道准备大街小巷搭建“灯棚”,锣鼓处处敲得震天响迎接元宵节的时候,在我们乡下的确是算不上热闹。
评价
那我们同村的一群八九十来岁的孩子在干什么?当然穷有穷的乐趣。比如玩抢的大年初一五更人家上供放炮仗时没有炸响的“药捻炮”(哑炮),我们从中间掰开露出炸药,然后围成一个圆圈,当用火点燃其中一个,其余的就全被点燃,于是就像烟火一样,火花乱溅,煞是好看。我们还在这个时间,比赛打转球(陀螺)、当溜溜蛋(玻璃球),叠三角(撕别人门上贴的对子叠成一个个红三角)、跳绳、推圈(用粗铁丝焊接的圆圈圈),碰钟(用排子车坏了的外铛玩,分别从墙上碰,然后谁扔的能碰到另一个算赢),撂杠(两边画两道线,然后看谁能撂出线外,算赢)。当这个当时也能赌,比如输一次给赢家一个饺子,多的时候,有的能输一碗水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