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調·幽蘭
《碣石調·幽蘭》是唯一一首以文字譜保留下來的古琴曲,其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的琴譜是現存最古老的古琴譜,也被當做日本國寶。這首樂曲的最早出現的年代存疑,一說為孔子所作。此曲共分四段,通過描繪蘭花之品格表達了雖不被重用但並不頹喪的感情。但此譜應該是唐朝寫成的。
此曲曲名前的「碣石調」為調名,是唯一一首在曲名前特意加上調名的琴曲,而有時也略去調名單稱《幽蘭》。[1]
目錄
歷史
「碣石調」的曲調來源很早,一般認為魏晉時已作為舞曲來演奏。早在三國時,曹操在其清商樂中,作有《步出夏門行》之詩。《南齊書·樂志》曰:「碣石調篇,魏武帝辭,晉以為《碣石舞歌》,其歌四章。」今存《碣石調·幽蘭》譜,也是分為四拍,正與「其歌四章」的曲體結構相合。《幽蘭》最早是「楚調」中的著名歌曲。南朝詩人謝惠連《雪賦》中有「楚謠以《幽蘭》儷曲」的記載。它後來被改編成瑟曲、笳曲、琴曲,許多文人也都寫詩描述它。如晉代陸機《日出東南隅行》云:「悲歌吐清音,雅韻播《幽蘭》。」北魏鹿悉《諷真定公二首》中日:「援琴起何調,《幽蘭》與《白雪》。」梁代柳惲《搗衣詩》曰:「清夜促柱奏《幽蘭》。」漢代司馬相如《美人賦》也提到:「撫弦為《幽蘭》《白雪》之曲。」可見,琴曲《幽蘭》在漢魏六朝時期已是一首很著名的琴曲。[2]
曲調風格
關於這首琴曲的內容,原卷子譜序未敘曲情。但楊守敬《經籍訪古志》從原譜標題下「又名《猗蘭》」四字,斷此為表現懷才不遇,生不逢時的內容。據《琴操》載,春秋時期,先哲孔子在周遊列國之時,得不到各國諸侯的賞識和重用,在他從衛國回到晉國的途中,見到隱谷中茂盛的薌蘭與雜草為伍,觸動了內心懷才不遇、生不逢時的自傷感情,而創作了名為《猗蘭》的琴曲。途中,他彈琴感嘆曰: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
之子於歸,遠送於野。
何彼蒼天,不得其所。
逍遙九州,無所定處。
世人?蔽,不知賢者。
年紀逝邁,一身將老。
其詞似訴似泣,如怨如憤,如一首幽怨悱惻的抒情歌曲。它通過對深山幽谷里蔥鬱馥香的蘭花的描寫,來抒發作者鬱郁不得志的心清。這樣的題材和內容,在當時特別適合於一部分不滿現狀而又找不到出路的士族文人的思想狀態。不過,說此曲是孔子所作,顯然並不可信。現存琴譜中另有《猗蘭》《幽蘭》等多種,解題一般沿用《琴操》之說,但其曲調與《碣石調·幽蘭》並無共同之處。另外,在《樂府詩集》卷五十八收有南朝宋鮑照寫的琴曲歌辭《幽蘭》,從詩中「花落知不終,空愁坐相誤」之句看,正是借著深山幽谷的蘭花來抒發懷才不遇、鬱郁不得志的心情,與現存曲調的情緒是一致的。[3]
參考文獻
- ↑ 幽蘭 (古琴曲),百度百科
- ↑ 我國現存最早的古琴譜——《碣石調·幽蘭》,每日頭條,2016-08-01
- ↑ 我國現存最早的古琴譜——《碣石調·幽蘭》,每日頭條,2016-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