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碘盐,是指含有碘酸钾(KIO3)氯化钠(NaCl)。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是6克,但中国国民普遍超过20克。这就需要同时提供不含碘的盐供人选择,否则碘摄入过量的危险性极大。

碘盐

碘盐是指含有碘酸钾的氯化钠的食盐。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都缺碘,而缺碘就会引起碘缺乏病,所以国家强制给食用的氯化钠食盐中加入少量的含碘盐。

碘盐1.jpg

目录

简要介绍

碘盐是指含有碘酸钾的氯化钠的食盐

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都缺碘,而缺碘就会引起碘缺乏病,所以国家强制给食用的氯化钠食盐中加入少量的含碘盐。

人体内2/3的碘存在于甲状腺中,甲状腺可以控制代谢,而甲状腺又受碘的影响。所以,若碘不足的话,就可能引起心智反应迟钝、身体变胖以及活力不足。我国学者早就报道甲状腺肿病,而且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海草治疗这种疾病的国家之一。[1]

碘是1811年Courtois提出的。膳食中的碘大部分在胃肠道中转变为碘化物,几乎被机体完全吸收,在进入血液后分布于全身的细胞外液。肾脏是碘的排泄器官。虽然人体摄入的碘量很少,但是肾脏没有保留碘的机能。少量的碘也通过粪便排出。每年的5月15日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宣传吃碘盐能有效防止碘缺乏病。

产生背景

上世纪80年代以前,碘盐人们对于缺碘的危害局限于甲状腺肿和克汀病,防治的措施是在病区供应加碘食盐或碘油。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发现,在人的碘营养状况还没有达到地方性碘缺乏病流行的严重程度的情况下(儿童尿碘含量50-100微克/升,甲状腺肿患病率在5-20%之间),儿童的智力发育就已经受到危害,只有补足了碘才能确保婴幼儿的正常脑发育。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将地方性碘缺乏病区的标准修订为7-14岁学生中甲状腺肿患病率大于5%。为解决广泛存在的碘缺乏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全民食盐加碘。从1995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十年后,我国7-14岁学生的甲状腺肿大率由平均20.4%降低到5%以下,在占人口90%以上的合格加碘食盐覆盖地区,完全消灭了克汀病的发生,过去隐性缺碘地区新出生儿童的平均智商提高了约11-12个智商点。

具体用途

研究发现碘的主要生理缺碘症状功能都是通过甲状腺素来完成的,尚未发现碘具有独立的生理功能。因此下面介绍的碘的生理功能其实就是甲状腺素的生理功能。人体碘的80%—90%来自食物,10%-20%通过饮水获得,5%的碘来自空气,因此,食物中的碘是人体碘的主要来源。[2]

食物中的碘化物被还原成碘离子后才能被吸收,与氨基酸结合的碘可直接被吸收。

1.促进能量代谢:促进物质的分解代谢,产生能量,维持基本生命活动;

2.维持垂体的生理功能;

3.促进发育:发育期儿童的身高、体重、骨骼、肌肉的增长发育和性发育都有赖于甲状腺素,如果这个阶段缺少碘,则会导致儿童发育不良;

4.促进大脑发育:在脑发育的初级阶段(从怀孕开始到婴儿出生后2岁),人的神经系统发育必须依赖于甲状腺素,如果这个时期饮食中缺少了碘,则会导致婴儿的脑发育落后,严重的在临床上面称为“呆小症”,而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以后即使再补充碘,也不可能恢复正常。

含碘食物有海产品 海洋生物的含碘量很高。含碘最高的食物为海产品,如海带、紫菜、鲜带鱼、蚶干、蛤干、干贝、淡菜、海参、海蜇、龙虾等。海带含碘量最高,干海带中达到240毫克/千克以上,其次为海贝类及鲜海鱼达到800微克/千克左右。陆地食物则以蛋、奶含碘量最高达到40微克/千克~90微克/千克,其次为肉类,淡水鱼的含碘量低于肉类,植物的含碘量是最低的,特别是水果和蔬菜。

鉴别方法

看包装

碘盐的真假辨别:精制碘盐用聚乙烯塑料包装,印有加碘字样,并标明生产单位、出厂日期,字迹清晰,袋质量,印制精美,封口严密整齐;假冒碘盐字迹模糊,包装粗糙。

看色泽

精制碘盐外观洁白;假冒碘盐外观淡黄,或暗黑色,不干,易受潮。

捏鼻尝

精制碘盐手抓捏较松散,颗粒均匀,无臭味,咸味纯正;假碘盐手捏成团,易散,口尝有苦涩味,闻之有氨味。

显色试验

将碘盐加入氧化剂 后再加入淀粉,如显蓝色,是真碘盐;如蓝色浅,无蓝色,不是碘盐。

加碘食盐都用的碘酸钾 ,碘盐的测定加碘食盐都用的碘酸钾取样加酸和KI溶液再用淀粉溶液滴定,当溶液由无色恰好变成蓝色,记录淀粉溶液的用量和锥形瓶中待测液的用量,计算可的I2的含量,从而得碘酸钾的含量科学使用碘盐碘盐可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我们要科学地食用碘盐,以提高碘的利用率。

KIO3+ 5KI +3H2SO4=3I2 +3H2O +3K2SO4

主要影响

碘缺乏危害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使机体因摄入碘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损害,除常见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两种典型表现外,还可导致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和新生儿死亡率增高,其最主要的危害是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导致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障碍,造成碘缺乏地区人口的智能损害。

碘缺乏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碘的缺乏程度,缺碘时机体所处的发育时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青春期或成人期,以及机体对于碘缺乏的代偿适应能力等因素。

甲状腺病

瑞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碘盐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宁光教授表示:“盐中加碘是功大于弊的策略,但是在实施15年之后,目前也可以考虑不再实施一刀切的加碘策略,对不同区域内的群众添加适量的碘盐。”有专家甚至表示,由于甲亢患者的增多,公众已不再需要加碘盐。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李素梅研究员认为,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并不存在碘过量的问题。把甲状腺疾病高发的原因完全归咎于食盐加碘,并不客观。

针对有关媒体重点质疑的“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高与食盐加碘之间的关联”的问题,卫生部出具专家咨询意见表明:甲状腺疾病本身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较多,此说法缺乏令人折服的有力证据。

浙江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陈爱萍博士也指出,甲状腺疾病是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之一,其病理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基因,其次是外部环境因素,如意外刺激等诱发疾病发生,但归根到底是基因在发挥主导作用。

碘过量危害

碘摄入量过低引起的是碘缺乏病,但碘过量也会对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碘摄入过量对人碘盐体健康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碘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最常见的是碘致甲状腺肿(IH)和高碘性甲亢。

2.高碘对智力的影响碘过量与智力之间的关系仅在近几年才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重视。多项在人群中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都显示高碘地区学生的智商明显低于适碘区。大部分动物实验研究也已证明过量碘负荷确实可使动物脑重量减轻,学习记忆力下降,虽然这种影响不如碘缺乏的作用明显。

3.高碘对性功能的影响美国的一项研究曾显示碘盐的摄入量与男性精子计数有一定的关系,提示美国人食用碘盐可能导致男子的精子计数减少。此外,尚有碘过量对大鼠生殖力影响的多次报道,这不能不说是过量补碘带给我们的另类担忧。

碘盐的测定

加碘食盐都用的碘酸钾

取样 加酸和KI溶液

KIO3+5KI+3H2SO4=3I2+3H2O+3K2SO4

摄入之量

大多数人群对从食物中摄取过多的碘是非常耐受的。但有报道说过量摄取会引起甲状腺功能紊乱,诱发带有或不带有中状腺肿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及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和种类的变化。2001年,美国食品与营养协会设定了儿童及成人碘摄入量上限。

年龄 日摄入量限值(微克)

1~3 200

4~8 300

9~13 600

14~18 900

19~50 1100

使用方法

碘盐可有效地 = 预防碘缺乏病。我们要科学地食用碘盐,以提高碘的利用率。

人体补碘是一个长期性、日常性和生活化的过程,正常人应经常食用碘盐,最好是天天食用。

碘盐应贮存于玻璃或陶瓷罐中,加盖密封放置于低温阴凉处。同时,碘盐不宜久存,碘盐宣传现场要随食随买为宜。以前的含碘盐是在食盐中掺入碘化钾制成,但由于碘化钾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会造成碘流失,且价格较贵,故我国从 1989 年起规定食盐中不加碘化钾,改加碘酸钾( KIO 3 )。碘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在空气中或遇光都是不会被氧化的;而且碘酸钾是离子晶体,沸点高,不具挥发性,所以炒菜时不必强调在出锅前或食用时才加盐。一些科普文章中强调碘盐要避光保存,烹饪加碘盐忌早宜迟等,实际上是指的碘化钾来说的,对于碘酸钾不存在这些情况。碘盐虽然在空气中不会被氧化,但为防止被还原,也要注意以密封保存为好

国人碘摄入量偏高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是6克,但中国国民普遍超过20克。这就需要同时提供不含碘的盐供人选择,否则碘摄入过量的危险性极大。

注意事项

碘盐在帮人们补碘防病方面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但要让碘盐充分发挥作用,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

第一,碘盐要少买、及时吃。购买碘盐一次不宜过多,可吃完再买,以避免碘的挥发。

第二,食用碘盐时不要加太多的醋。碘与酸性物质结合后,其功效会受到影响,另外碘盐与带酸味的菜(如西红柿、酸菜等)一起食用时,其功效也会受到影响。

第三,碘盐放入容器后,要加盖密封,并存放于阴凉、通风、避光处,以保证其效果。

碘盐第四,要掌握好放碘盐的时机。因碘盐遇热易挥发,所以在炒菜或做汤时,因温度较高,不宜放入碘盐,应在菜或食物快炒好时放入碘盐。

两类人群

碘盐对人的健康有很大好处,但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宜食用碘盐,据医学专家介绍,有两部分人群不能食用碘盐,即高碘地区的人群和因治疗疾病(如甲状腺疾病)而不宜食用碘盐的。有关文件规定,这两部分人可以持相关证明到盐业部门专设的商店购买不加碘的食盐。

储存方法

碘盐中的碘化物。是一种很不稳定的化学物质,一经氧化,碘分子就会从碘盐中逸脱。因此,为了防止碘盐中的碘分子氧化,—般都在碘盐中加入了一定比例的稳定剂,以尽量延长碘盐的有效期。

但是,由于碘元素本身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很容易在风吹、日晒、潮湿、受热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而挥发。因此,在碘盐的贮存使用中,都要特别小心,以防碘分子在贮存使用时挥发。

家庭食用碘盐为防止碘分子的逸脱,要注意以下事项:

(1)应购买有“碘盐标志”的小包装碘盐,随吃随购,尽量不予贮存。

(2)贮存碘盐,最好选用加盖严密的陶瓷制品,若用玻璃器具,最好是用有色遮光,如果碘盐是无色透明的器具,则应将其故在避光的橱柜内。

(3)贮存碘盐应置于干燥、不受潮、不受太阳照和不受高温烘烤的地方,使用后应及时加盖,避免风吹挥发。

(4)碘盐不宜淘洗,水洗的碘分子就会和氢结合,或被氧化,使碘盐成为无碘盐。

(5)因为碘分子怕热,碘盐不宜在是接烹调时使用,最好在菜即将做好时再下盐。冷食和凉拌菜使用碘盐是保碘的最好和最有效的方法。长久的炖菜,亦会使碘盐中的碘丢失。

相关事件

致病事件

有媒体报道称,部分地区的甲状腺癌等疾病发病率上升与“碘盐过量”有关,对此,卫生部疾控局相关负责人及有关专家表示,这一说法缺乏证据。

有媒体报道,2009年5月,卫生部牵头进行了一项“沿海地区居民碘营养状况”调查,原因是国内一些沿海地区的甲状腺疾病发病呈上升趋势,这一现象被认为与补碘过量有关。对此,一些媒体甚至提出了惊人的“碘盐致病说”。8月12日,卫生部有关部门作出回应,表示“甲状腺癌与食盐加碘有关”的说法缺乏证据。同时声明,目前中国绝大多数高碘地区已停供碘盐,明年卫生部将适当下调现行食盐加碘量。

2011年3月11日,受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影响,致使全国多地出现食盐抢购潮。有消息称食用碘盐可以防核辐射,专家认为抢购碘盐毫无必要。

食盐抢购潮事件

近日,广东、浙江、安徽、江西等多地发生市民抢购碘盐。抢购者担心日本核电站泄漏对人体有影响,食用碘盐可预防核辐射,有的则担心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没法再提炼盐,市民的哄抢直接导致食盐脱销。

据中国江苏网报道,3月16日傍晚,受绍兴等地食盐急购影响,杭州部分超市也出现了食盐急购现象,部分小超市、小卖部食盐卖断货。

据新华网报道,3月16日下午,江西南昌、上饶等部分地区出现食盐供应异常波动,发生食盐抢购。16日晚上,南昌市内一些超市食盐基本已空。

据广州日报报道,广东多个城市居民抢购食盐,一些商家趁机提价,一包盐卖10多块钱。

据中安在线报道,16日晚20时开始,安徽省合肥市各大超市出现疯狂的抢购食盐潮,众多居民纷纷奔跑在各大超市抢购食盐。一些大型超市和沿街百货店食盐均被抢空。

对于我国多地目前出现的恐慌性购盐情况,多省市相关部门已做紧急部署,要求稳定食盐市场,保证食盐的供应。

防治辐射事件

鼓楼医院核医学科专家表示,百姓不需要额外补碘,因为碘过量也容易造成甲状腺疾病。碘盐所含碘属于“微量”,微量的碘起不到阻隔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的作用,对防辐射起不到作用。

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辐射监测室主任徐政强认为抢购食盐非常荒谬,“防核辐射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天服用一片碘片(碘化钾片),因为每片碘片中含有100毫克的碘,而根据卫生部的规定每公斤食用盐中碘含量仅为20-30毫克。”

而另据新华社报道,世界卫生组织称,碘化钾片并不是“辐射解毒剂”,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只有在公共卫生机构的明确指导下,才能够服用。

海盐辐射事件

浙江省盐业集团副总经理章朝阳表示,市场上目前也有少量海盐,但是海盐究竟有没有受到辐射,还是要经过检测后才能确定。而且井矿盐和海盐在食用盐的包装袋上就有标明,很容易就能找到。

标准调整

我国食盐碘含量标准的主要研制人、卫生部碘缺乏病专家咨询组组长陈祖培昨日称,多年来,我国已对食盐碘含量进行过3次调整。这次将是第四次调整,以后再进行调整依然还有可能,但是每次调整都要基于全国的监测数据。

第一次调整是1996年。1995年全国碘营养监测发现,由于对食盐中碘含量没有规定上限值,

导致部分地区的盐碘含量过高,有的高达100毫克/公斤。为此,1996年就规定碘含量的上限值不得超过60毫克/公斤。

第二次调整在1997年。1997年全国碘营养监测结果显示,儿童尿碘水平为330微克/升,提示儿童尿碘水平大幅升高,这是由于向重点人群滥补碘(乱用加碘保健品和碘油丸)所致。卫生部及时要求碘盐覆盖率已经大幅度提高的多数地区,停止碘油丸的投服,同时提出“科学补碘”的原则和口号。

第三次调整在1999年。当年的全国碘营养监测结果发现,儿童尿碘水平为306微克/升,处于偏高水平。我国专家经过讨论和论证,在世界首次提出把尿碘水平降至300微克以下/升是可接受的碘营养水平,这样既能向人群提供足够的碘,又把副作用的危险性降至最低水平。2000年我国将生产环节的碘含量出厂不低于40毫克/公斤下调为平均35毫克/公斤。

陈祖培说,调整后人群碘营养水平由碘过量降低到碘营养水平处于充足和可接受水平。2002年和2005年两次全国碘营养监测结果显示,儿童尿碘水平分别下降到241微克/升和246微克/升,说明调整是有效的。

据预测,这次调整执行后,人群尿碘有可能从246微克/升下降到200微克左右/升。

用碘过量

全民补碘20年致碘过量 卫生部建议降低含碘量

由卫生部此前牵头做的一项针对沿海四省市调查已经显示,过度强调补碘已经导致市民碘过量,存在巨大的健康风险;翌年卫生部建议降低食盐含碘量。

自1994年《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开始实施,全民补碘被大力宣传。至今,不含碘的盐几乎没有了市场。

区别于中国市场上常见的碘盐,无碘盐是在食盐中不含碘化物的食用盐,适用于不缺碘地区人食用,活甲状腺肿和高碘性甲亢等疾病患者。

根据上述业务员的说法,因为现在很少有人买不含碘的盐,所以市场上卖的大部分还是含碘的食盐,“含碘的食盐每月出货量有几千吨,而无碘食盐相比就很少了”。受到宣传影响,消费者对碘盐有更明显的“偏爱”,这限制了部分商超渠道购进无碘盐的积极性。

食品专家董金狮表示,工业盐、食盐和碘盐属于三种产品,工业盐不适于食用,食盐加碘的工艺也很简单,当初强制推行在食盐中加碘,是为了消除民众的碘缺乏病,但现在,许多地区已经不存在缺碘的情况,而且关于补碘过量的病例反倒比较常见。

2009年5月,一项“沿海地区居民碘营养状况”调查由卫生部牵头,在浙江、辽宁、福建、上海四省市低调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原本预防大脖子病的碘盐,反而导致市民碘过量,存在巨大的健康风险。

由于市场终端用量的差别,中盐无论是在食盐调拨计划还是实际销售环节,均更多选择在加碘食盐上下功夫。如今,随着发改委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打破食盐专营体制已成大势所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