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盐
砷盐,是有毒的物质,多由药物生产过程所使用的无机试剂引入。砷盐和重金属一样,在多种药物中要求检查。中国药典采用古蔡法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简称Ag-DDC法)法检查药物中微量的砷盐。[1]
砷盐 | |
---|---|
目录
古蔡法
古蔡法检查砷盐的原理为: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新生态的氢与药物中微量砷盐反应,生成具挥发性的砷化氢气体,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一定量标准砷溶液在同样条件下生成的砷斑比较,来判定药物中砷盐的含量。其反应式如下:
装置
古蔡法检查砷的装置如图所示。[2]
方法
检查时,于导气管C中装入醋酸铅棉花60mg(装管高度约60~80mm),再于旋塞D的顶端平面上放一片溴化汞试纸,盖上旋塞E并旋紧。标准砷斑的制备方法为:精密量取标准砷溶液2ml,置A瓶中,加盐酸5ml与水21ml,再加碘化钾试液5ml与酸性氯化亚锡试液5滴,在室温放置10min后,加锌粒2g,立即将装妥的导气管C密塞于A瓶上,并将A瓶置25~40℃水浴中,反应45min取出溴化汞试纸,即得。另取规定量的供试品,加水23ml溶解后,照标准砷斑制备方法操作,将供试品砷斑与标准砷斑比较,不得更深。
讨论
五价砷在酸性溶液中也能被金属锌还原为砷化氢,但生成砷化氢的速度较三价砷慢,故在反应液中加入碘化钾及氯化亚锡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碘化钾被氧化生成的碘又可被氯化亚锡还原为碘离子.后者与反应中产生的锌离子能形成稳定的配位离子([ZnI4]),有利于生成砷化氢的反应不断进行。
氯化亚锡与碘化钾还可抑制锑化氢的生成,因锑化氢也能与溴化汞试纸作用生成锑斑。在试验条件下,100μg锑存在不致干扰测定。氯化亚锡又可与锌作用,在锌放表面形成锌锡齐,起去极化作用,从而使氢气均匀而连续地发生。
锌粒及供试品中可能含有少量硫化物,在酸性液中能产生硫化氢气体,与溴化汞作用生成硫化汞的色斑,干扰试验结果,故用醋酸铅棉花吸收硫化氢。由于砷斑的颜色不够稳定,在反应中应保持干燥及避光,反应完毕后,立即与标准砷斑比较。
用三氧化二砷配制贮备液,于临用前取贮备液稀释配制标准砷溶液,每1ml标准砷溶液相当于1μg的As。中国药典规定标准砷斑用2ml标准砷溶液(相当于2μgAs)制备,可得清晰的砷斑,过深或过浅均会影响比色的正确性。药物砷盐限量不同,可按规定限量改变供试品取用量。
能溶解于水,见不干扰检查的药物,直接依法检查。多数环状结构的有机药物,因砷在分子中可能以共价键形式存在,要先进行有机破坏,否则检出结果偏低或难以检出。常用的有机破环方法有碱破坏法和酸破坏法。中国药典采用碱破坏法,即于供试品中加氢氧化钙或无水碳酸钠,先小火灼烧使炭化,再于500~600℃炽灼至完全灰化。
含锑药物(如葡萄糖酸锑钠)用古蔡法检查砷时,锑盐也可被还原为锑化氢,与溴化汞试纸作用,产生灰色锑班,干扰试验结果、因此改用白田道夫法检查。其原理为氯化亚锡在盐酸酸性条件下能将砷盐还原成棕褐色的胶态砷、与一定量标准砷溶液用同法处理后的颜色进行比较,即可判断供试品的含砷量。
本法反应灵敏度为20μg (以As2O3计),加人少量二氯化汞能提高反应灵敏度达2μg/10ml。
方法
原理
本法的原理为砷化氢气体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的氯仿溶液在有机碱性试剂二二乙胺存在下,反应生成红色的胶体状态的金属银。
装置图及检查方法
本法装置如图,在砷化氢发生瓶A中,供试溶液(或标准砷溶液)的试验条件(如加酸量和试剂用量)均同古蔡法,加锌粒后立即将生成的砷化氢导人盛有Ag-DDC溶液5.0ml的D管中,将A瓶置25~40℃水浴中,反应45min后,取出D管,添加氯仿至5.0ml、将供试溶液D管和标难溶液D管同置白色背景上,白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必要时,可将吸收液分别移入1cm吸收池中,以Ag-DDC溶液为空白,于51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供试溶液的吸收度不得大于标准砷溶液的吸收度。
讨论
本法需用有机碱吸收反应中产生的HDDC。如USP采用本法检查砷盐,配制成0.5%Ag-DDC的吡啶溶液,其检测灵敏度高达0.5μgAs/30ml,但缺点是吡啶有恶臭。中国药典采用0.25%Ag-DDC的三乙胺-氯仿(1.8:98.2)溶液,灵敏度赂低于吡啶溶液。
应用本法可测得砷盐含量,检查结果更为可靠。同时,锑化氢与Ag-DDC的反应灵敏度较低,反应液中加入40%氯化亚锡溶液3ml、15%碘化钾溶液5ml时,500μg的锑也不干扰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