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刻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磚刻
步驟; 木刻,泥制,火燒
類型; 工藝創作
失傳; 新中國成立
概述; 這些磚雕均散見於市、鄉明清時期的建築中,市民俗館的照牆,邵武市拿口鎮清康熙十七年(1678)和大埠崗清咸豐七年(1857)的牌坊尚存,有的至今仍保留完好。上述工藝作者,多為木匠(雕匠)、泥水匠等民間匠人、藝人。新中國成立後,這項創作已經失傳。
天津磚刻
天津磚刻,天津回族民間藝術之一。興盛於明、清。
馬順清,回族人,生活在清道光至同治年間。在此之前,天津磚雕業只是瓦工兼做的"細活",俗稱"刻花活兒"的,馬順清就是位刻花活兒的高手。道光年間,天津對刻磚的需求量增大,於是,馬順清就與趙連璧組織起一支回族青年的刻磚隊伍,天津刻磚才成為獨立的行業。
馬順清的作品氣勢雄渾,刀法樸實圓厚,並創造了"貼磚法"。所謂"貼磚法"就是在磚面上加貼一塊小磚,以增加畫面的空間。貼磚用的粘合劑也是馬順清發明的,其配製方法是:松香四分,黃蠟一分,研碎後和水攪勻,煮成黏液狀,晾乾後備用。需要貼磚時,先將兩塊磚的接觸面磨平,然後將磚加熱,再把粘合劑均勻地塗在磚面上,貼好後壓緊,冷卻後十分牢固。貼磚技術的發明,確立了天津磚雕淳樸、豐滿、細膩的藝術風格。
後來,馬順清的兒子馬少德、馬少清,外孫劉恩甫、劉鳳鳴,徒弟穆成林、何寶田等人,又繼承和發展了他的"貼磚法",形成了天津刻磚藝術的主要特點。由於馬氏父子的刻磚作品層次分明、造型考究、構圖巧妙、內容豐富,所以,舊時許多豪門大戶的宅第建築裝飾都找他們完成。如天津的老"八大家"之一,被清咸豐皇帝封為"一品頂戴"的大鹽商張錦文(綽號"海張五")家的祠堂、老城西北角的清真大寺以及老城廂和附近鄉鎮的大宅院,都留有馬氏父子的傑作。
劉鳳鳴(1889~1978)繼承並發展了馬順清的技藝,馬氏貼磚只貼一塊,而劉鳳鳴則根據構圖的需要,在一塊底磚上分貼多處,使畫面凹凸多,起伏大,無論從正面看還是從側面欣賞,都給人以美的享受。他拼刻在7塊磚上的《三國演義》,幅長3米多,人物眾多,形象逼真,加上背景的叢林。城堡、江河,氣勢不凡。由於西方建築的東漸,樓房代替了四合院,磚雕也失去了用武之地。劉鳳鳴忠實地站完了天津建築磚雕的最後一班崗。
現代工藝
傳統磚刻即以手工的方式運用刀、斧等工具在基料上進行藝術創作。現代磚刻根據工具和方法的不同可分為化學蝕刻、電蝕刻、手工磚刻、激光磚刻等。中國雕刻家李福山的磚刻在國內外多次展出獲獎。[1]
參考文獻
- ↑ 磚刻封泥:古之封泥,信達天下,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