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矿产资源质量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矿产资源质量》是中国的一个名词术语。

语言一发即逝,不留痕迹。当人类意识到需要把说出的话记下来时,就发明了文字[1]。在世界范围内,曾经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们的汉字外,还有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玛雅文[2]。后来,这些古老文字的命运各不相同,或因某种历史原因而消亡,如玛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变革而遭废弃,如楔形文、圣书字,只汉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传承的脉络清晰可见,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良好载体。

目录

名词解释

金属矿和少部分非金属矿(如磷灰石、莹石等)品位和大部分非金属矿的物理、化学性能。评价矿产资源质量,根据资源性质分为两大类。金属矿和小部分非金属矿通常以可利用元素的富集程度即品位来表示。矿石品位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矿产资源的加工方向和工艺流程,甚至涉及到开发利用的可能。铁矿石的品位一般为38—50%,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虽可加工利用,但随着品位的下降,不仅会提高开采、冶炼的成本,而且在冶炼中所需的熔剂(若以冶炼酸性矿石为例)将成倍地增加,必然引起焦比上升,高炉产量下降。不同的金属矿石有不同品位要求。因此,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对各类型矿石开采规定有临界品位。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矿石的临界品位也随之改变。19世纪初含铜量达到10%的铜矿才能开采,现在1%的铜矿就有开采价值。国外许多铜矿床开采品位已降低到0.5%左右。矿产资源的积聚是极其复杂的,常以多种组分伴生形式产出,据对我国2000个矿区统计,有两种以上有用矿产共生在一起的达640多个。在经济评价时应予以足够重视。对大部分非金属矿的质量评价,应注重矿石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能。绝大部分非金属矿主要是由于本身具有某种特性而得到开发利用。如建筑石料的抗压性、耐久性是决定其质量高低的主要依据,云母片岩中云母晶片面积的大小、劈开面的物理性能及导电系数是决定其工业价值大小的主要指标,对石棉则主要是视其抗热性、绝缘能力、耐酸能力及纤维特点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