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石蠶
圖片來自三農致富經

石蠶,中藥名。石蠶別稱血葉蘭、石上藕、真金草、石面蓮等,為蘭科血葉蘭屬植物血葉蘭的全草。入藥具有滋陰、潤肺、涼血、止血的功效,對肺癆咯血、神經衰弱等有治療作用。[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石蠶
漢語拼音:Shí Cán
別名:血葉蘭、石上藕、真金草、石面蓮
性味:味咸,性寒
毒性:無毒
功能:滋陰、潤肺、涼血、止血
主治:肺癆咯血、神經衰弱等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石蠶

拼音名:Shí Cán

別名: 沙虱(《本經》),石蠹蟲(《別錄》),石下新婦(《本草拾遺》)。

出處

《本經》

來源

為石蠶科昆蟲石蛾或其近緣昆蟲的幼蟲。

原形態

體形如蛾,黃褐色,長約2厘米,展翅闊6匣米。頭部略星卵形,黃色,頭頂密被黃色及白色剛毛。複眼1對,單眼3個。口器退化,小顎與下唇形成短吻管,適於啜吸。觸角1對,基節及末端均黃色,其中央則呈黑褐色。前胸短小,前胸背密生黃色及白色剛毛。中胸背大,兩側各有1黑褐紋。翅2對,密生短毛,不透明,後翅大於前翅;前翅的前緣黃褐色,散布有小形的褐紋,中央有1黑色大縱條,內緣及後緣皆灰褐色,有褐色棱紋,後翅深黃色,外緣暗黑色。足3對,黃色,腿節及跗節的大部為黑褐色。尾端有突出的長刺2條。幼蟲略似蠶,有胸足3對,腹部有原足1對,並有腮。

成蟲多出現於水邊的草木上。卵產於水邊的石上或草根上,幼蟲孵化後入水中,用絲腺的分泌物綴合葉片、木片、砂石等造成各種管狀的棲管而藏身其中,露出頭,胸及足匍行於水底,食水草或小蟲,漸次化蛹而為成蟲。

性味

咸,寒。

  • ①《本經》:"味咸,寒。"
  • ②《吳普本草》:"雷公:咸,無毒。"
  • ③李當之《藥錄》:"味咸微辛。"
  • ④《別錄》:"有毒。"

功能主治

  • ①《本經》:"主五癃,破石淋,墮胎。內解結氣,利水道,除熱。"
  • ②《別錄》:"主石癃,小便不利。"[2]

摘錄

中藥大辭典

另論

石蠶的藥材性狀

石蠶全草長10~20厘米。根莖伸長似蠶狀,肉質,直徑約3毫米,表面灰黃色,具縱皺紋,節明顯,可見殘留膜狀或乾枯成毛狀的葉鞘。根短,稍粗壯。葉互生,紙質,多捲縮,展平後成卵狀橢圓形,長2~5厘米,寬1~2厘米,灰綠色或暗紅色,葉柄延長成膜狀鞘,抱莖。有時可見花序與白色花,花序下部的花莖上具膜質苞片。氣微,味淡,微澀。

性味

味甘,性涼。

歸經

肺、脾經。

功效

涼血、止血、滋陰、潤肺,主治肺癆咯血、神經衰弱。

生境分布

分布於廣東香港海南廣西雲南南部等地。[3]

參考資料

  1. 石蠶的功效與作用 三農致富經
  2. 石蠶中醫世家
  3. 石蠶的功效與作用三農致富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