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硐鄉
石硐鄉地處息烽縣西部,東與青山苗族鄉、永靖鎮相鄰,北抵九莊鎮,西南與修文縣大石鄉、六桶鄉接壤。區位優越,資源豐富,交通便利,是貴陽市優質烤煙基地鄉。全鎮總人口2.67萬人,轄18個行政村,205個村民組,321個自然村寨。有石硐至修文等出境公路,是息烽縣西上貴畢高速的便道之一,也是息烽縣緩解通達遵義交通運輸壓力的必經之道。距縣城21千米,距省城70千米。[1]
目錄
行政區劃
現有人口2.32萬人,其中以苗、布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2109人,占總人數的9.4%。下轄石硐村、光明村、木杉村、高峰村、前豐村、龍坪村、水頭村、高青村、新寨村、高寨村、貓場村、泉湖村、難沖橋村、何家洞村、玉龍村、紅星村、中壩村、大洪村18個行政村205個村民組,231個自然村寨。
地理環境
鎮境內最高海拔1450米,最低海拔1000米,平均海拔1250米,屬典型旱作農業鄉鎮。全鎮總面積120.56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積2293公頃。[2]
其他信息
森林覆蓋率
石硐鄉森林覆蓋率達36.8%,境內難橋一帶和大洪村一帶原生天然林多,林木豐茂,水土保持良好,是息烽縣避暑勝地之鄉。
氣候
石硐鄉地勢高低起伏均衡,屬北亞熱帶和南溫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2.5℃,年均降雨量1203毫米,大部分村莊全年無霜期在285天以上。
面積及產物
石硐鄉總面積120.56平方公里,全鄉現有耕地面積341544畝,其中田8300畝,旱地26244畝,是息烽最為典型的旱農作物鄉。主產小麥、玉米、洋芋等糧食作物,以烤煙、洋芋、金秋梨、黃花菜、大蒜、香蔥、生薑等為主要經濟作物。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礦、硫鐵礦、鉀礦等,其中尤以煤儲藏最豐、品位最高。鄉境難橋片區的水資源豐富,是底寨河的源頭,年平均徑流量0.35億立方米。且多年不乾涸。
交通條件
鄉內交通便利,有石硐至息烽、石硐至九莊鎮、青山鄉等縣鄉硬化公路,有石硐至修文久長、大石、六桶等出境公路,到省城貴陽的車程僅2小時。18個村已初步實現村村通公路。
礦產及電力
礦產資源豐富,煤礦、硫鐵礦、鉀礦儲蓄量大。目前已有年產3萬噸的馬家箐、大興田、石硐、小紅寨等四家煤礦。電力充足,已建成投入使用的35KV變電站一個。
通訊
通訊網絡完善,全鄉已有13個村通程控電話,建立移動、聯通基站6個。
農業結構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初見端倪,現有金秋梨基地4000畝、黃花基地2000畝、香系菜基地1000畝、優質烤煙基地8000畝、洋芋基地15000畝。全鄉有坡耕地面積10300畝,草地面積50000餘畝。
民俗文化
苗族鬥牛表演賽
2011年2月11日下午,石硐鄉舉行「鬥牛迎新春」主題鬥牛表演賽,來自該鄉4個村的20多頭公牛參與角逐。2個多小時的精彩決鬥,吸引了當地300餘名村民前來觀看。
石硐鄉中秋聞來月餅香
中秋前期,息烽縣石硐鄉組織工會、婦聯、團委、紀檢監察等部門分組深入鰥、寡、孤、獨家中,開展中秋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在抗旱救災中彰顯人文關懷。
中秋氛圍日益濃厚,為幫助弱勢群體度過一個祥和快樂的中秋,該鄉黨委、政府結合當前旱情,把握實情,安排各班子成員、聯村職工積極開展「百千幹部職工」下基層活動,送出愛心,溫暖民心。
在殘疾老人徐應先家中,大家與兩位老人親切交談。徐奶奶今年已經快80高齡了,但因為生病一直癱瘓在床,行動不便。「瞧我這身子骨,不行了,幸虧有老伴照料,生活也全靠兒子們了。」言者無意,聽者有心,大家紛紛拿來掃帚、鏟子、抹布等,幫老人掃庭院、抹桌子,很快屋裡屋外打掃的煥然一新。
截至目前,全鄉已為55戶低保、五保戶送去月餅110斤,發放慰問金2750元,給大家提前送去了中秋祝福。
石硐鄉水頭苗家蘆笙舞
苗族蘆笙舞來源於最早的祭祀活動,後來演變為重大慶典和喪葬活動,到現在已經發展成為苗家的一種文化標誌和重要娛樂形式。其中,石硐鄉水頭村的苗家蘆笙舞就是把自身的文化進行整合、編排比較成功的典型。水頭村苗家蘆笙舞蹈隊伍由10餘個苗家小伙與姑娘組成,全部都是從本村的苗家裡面挑選出來的,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而是有由一位資深的苗族老人進行訓練。舞蹈中,老人負責敲鼓,吹蘆笙控制節奏,小伙的舞姿時而奔放,時而粗獷,姑娘的物資時而歡快,時而溫柔,加上苗族特色服飾,隨着舞蹈而跳躍出歡快的節奏,在震撼觀眾心靈的同時產生共鳴。他們的舞蹈沒有先進的音響設備,有的只是蘆笙吹出的音樂節奏,卻能讓人感覺氣勢如虹。水頭村的蘆笙舞曾獲得省級原生態舞蹈類金獎,現在他們已經跳出了自己的特色、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將來他們將會向更高、更遠的方向發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