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境界
原文
有許多時候,我們不知道滿足,甚至為了「了卻君王天下事」,對生前身後的功名也期待頗多。對於前世,我們會埋怨父母沒有把我們生養在富貴之家,對於後世,總是抱怨子孫們不能個個如龍似鳳,但我們更多的不滿足還是來自於自身。
我們為什麼會這樣不知足呢?這其實是欲望的驅使,是幻想的衝動,是不切合實際的索取。如果把不知足歸結為人類後天的變異,這又失公允。其實,不知足是一種最原始的心理需求,知足則是一種理性思維後的達觀與開脫。
老子說過:「有所為才能有所不為。」換句話說,能知足才知不足。諸如,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我們會滿足於一日三餐的粗茶淡飯,但我們深知,我們對於糧食的需求遠不止這些,只要條件許可,我們就會要酒要肉,吃完了還想跳個舞。
知足與不知足是一個量化的過程。我們不會把知足停留在某一個水平上,也不會把不知足固定在某一個需要上。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環境,不同的階層,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生活經歷,知足與不知足總會相互轉化。窮苦的青年人還是覺得不要知足的好,唯有這樣,生活才會改觀;一夜暴富的大款們,對於知識的追求多一些也許可以提升生活質量。但知足的農民從不強迫自己當總統,安分守己的鄉村教師會把按時領到薪水作為最大的慰藉。
知足使人平靜、安祥、達觀、超脫;不知足使人騷動,知足者在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者在可行而必行之。若知可行而不行,這就是墮落和懈怠。這兩者之間實際是一個「度」的問題。度就是分寸,是智慧,更是水平,只有在合適溫度的條件下,樹木才會發芽,而不至於把鋼材煉成生鐵。《漁夫和金魚》中的那個老太婆是不懂得知足的最大失敗者,她就是沒有把握好知足這個「度」。
在知足與不知足之間,我更多地傾向於知足。因為它會讓我們心地坦然。無所取,無所需,就不會有太多的思想負荷。在知足的心態下,一切都會變得合理、正常、坦然,我們還會有什麼不切合實際的欲望和要求呢?
知足是一種境界。知足的人總是微笑着面對生活,在知足的人眼裡,世界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沒有趟不過去的河,他們會為自己尋找合適的台階,而絕不會庸人自擾。
知足是一種大度。大「肚」能容天下事,在知足的人眼裡,一切過分的紛爭和索取都顯得多餘。在他們的天平上,沒有比知足更容易求得心理平衡了。
知足是一種寬容。對他人寬容,對社會寬容,對自己寬容,這樣才會得到一個相對寬鬆的生存環境,這以難道不值得慶賀嗎?知足常樂,此之謂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