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管理
矛盾管理是中國的一個特定術語。
漢字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展台上一顆無可取代、熠熠閃光的明珠[1]。漢字之美,美在莊重典雅,形神兼具。她承載的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厚重歷史與燦爛文化[2]。她的美,是無與倫比的。
目錄
名詞解釋
矛盾管理(Contradictory management):企業可持續成長的理論基礎
矛盾管理概述
企業壽命過短,死亡率過高,越來越為人們所關注.事實表明,許多企業失敗,是源於把企業只做為賺錢的機器,認為追求利潤最大化是其唯一目標的狹隘理念。矛盾管理理論認為企業是個生命體,具有存續性和可持續成長性.它以研究企業可持續成長為主題,認為可持續成長和長壽是企業追求的根本目標。矛盾管理理論運用宇宙間普遍存在的矛盾現象和對立統一的基本規律來看待管理問題,為分析管理問題找到一條根本主線,為實施企業可持續成長和長壽提供了獨特的思路。
矛盾管理就是要處理企業在成長的過程中所有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企業運營中的各種重大關係。
矛盾管理是企業可持續成長的理論基礎
運用矛盾管理理論實施企業可持續成長,需要正確處理企業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1.企業的基本矛盾
是指任何企業任何時候都存在的矛盾,是貫穿企業持續成長全過程的矛盾。它包括:
(1)正確處理人們不斷豐富和變化的物質文化需求同企業適應與滿足這種需求有限性之間的矛盾。
這既有生產力方面的問題,也有生產關係方面的問題。也就是說,正確處理這一矛盾,既要解決好企業同外部社會環境的關係;又要解決好企業同外部工作環境,即相關群體的關係。企業外部的社會環境,是指包括企業在內的一切組織的外部環境,如經濟環境、政治環境、人文環境、技術環境。企業經營不能超越外部環境,但可以在外部環境條件允許的範圍內爭取企業最佳目標。企業外部的工作環境,是指企業經營的外部相關群體,如生產要素的供應者,包括原材料、機器設備等的供應者、資金供應者———股東、銀行等,以及勞動力市場;零部件、工藝技術等的協作者,產品輸出的購買者——顧客, 以及競爭者、社區和政府等。企業應當把這些外部的相關群體視為自己的合作者和利益相關者,同他們搞好關係、協調發展。
(2)正確處理企業員工利益追求同企業適應與滿足這種追求能力有限性之間的矛盾。
這也是既有生產力方面的問題,又有生產關係方面的問題。也就是說,正確處理這一矛盾,既要解決好企業內諸要素、諸環節、諸子系統的關係;又要解決好企業的用工關係和分配關係。關於企業內部諸要素、諸環節、諸子系統的矛盾關係:例如,在企業生產中,各生產要素內部以及生產要素之間,經常在質量上和數量上存在着不相適應的矛盾狀況,各個生產環節之間經常在能力上存在着不平衡,企業內部縱向上下層級之間、橫向各子系統之間,以及職工和企業之間,企業所有者、經營者、勞動者之間等等的矛盾關係,也是經常存在的,只有正確處理這些矛盾關係,才能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企業才能健康成長。關於企業的用工關係和分配關係,包括應當建立和完善經營者選擇、激勵、約束和監督制度,競爭性的人事使用制度,人才開發制度,以及建立激勵員工奮發向上多做貢獻的分配製度等。在正確處理上述兩種基本矛盾過程中,要解決好企業的經營觀念、經營機制、組織體制、管理體系等問題。
2.企業的主要矛盾
是指不同企業或同一企業不同時期、不同條件所存在的突出問題,也就是同時間、地點、條件等有關的突出矛盾。例如,採掘業企業(油田、煤礦等等),從其投產一開始,就存在着地下有用資源的有限性同企業持續成長的矛盾關係。為此,在其成長過程中,就需要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適時地合理地開發替代產業。又如,民營企業,其起家一般有三種情況,即個人資本、家庭資本和合夥資本。實踐證明,創業獲取成功的民營企業,要實現從小到大持續成長,必須解決民營企業先天弱點的主要矛盾:能人意識和經驗型管理,排斥企業家集團經營和管理機制創新;以親情為主要維繫的家族式管理,排斥從家庭外選能用賢、吸引和發揮優秀人才作用;家庭意識和封閉型管理,排斥資本社會化和管理現代化;所有權和經營權合一,排斥現代公司制等。
為此,要防止「富不過三代」,實現企業持續成長,其資本應由個體、合夥或家庭化變革為社會化;領導體制和組織制度,應由所有權和經營權合一的能人治廠變革為企業家集團經營的法人治理結構; 管理應由靠經驗隨意型轉變為與市場經濟、企業規模、生產技術、國際化競爭相適應的現代化管理;高層領導應變革為善經營、會管理、懂技術的職業經理人員,並且從家庭式用人機制變革為市場經濟競爭法則的用人機制。再如,由於企業的產品和市場等條件的不同,企業管理的關鍵點應有區別。產品是確定性又比較單純,同時市場的近期需求和遠期需求又都是穩定的,如電力、原油、水泥、製糖等等,在這種條件下,生產上一般適宜採取大型化、裝備自動化的大量生產,管理上一般的關鍵點是科研開發和營銷。產品不確定性又多樣化,同時市場需求遠期較穩定而近期需求變化大,如服裝、手工藝品、修理等等,在這種條件下,一般要求生產系統具有柔性和適應性,管理上一般的關鍵點是控制。產品不確定性、差異也大,同時市場的近期和遠期需求都是不穩定的,主要是指按項目組織生產經營,如造船、設計、諮詢等等,在這種條件下,管理上一般的關鍵點是保持同顧客的優先關係。
矛盾管理中的管理與矛盾
1、管理是矛盾的必然
高度專業化的社會分工與協作是現代企業建立的基礎,如何協調好不同專業、不同分工、不同背景的組織成員之間的矛盾,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需要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實現組織目標與社會發展目標需要全體成員長期的共同努力,如何將每個成員千差萬別的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的矛盾協調好,也要依靠有效的管理。管理是生產過程中矛盾的固有屬性,是有效地組織勞動所必需的;管理還直接或間接地與生產資料所有制相聯繫,反映生產資料占有者組織勞動、化解各種矛盾的目的。
為了維護社會、經濟、生態環境和組織等持續、穩定地發展,各國及其各級組織通過法律、法規、制度等形式不斷地規範人們的行為活動。各種法規、制度從無到有,從少和不健全到愈來愈多和不斷完善,這都是由於矛盾而產生的規範化管理。可見,管理是人類社會活動固有矛盾的一種必然產物。
2、管理是化解矛盾的良方
有矛盾,則要有協調矛盾和化解矛盾的方法。在各種組織的活動中,每天都有矛盾存在,矛盾可分為長期矛盾、中期矛盾和短期矛盾。若要有效地解決矛盾,則要對矛盾的雙方分別進行深入調查,了解其前因後果,然後擬定解決矛盾的方案和措施,始終圍繞組織目標,通過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激勵等手段,化解一對對的矛盾,這種化解矛盾的方法即是管理。
任何現代企業或組織要生存、發展,都面臨許多的矛盾和問題。如何合理配置組織中的人、財、物等資源,使得生產要素的組織生產能力最大限度地得以發揮;如何根據組織目標與社會要求調節,合理使用現有資源以求得最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如何完善組織內部結構與體制,最大限度地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實現組織目標服務;如何使組織內部與外部環境相適應;如何使組織的內部規章制度與社會政治、法律、文化、道德等上層建築保持一致,維持組織的長期穩定與發展等等。要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只能藉助管理的職能和方法。
一個國家要正常運轉,使全體民眾安居樂業,面臨的問題和要解決的矛盾也很多。如處理好生產、交換、消費、分配、積累的矛盾;農業、輕工業、重工業、服務業、金融業等的配套與布局的矛盾;基礎設施、能源供應、交通運輸、國防安全的矛盾;科學、教育、文化、衛生、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矛盾等等。只有把一個國家看成一盤棋來思考,從各個方面注重綜合平衡和協調發展,做到以人為本,努力解決國民生產和生活中的各種矛盾,才能促進一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要把一個國家治理好也離不開科學的管理。
3、矛盾推動管理創新
當舊的矛盾解決後,超越舊矛盾範圍或性質的新的矛盾又會產生,這時舊的協調方式和管理模式已不能解決新的矛盾,由此需要管理創新,通過建立新的機制或完善舊的機制來解決新的矛盾。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兩個企業的內部、外部環境基本相同,要達到的目標一致,但經營成果卻大相徑庭。為什麼呢?這還是歸因於領導者的管理方式和方法的問題。有時,同樣一個企業只是更換了主要負責人,其經營效果就出現了明顯的差異,這就是管理創新帶來的結果。例如,1920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處於矛盾重重的危難之際,為了解決危難,必須打破舊的疆局,創建新的管理模式。於是通用公司進行了改組,小斯隆就任總經理後,他採用集中政策控制下的分權制,形成了一種新的組織結構形式,即事業部制,這一制度後來成了大型企業普遍採用的典型組織結構形式。這不是技術創新,而是管理創新,從而使通用汽車公司轉危為安,並逐步發展壯大起來。
在我國,企業出現虧損的原因很多,但企業經營機制不健全,內部管理不善是根本的原因。因此,關鍵在於解決企業發展動力和經營機制等矛盾,變輸血為造血。這裡,海爾吃「休克魚」就是很好的一例。海爾專門選擇那些外部環境條件不錯,只是管理不能適應矛盾發展要求的企業,即管理不善的企業。通過輸入海爾的管理和文化模式,就可化解那些處於休克虧損狀態企業的矛盾,很快使它們起死回生,從休克狀態中甦醒,變得很有活力。
由此可見,當一個企業矛盾激化瀕臨倒閉時,需要化解矛盾的管理來拯救;當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對症用到其它的企業之中替代其舊的管理模式後,企業可以起死回生。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一字一世界,一筆一乾坤,搜狐,2019-05-26
- ↑ 漢字演變簡史: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漢字字形看五千年社會變遷,搜狐,20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