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蕙钧
翻开一本本厚厚的“服务档案”,字里行间记录着人民饭店内每一名服务员工作时的点点滴滴,“六声”服务法,数十个地区的方言,条条餐饮服务注意事项……都成为了当时乃至现在饭店餐饮服务员们的工作守则。讲起“服务档案”,就不得不提起它的创始人,当时饭店的“三号”服务员、全国劳模———瞿蕙钧。
作为人民饭店内的特色,一件号码为“三号”的员工服一直以来都是店内餐饮部服务员的最高荣誉。1958年,年仅17岁的瞿蕙钧考进了当时的“上海五味斋”(现人民饭店),并拜全国劳模、饭店当时的“三号”服务员桑钟炼为师。经过数十年工作的磨炼,饭店正式为师徒俩举办了“授衣仪式”,她由此继承了桑师傅“三号”服务员的美名。虽然只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工作服,但瞿蕙钧深知这背后蕴含着的意义:不仅仅是她个人的传承,更代表着师傅、代表着整个饭店对她的要求与期许。
在瞿蕙钧看来,餐饮服务就如同演员登台唱戏一般,丢开一切私心杂念,充分调动眼、耳、嘴、手、脑、腿,投入到接待顾客的服务中。在她的“六声”服务法中,迎宾前的招呼声、就座后的问候声、点餐中的介绍声、上菜时的核对声、就餐后的征求意见声、离店前的道别声,这些无一不表露着她对食客的关心与热情。
有一次,几名来自江西的客人点名要吃“清汤”,她端出了一碗清汤,然而客人却不满意。在桑师傅的提点下,她才恍然大悟,原来“清汤”正是上海人口中的“馄饨”。就“馄饨”这一称呼,瞿蕙钧在她的档案中写到:“江西人把它叫作‘清汤’,福建人把它叫作‘皮肉’,而四川人则称为‘抄手’……”在她看来,“这不仅是一本工作的记录本,更是我们服务工作热情的延续。”
来源:劳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