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汝夔
人物簡介
瞿汝夔(1548—1610)字元立,號那羅窟學人,幻寄道人、槃談等,南直隸蘇州府常熟(今屬江蘇)人,瞿景淳之子。以父蔭受職,三遷至刑部主事,出知辰州府,任職長蘆鹽運使,累官至太僕少卿。幼秉奇慧,博覽強記,宿通內外典。歷從紫柏、密藏、散木等諸公游,又聞禪法於竹堂寺之管東溟。其後紫柏真可禪師於徑山刻大藏,汝稷乃為文導諸善信,共襄斯舉。又於佛前發誓,願荷法藏。萬曆三十年(1602),撮匯歷代禪宿法語為《指月錄》三十卷,盛行於世。康熙十八年(1679),有聶先者,編續《指月錄》二十卷以接踵其書。瞿汝稷另著有《石經大學質疑》、《兵略纂要》、《瞿冏卿集》等。
明史文載
汝稷字元立。好學,工屬文,以蔭補官。三遷刑部主事。扶溝知縣抶宗人,神宗令予重比。汝稷曰:「是微服至邑庭,官自抶扶溝民耳。」讞上,竟得釋。歷黃州知府,徙邵武,再守辰州。永順土司彭元錦助其弟保靖土司象坤,與酉陽冉躍龍相仇殺。汝稷馳檄元錦解兵去,三土司皆安。尋遷長蘆鹽運使,以太僕少卿致仕。尋卒。
軼事遺聞
瞿汝稷娶尚書徐拭之女為妻。因父瞿景淳去世,守喪三年,未與妻同房。其妻徐氏竟與四弟瞿汝夔有染。最後徐氏被叱回家。一日汝稷前去拜見徐拭,徐拭大怒稱:「生自念亦有所悔乎?」(你有悔意嗎?)汝稷說:「悔不能刑於寡妻,至於兄弟。」(只後悔不能對妻用刑,乃至於自家兄弟)徐拭聽畢,竟無言以對。
相關內容
與利瑪竇神父友愛的建立 瞿汝夔,字太素,一五四九年出生於韶州名門世家;父瞿景淳筒書,是當時士林界頗負名望者。汝夔天賦甚高,受過良好的教育,論理應秉承祖訓,有所作為,然自父親去世後,由於醉心於煉丹術,希求長生不死之法,致使荒廢祖業,帶着妻兒流浪江湖;甚至靠向朋友借貸以維生。一五八七年幸肇慶兩廣總督劉節齋處與利瑪竇神父相識,後來利神父由肇慶移居紹州,汝夔敬佩利瑪竇神父的學養風範,便在紹州拜利瑪竇神父為師,這可說是他生命新的轉折點。雖然開始與利瑪竇神父的接觸動機不很純正,為的是傳聞利瑪竇神父會煉丹術,意圖學習肉身不死之法。但仁慈寬恕的天主,願借着他與利瑪竇神父的接觸機會,使他深悟自己的錯誤。而棄邪歸正。利神父在聖召的使命上,先知性的反應梵二大公會議的教誨:「司鐸的職務本身,就特別要求,不得與世俗同化,但同時又要求他們在世俗生活的人間,猶如善牧,認識自己的羊,並設法引導那些尚不屬於這羊棧者,使他們也能聽到基督的聲吾,而成為一個羊棧,一個牧人。」
為此,不僅是指導汝夔學習科學智識,並講解聖教真理,幫助他淨化虛而不實的心靈,他也幫助利神父研討孔孟之道。而且汝夔把所學到的算術幾何、製造日晷儀及觀察天象儀器的學術,用優美的文字詳盡筆錄下來,並給他舊時的學友傳閱。因此利瑪竇神父的名聲傳揚開來,結交了更多的名±聞人,對爾後的開教工作是有很大的幫助。他倆之間友誼的建屬,已成為金石之交了,有一次利神父前往蘇州訪友的途中,不幸患上疾病,由於有汝夔細心的照料,一個月內就完全康復。此後由於利瑪竇神父接受汝夔的明智建議,而易僧着儒服,更能適應當時的環境。定居南京,成立教友中心,公開的傳教,皈化不少的士大夫及顯要官宦;其中秦姓武官,是首位從利瑪竇神父手中領受洗禮的進教者,隨後全家大小也信教奉主。由此可知,汝夔不但是利神父的真誠朋友,更是他傳教事業上得力的助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