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睾丸鞘膜積液

睾丸鞘膜積液是指睾丸鞘膜腔內積聚的液體超過正常量而形成囊腫,呈圓形或者卵圓形,睾丸位於積液中央,不易被觸及,是臨床上的常見疾病。其發生和發展都較緩慢,病人可無症狀。

目錄

基本信息

就診科室:泌尿外科

是否醫保:是

英文名稱:Hydrocele of tunica vaginalis

是否常見:是

是否遺傳:否

並發疾病:睾丸炎

治療周期:輕者隨訪觀察,重者需要短期手術治療

臨床症狀:陰囊墜脹、腹股溝腫脹、輕度牽拉痛

好發人群:任何年齡男性

常用藥物:頭孢地尼、左氧氟沙星

常用檢查:陰囊彩超

病因

繼發性鞘膜積液有原發性疾病,如急性睾丸炎、附睾炎、精索炎等,刺激鞘膜滲出增加,造成積液。陰囊手術損傷淋巴管造成回流障礙,以及高熱、心衰、腹水等,表現為急性鞘膜積液;慢性繼發性積液常見於慢性睾丸炎、附睾炎、梅毒、結核病、睾丸腫瘤等,造成鞘膜分泌增加而積液。另外,絲蟲病和血吸蟲病也可引起鞘膜積液。液體內常含有白細胞。 原發性睾丸鞘膜積液原因尚未完全明確,可能是由於鞘膜分泌增加、吸收減少,可能是由於未發現的或已癒合的睾丸附睾炎引起。也是與先天因素,如鞘膜腔淋巴管系統存在缺陷,也病程進展緩慢。

睾丸由腹膜後下降至陰囊時,腹膜隨之下降,成為睾丸鞘膜。包繞睾丸副睾的鞘膜為鞘膜髒層,其外尚有一層為鞘膜壁層。兩層之間僅有很少量液體。隨睾丸下降的鞘突則在出生後完全閉合,成為條索狀物。若鞘突完全未閉合,腹腔內液體(腹水)可沿其未閉合的管腔流至睾丸周圍或停留於精索某一段上,形成鞘膜積液稱為先天性或交通性鞘膜積液。睾丸固有鞘膜兩層間積有過多液體,則為睾丸鞘膜積液。

正常胎兒發育早期,睾丸在腹膜後,7~9月時睾丸經腹股溝管下降到陰囊,而伴隨睾丸下降的腹膜鞘狀突閉鎖,形成纖維索帶,睾丸部分的鞘突則形成囊狀的睾丸固有鞘膜。正常情況下腔內僅有滲出與吸收平衡的少量液體,而當鞘膜鄰近器官出現病理的改變如炎症、腫瘤、外傷、寄生蟲病等時,就造成滲出與吸收功能失去平衡,或者腹膜鞘突閉鎖不全,腹腔的液體往返進出於鞘膜腔,從而形成睾丸鞘膜積液。

臨床表現

睾丸鞘膜積液臨床上表現為陰囊囊性腫物,兩側睾丸大小不一樣,從腫物特性上看,鞘膜積液大致可分為交通性和非交通性兩類:前者腫物時大時小,多在睡眠或用手壓時變小,甚至消失,但醒後下地玩時或加壓的手放鬆後腫物又恢復原狀;非交通性鞘膜積液的腫物大小不變或慢慢增大,用手觸診時感覺較硬,加壓時亦不縮小。 鞘膜積液和腹股溝斜疝很相似,而且又出現在同一部位,所以家長常把鞘膜積液誤認為腹股溝斜疝,其實,可以通過透光試驗鑑別。陰囊皮膚較薄,肌肉也菲薄,組織較疏鬆,輕易透過光線,若將手電筒從陰囊下面照射陰囊,可在陰囊表面看到皮膚及陰囊內組織呈鮮紅色,睾丸呈黑色陰影,這稱作"透光試驗"。由於鞘膜積液囊內是液體,也是透光的,所以電筒照後,光線能透過囊腫,陰囊皮膚仍呈鮮紅色,稱為透光試驗陽性;而腹股溝斜疝,疝囊內是腸管,內有混濁腸內容物,就不易透光,腫物發暗,即透光試驗陰性。此外,鞘膜積液腫物變小時沒有腹股溝斜疝變小"咕咕"樣腸內氣鳴聲。 不嚴重的睾丸鞘膜積液可不影響生育能力,但嚴重時的鞘膜積液可使陰莖隱入陰囊皮膚之中,影響正常性生活。此外,由於液體長期壓迫睾丸會造成局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睾丸功能障礙,影響生育能力。繼發性的睾丸鞘膜積液對生育力的影響,則取決於原發疾病的情況。

診斷

彩超和體格檢查就可明確診斷:

彩超可見睾丸鞘膜腔內暗性液區。

體格檢查發現陰囊腫大呈囊性,透光試驗陽性,但成人患者透光試驗可陰性。

穿刺可引出液體,但併發症多,現在基本被棄用。

鑑別診斷

1.腹股溝疝[1]

陰囊內或腹股溝可觸及腫物,內容物一般可還納,立位時出現,平臥位時消失,透光試驗陰性。

2.附睾囊腫[2]

陰囊內上方柔軟囊性腫物,睾丸可清楚觸及,位於下方,B超發現多個無回聲區。

3.睾丸腫瘤

睾丸內實性腫物,有沉重感,透光試驗陰性,質地堅硬、無彈性,一般呈持續性增長,B超有助於鑑別。

治療

1.藥物治療

伴發感染者,可以酌情使用頭孢地尼、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療。

2.手術治療

積液量大影響患者活動可手術,多選擇睾丸鞘膜翻轉術,或睾丸鞘膜切除術。

預後

睾丸鞘膜積液為常見病,一般預後良好,不會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壽命,積極進行治療可治癒。

視頻


睾丸鞘膜積液的症狀表現


鞘膜積液還是睾丸腫瘤?B超可以鑑別


參考來源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