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莲目
睡莲目(Nymphaeales) 由于茎维管束散生、无维管束形成层、根系由不定根组成、不含芳香油等特征而被置于古草本群中,是最原始的被子植物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 睡莲目 , 拼音 : shuì lián mù
学名 :Nymphaeales Salisb. ex Bercht. & J. Presl (1820)
界 :植物界 ,亚界 : 绿色植物亚界, 总门 : 轮藻总门
目录
沿革
在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里,睡莲目属于木兰纲(即双子叶植物),置于木兰亚纲之下,该分类法的睡莲目下有5个科:
1.睡莲科 Nymphaeaceae
2.莼菜科 Cabombaceae
3.莲科 Nelumbonaceae
4.合瓣莲科 Barclayaceae(后来被并入睡莲科)
5.金鱼藻科 Ceratophyllaceae
在1989年Dahlgren分类法里,睡莲目属于木兰纲木兰亚纲之下的睡莲总目(Nymphaeanae),莲科已被独立划为木兰总目之下的莲目(Nelumbonales)(后来1998年APG分类法中,莲科被归类为山龙眼目),因而睡莲目只包括三个科。
在1992年Thorne分类法中,睡莲目属于木兰纲木兰亚纲睡莲总目,金鱼藻科则被独立划分为木兰总目之下的金鱼藻目(金鱼藻科1998年被AGP独立分出,2003年被APG II列为真双子叶植物分支的旁系群),睡莲目只剩两科:
1.睡莲科 Nymphaeaceae
2.莼菜科 Cabombaceae
在1998年APG分类法及2003年APG II分类法,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APG)根据遗传学资料,将睡莲科直接置于被子植物之下,并建议将莼菜科与睡莲科合并。
2007年以来的研究发现,原先被归类为禾本目的独蕊草科是睡莲科及莼菜科的近亲,并拥有形态学及胚胎学证据的支持 。
另外,虽然睡莲科及莼菜科之间的差异很小,但依然可以明确将两者区分,因而在2009年的APG III分类法之中,两者继续分开并列,和独蕊草科一起列在睡莲目之下。
睡莲科
睡莲科(Nymphaeaceae ,Water Lily Family)
本科为水生植物,约8属70多种,广布世界各地。我国约5属10余种,产南北各地。Engler系统采用广义的睡莲科,含8属100多种。
Hutchinson和Judd 系统将之分为莲和睡莲2个科,Cronquist系统分为莲(Nelumbonaceae)、睡莲、莼菜(Cabombaceae)3个科,而Takhtajan(1997)则分为3目4科(增加萍蓬草科,Nupharaceae),置于睡莲和莲两个亚纲中。
科的特征
水生草本。有根状茎。叶互生或对生,叶片心形、戟状或盾形,沉水叶(如存在)叉状细裂。花单生;花萼常4~12,有时花瓣状;花瓣缺或8~多数,常过渡成雄蕊;
雄蕊3~多数;雌蕊心皮3~多数,分离或合生成多室子房,胚珠1~多数,层片状胎座。
果实浆果状或坚果状,海绵质。染色体:X=12~29。[1]
睡莲属(Nymphaea ) 叶柄、叶脉和果实无刺;子房半下位,花多色,昼开夜合,故称睡莲。
共37种,我国有5种,多数种类是常见栽培的水生花卉,如红睡莲(N. rubra Roxb.)、白睡莲(N. alba L.)、黄睡莲(N. mexicana Zucc.)等。睡莲(N. tetragona Georgi)花较小,野生。
參考來源
- ↑ 海绵质, 海绵素是什么意思,生物医药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