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眼镜蛇 - 动物种类

眼镜蛇 - 动物种类

眼镜蛇属(学名:Naja)为眼镜蛇科一属,其成员大多被统称为眼镜蛇。虽然世上也有不少其他蛇类的名字包含"眼镜蛇"(Cobra)一称(如眼镜王蛇、水眼镜蛇、唾蛇),但它们因演化亲缘性不足而并不归为此属。眼镜蛇属目前约有20多个已确认物种,但分类学上经常就物种的独立性问题而存有争论,因此某些资料也可能有所出入。

此属的成员主要分布于中东、东南亚、非洲、印度尼西亚等地。

眼镜蛇 (Naja naja atra)在民间的俗称是饭铲头、吹风蛇、饭匙头等,头椭圆形,颈部背面有白色眼镜架状斑纹,体背黑褐色,间有十多个黄白色横斑,体长可达2米。具冬眠行为。以鱼、蛙、鼠、鸟及鸟卵等为食。繁殖期6-8月,每产10-18卵,自然孵化,亲蛇在附近守护,孵化期约50天。 眼镜蛇被激怒时,会将身体前段竖起,颈部两侧膨胀,此时背部的眼镜圈纹愈加明显,同时发出"呼呼"声,借以恐吓敌人。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眼镜蛇

学名; Chinese Cobra, Taiwan Spectacle Cobra

别称; 眼镜蛇、饭匙倩、蝙蝠蛇、 胀颈蛇、扇头风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爬虫纲

目; 有鳞目

亚目; 蛇亚目

科; 眼镜蛇科

属; 眼镜蛇属

种; 眼镜蛇

分布区域; 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沙漠地区,东南亚岛屿

基本介绍

Cobra是“蛇”的葡萄牙语称谓,起源于拉丁语。当16世纪葡萄牙航海家到达非洲和南亚,他们发现了眼镜蛇并将其命名为“Snake with hood”或“Hood-snake”随之此名称流传入西班牙语、法语、英语和其他欧洲语言。之所以称谓“Snake with hood”或“Hood-snake”,是因为眼镜蛇看起来像“戴着风帽的蛇”。

眼镜蛇是眼镜蛇属或眼镜蛇科中的一些蛇类的总称。眼镜蛇名字的由来应该是近代十七八世纪以后眼镜出现后附会而成,最后成为了正式名称。因其颈部扩张时,背部会呈现一对美丽的黑白斑,看似眼镜状花纹,故名眼镜蛇。

在正式命名前是没有统一名称的,中国历史上对蛇类大多都没有专门名称,民间对眼镜蛇(当然是不同种类的眼镜蛇)曾有很多叫法,如:山万蛇、大扁颈蛇、扁颈蛇、吹风蛇、过山标、过山风、过山风波、饭铲头、饭匙倩(当其兴奋或发怒时,头会昂起且颈部扩张呈扁平状,状似饭匙)、五毒蛇、蝙蝠蛇、 胀颈蛇、膨颈蛇、大膨颈、扇头风、大扁头风等。

令人感到吃惊的是,并非所有眼睛蛇都利用毒液杀死潜在猎物或者对其构成威胁的动物。一些眼镜蛇会将毒液喷向目标眼睛,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并且精确度极高的保护机制。最近,研究人员对有关眼睛蛇喷射毒液的一系列疑问进行了研究,例如眼睛蛇在喷射毒液前为何摆动脑袋以及如何在攻击目标时做到“精确打击”。

外形特征

多数种类的颈部肋骨可扩张形成兜帽状。尽管这种兜帽是眼镜蛇的特征,但并非所有种类皆密切相关。

眼镜蛇最明显的特征是其颈部皮褶。该部位可以向外膨起用以威吓对手。眼镜蛇被激怒时,会将身体前段竖起,颈部两侧膨胀,此时背部的眼镜圈纹愈加明显,同时发出"呼呼"声,借以恐吓敌人。事实上很多蛇都可以或多或少的膨起颈部,而眼镜蛇只是更为典型而已。眼镜蛇的颜色多样,从黑色或深棕色到浅黄白色。与无毒蛇不同,毒蛇的尖牙不能折叠,因而相对较小。多数眼镜蛇体形很大,可达1.2-2.5米长眼镜蛇毒液为高危性神经毒液。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沙漠地区,东南亚岛屿。

中国南方云南、贵州、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北方亦偶尔可见,尤其以湖南永州的量多。

生活于平原、丘陵、山区的山野、田边和住宅附近。

北京动物园19年首次饲养展出眼镜蛇,1970年繁殖成功。

眼镜蛇分布于从非洲南部经亚洲南部至东南亚岛屿的区域。在其分布范围内,耍蛇人喜爱使用不同种的蛇,耍蛇人会吓唬蛇,使之采取身体前部抬离地面的防卫姿势。蛇对耍蛇人的动作做出摇摆的反应,亦有可能是对耍蛇人的音乐做出反应;耍蛇人知道如何躲避蛇较慢的攻击动作,而且可能已将蛇的毒牙拔除。[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