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盾構法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歷史的載體,是前人智慧的結晶[1],是有着鮮活生命的「你」「我」「他」,有着濃郁的文化意蘊、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結。漢字之美[2],美在形體、美在風骨、美在精髓、美在真情!

目錄

名詞解釋

盾構法是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種全機械化施工方法。它是將盾構機械在地中推進,通過盾構外殼和管片支承四周圍岩防止發生往隧道內的坍塌。同時在開挖面前方用切削裝置進行土體開挖,通過出土機械運出洞外,靠千斤頂在後部加壓頂進,並拼裝預製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結構的一種機械化施工方法 。

盾構機於1847年發明,它是一種帶有護罩的專用設備。利用尾部已裝好的襯砌塊作為支點向前推進,用刀盤切割土體,同時排土和拼裝後面的預製混凝土襯砌塊。盾構機掘進的出碴方式有機械式和水力式,以水力式居多。水力盾構在工作面處有一個注滿膨潤土液的密封室。澎潤土液既用於平衡土壓力和地下水壓力,又用作輸送排出土體的介質。

盾構機既是一種施工機具,也是一種強有力的臨時支撐結構。盾構機外形上看是一個大的鋼管機,較隧道部分略大,它是設計用來抵擋外向水壓和地層壓力的。它包括三部分:前部的切口環、中部的支撐環以及後部的盾尾。大多數盾構的形狀為圓形,也有橢圓形、半圓形、馬蹄形及箱形等其他形式。

發展歷史

用盾構法修建隧道已有 150餘年的歷史。最早進行研究的是法國工程師M.I.布律內爾,他由觀察船蛆在船的木頭中鑽洞,並從體內排出一種粘液加固洞穴的現象得到啟發,在1818年開始研究盾構法施工,並於1825年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下,用一個矩形盾構建造世界上第一條水底隧道(寬11.4米、高6.8米)。在修建過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難,兩次被河水淹沒,直至1835年,使用了改良後的盾構,才於1843年完工。其後P.W.巴洛於1865年在泰晤士河底,用一個直徑2.2米的圓形盾構建造隧道。

1847年在英國倫敦地下鐵道城南線施工中,英國人J.H.格雷特黑德第一次在粘土層和含水砂層中採用氣壓盾構法施工,並第一次在襯砌背後壓漿來填補盾尾和襯砌之間的空隙,創造了比較完整的氣壓盾構法施工工藝,為現代化盾構法施工奠定了基礎,促進了盾構法施工的發展。

20世紀30~40年代,僅美國紐約就採用氣壓盾構法成功地建造了19條水底的道路隧道、地下鐵道隧道、煤氣管道和給水排水管道等。從1897~1980年,在世界範圍內用盾構法修建的水底道路隧道已有21條。德、日、法、蘇等國把盾構法廣泛使用於地下鐵道和各種大型地下管道的施工。

1969年起,在英、日和西歐各國開始發展一種微型盾構施工法,盾構直徑最小的只有1米左右,適用於城市給水排水管道、煤氣管道、電力和通信電纜等管道的施工。

中國於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首先在遼寧阜新煤礦,用直徑 2.6米的手掘式盾構進行了疏水巷道的施工。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盾構,直徑最大為11.26米,最小為3.0米。正在修建的第二條黃浦江水底道路隧道,水下段和部分岸邊深埋段也採用盾構法施工,盾構的千斤頂總推力為108兆牛,採用水力機械開挖掘進。在上海地區用盾構法修建的隧道,除水底道路隧道外,還有地鐵區間隧道、通向河海的排水隧洞和取水管道、街坊的地下通道等。

盾構法特點

盾構法施工得到廣泛使用,因其具有明顯的優越性:①在盾構的掩護下進行開挖和襯砌作業,有足夠的施工安全性;②地下施工不影響地面交通,在河底下施工不影響河道通航;③施工操作不受氣候條件的影響;④產生的振動、噪聲等環境危害較小;⑤對地面建築物及地下管線的影響較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