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橋街道
相橋街道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地處臨潼城區東北。東鄰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鎮,南依油槐街道,西隔石川河與閻良區武屯鎮相望,北和閻良區新興街道連接,總面積59.1平方千米。相橋街道是著名電影導演張藝謀,西安銀橋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劉華國的故鄉。以奶畜產業發展為世人所矚目,是西安市的奶畜大鎮之一。相傳宰相寇準曾在環繞相橋的清河上修橋,因而得名相橋。截至2020年6月,相橋街道下轄18個村(居),其中:1個社區、17個行政村。2011年,相橋街道總人口42200人,農業總產值達到4億元,工業增加值7903萬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1億元,各類存款餘額17.6億元。[1]
中文名: 相橋街道
別 名: 相橋鎮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
地理位置: 臨潼城區東北
面 積: 27.7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1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相橋西街
電話區號: 029
郵政區碼: 710604
氣候條件: 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陝A
人 口: 42200人(2011年)
目錄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據傳因北宋名相寇準在此建橋而得名。
建置沿革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相橋為相橋里,轄21自然村。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更名為相橋鎮,轄5保。
1950年3月,設立相橋區相橋鄉。
1958年9月,成立相橋公社相橋管理區。
1961年4月,撤銷管區成立相橋公社。
1984年3月,更名為相橋鎮,轄10行政村。
2002年7月,田市鄉併入。
2007年1月,改設街道。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轄相橋、新李、姚家、南孫、神東、棗張、鐵王、朝陽、北孫、寬容10個行政村。
2002年,轄相橋、寬榮、申東、北孫、南孫、鐵王、姚家、朝陽、新李、棗張、田市、八里、華次、灣劉、北賀、任家、柴寨、油郭、北劉、張八、廟王21個行政村。
2010年,轄1個社區、20個行政村,130個村民小組。截至2011年末,相橋街道轄相橋1個社區,相橋、新李、姚家、南孫、神東、棗張、鐵王、朝陽、北孫、寬容、田市、八里、華次、任家、灣劉、柴寨、油郭、北劉、廟王、張八20個行政村;下設130個村民小組。
區劃現狀
截至2020年6月,相橋街道下轄18個村(居),其中:1個社區、17個行政村。辦事處駐相橋西街。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相橋街道地處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城區東北方向。東鄰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鎮,南依油槐街道,西隔石川河與閻良區武屯鎮相望,北和閻良區新興街道連接。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千米,總面積59.1平方千米。其中陸地57.1平方千米,占96.6%;水域2平方千米,占3.4%。距區政府40千米。
氣候特徵
相橋街道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3.4℃,年日照1705.1小時,無霜期219天,年降雨量533.3毫米。
人口
2011年,相橋街道轄區總人口422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48人,城鎮化率2.7%。總人口中,男性21566人,占51.1%;女性20634人,占48.9%;14歲以下6560人,占15.5%;15—64歲31663人,占75%;65歲以上3977人,占9.5%。總人口以漢族為主,達42193人,占99.98%。2011年,相橋街道人口出生率5.88‰,人口死亡率3.62‰,人口自然增長率2.2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14人。
經濟
綜述
2002年,相橋街道社會總產值達8.8億元,其中企業總產值達7.20億元,占社會總產值的8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096元,財政收入1380萬元。轄區內有工商企業近1000家,其中私營企業216家,骨幹企業近百戶,涉及乳品加工、化工、紙業、飼料業、包裝印刷業等行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家。
財稅收支
2011年,相橋街道財政總收人230萬元,比上年增長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00萬元,比上年增長5%,比1978年增長13倍。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293萬元,增值稅120萬元,企業所得稅25萬元,個人所得稅13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5%、15%、17%、20%。人均財政收入135元,比上年增長9%。
人民生活
2011年,相橋街道農民人均純收入8897元。
第一產業
2002年,相橋街道共建蔬菜大棚64棟,新栽梨棗350畝,引進和種植優質飼草6400多畝,種植飼料玉米3400畝,累計建青貯窖680個。公司+農戶+奶牛小區的奶畜產業化格局基本形成,建成百頭以上奶牛大場大戶及飼養小區11個。建成了一個投資1636萬元,設計規模1500頭的利源奶牛現代化養殖基地。奶牛存欄7895頭,名列全區之首。畜牧業總產值達9154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65.2%,農民人均純收入62%來自奶畜產業,奶畜產業已成全街道農民致富的支柱產業。主要糧食作物為小麥和玉米,占種植業總播種面積的60%以上,2008年糧食總產量達5.26萬噸,經濟作物以棉花、西瓜、甜瓜、蔬菜、水果等為主,甜瓜種植產業已達萬畝,形成了初具規模的甜瓜生產基地。奶畜業成為相橋街道的主導產業,農民收入的70%都來自於奶畜業。全街道奶牛存欄15425頭,建有大型奶牛場10個,百頭以上存欄奶牛小區18個,成為西安銀橋集團最大的奶源基地。2011年,相橋街道耕地面積6.6萬畝,人均1.6畝,林地面積6000畝。2011年,相橋街道農業總產值達到4億元,比上年增長12.5%,農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0.1%。
種植業
相橋街道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相橋街道糧食生產34899噸,人均827千克。其中小麥18090噸,玉米14937萬噸,豆類235噸,薯類1892噸。相橋街道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甜瓜、棉花等。2011年,相橋街道棉花種植面積6930畝,產量1386噸;蔬菜種植面積6230畝,產量2.35萬噸,其中白菜500噸,西紅柿320噸,芹菜1.68萬噸,辣椒300噸。
林業
截至2011年末,相橋街道累計造林6000畝,其中防護林2000畝,經濟林20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220萬株,林木覆蓋率9%。活立木蓄積量9.8萬立方米。2011年,相橋街道水果種植面積638畝,產量2711噸,其中蘋果1026噸,梨752噸,紅棗345噸,桃350噸,葡萄160噸。
畜牧業
相橋街道畜牧業以飼養奶牛、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相橋街道生豬飼養量11905頭,年末存欄3355頭;羊飼養量13200隻,年末存欄9425隻;牛飼養量15936頭,年末存欄13736頭;家禽飼養量17.3萬羽,上市家禽13.8萬羽。2011年,相橋街道生產肉類1400噸,其中豬肉703噸,牛肉330噸,羊肉67噸;禽蛋450噸,鮮奶77656噸;畜牧業總產值1.2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0%。
生產條件
截至2011年末,相橋街道有大型農業機械545台。
第二產業
相橋街道工業以煉油業、造紙業為主。2011年,相橋街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職工623人,實現工業增加值7903萬元,比上年增長21%,占地區生產總值的20%。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截至2011年末,相橋街道有商業網點143個,職工329人。2011年,相橋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1億元,比上年增長4%;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9億元,比上年增長6.7%。
郵電通信
截至2011年末,相橋街道郵政網點2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00千米,投遞點3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5000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1800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7300件,征訂報紙3100份、期刊1200冊,業務收入290萬元。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2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000門,固定電話用戶4000戶,比上年增加10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50%;移動電話用戶4800戶,比上年增加1500戶,移動電話普及率55%。全年電信業務收入2212萬元。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相橋街道境內郵政儲蓄銀行、信用社等2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17.6億元,比上年增長16.5%;各項貸款餘額5581萬元,比上年增長17%。
交通運輸
太西鐵路、107省道公路過相橋街道境內。西(安)延(安)鐵路貫通南北,渭(南)閆(良)省級公路橫穿東西,街道通村、村通組全部實現「黑色化」、「水泥化」。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相橋街道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780人,專任教師12人;小學11所,在校生1530人,專任教師15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342人,專任教師12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相橋街道教育經費達2283.8萬元。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相橋街道有文化藝術團體43個,其中團體會員21個,個人會員22個,各類藝術表演團體39個,演職人員420人,年演出730場次,觀眾達1.68萬人次。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5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8個,建築面積240平方米,藏書1.6萬餘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人,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2人。實現增加值18萬元,比上年增長19%,是1978年的26倍,占地區生產總值的0.8%,主要文藝團體有自樂班、社火隊、歌舞隊等。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相橋街道有體育場地20個,社區和8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80%。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相橋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1個,其中衛生院2個,病床37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張,固定資產總值219萬元。專業衛生技術人員49人,其中執業醫師11人,執業助理醫師8人,註冊護士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2人、執業(助理)醫師0.5人、註冊護士0.2人。2011年,相橋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4060人次,住院手術18台次,出院病人979人次。2011年,相橋街道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2.5/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67%,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0180人,參合率98%。
社會保障
2011年,相橋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7戶,人數141人,支出60.9萬元,比上年增長3%,月人均360元,比上年增長9.7%;城市醫療救助14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08人次,共支出2.4萬元,比上年增長7.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15戶,人數1512人次,支出149.2萬元,比上年增長1.6%,月人均82.2元,比上年增長1%;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2人,支出17.3萬元,比上年增長0.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2人,支出17.3萬元;農村醫療救助36人次;農村臨時救濟100人次,支出2萬元,比上年增長5%。截至2011年末,相橋街道資助農村貧困大學生13人,支出6.7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512人次,支出6.3萬元。2011年,相橋街道自然災害受災人口1928人,倒塌房屋30間,直接經濟損失23萬元,救災支出10萬元。比上年增長6%。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4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2萬元,比上年增長8.3%。
歷史文化
康家遺址
康家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相橋街道康家村北,為新石器時代(約公元前4000年至前2000年)遺址。1973年發現,1981至1984年西安半坡博物館和臨潼縣文化館試掘,1985年起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正式發掘。康家遺址,遺存有房址多座及灰窖、陶窯、石抹子、陶器等。康家遺址是當前陝西境內規模較大、保存較好的龍山文化聚落遺址,是剖析中國原始社會晚期的社會組織結構的典型遺址。2001年6月25日,康家遺址被國務院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視頻
「憶初心 談感悟 擔使命」主題微視頻——相橋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