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人工標準成本
直接人工標準成本是一個專用名詞。
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1]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體字。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金文[2]、籀文、篆書,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漢字為漢民族先民發明創製並作改進,是維繫漢族各方言區不可或缺的紐帶。現存最早可識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 和隸書, 至漢魏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楷化為正楷,盛行於魏晉南北朝,至今通行。
目錄
名詞解釋
直接人工標準成本是指單位產品應耗用直接工資及附加費的成本目標。它是由直接人工的工時用量標準和工資率標準兩個因素決定的。直接人工標準成本的計算公式如下:直接人工標準成本=單位產品的標準工時×小時標準工資率
直接人工標準成本的規定
直接人工標準成本是由直接人工的價格標準和直接人工用量標準兩項因素決定的。
直接人工的價格標準就是標準工資率,通常由勞動工資部門根據用工情況制定當採用計時工資時,標準工資率就是單位工時標準工資率,它是由標準工資總額除以標準總工時來計算的,即:
標準工資率=標準工資總額÷標準總工時
人工用量標準就是工時用量標準,也稱工時消耗定額,是指企業在現有的生產技術條件、工藝方法和技術水平的基礎上,考慮提高勞動生產率的要求,採用一定的方法,按照產品生產加工所經過的程序,確定的單位產品所需耗用的生產工人工時數。在制定工時消耗定額時,還要考慮生產工人必要的休息和生理上所需時間,以及機器設備的停工清理時間,使制定的工時消耗定額既合理又先進,從而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因此,直接人工的標準成本可按照下面的公式來計算:
單位產品直接人工標準成本=標準工資率×工時用量標準
直接人工標準成本和直接材料標準成本的比較 直接人工標準成本和直接材料標準成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直接材料標準成本是生產單位產品所需各種直接材料的標準用量同這些材料在正常情況下的價格的乘積之和。計算公式為:直接材料的標準成本=直接材料的標準消耗量×直接材料的價格標準。其中,直接材料的標準消耗量是現有技術條件生產單位產品所需的材料數量,包括必不可少的消耗以及各種難以避免的損失。價格標準是預計下一年度實際需要支付的進料單位成本,是取得材料的完全成本。
直接人工
直接人工是指生產過程中直接改變材料的性質和形態所耗用的人工成本,也就是生產工人的獎金和各種津貼,以及按規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費。
直接人工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職工工資和職工福利費。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規定,工資總額包括以下六項內容: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直接人工費是指支付給直接參與產品生產的生產工人工資以及按規定的比例提取的職工福利費。由於生產工人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工費用的發生能夠判明應由哪種產品負擔。因此,這些費用發生後直接歸集到各產品成本中去。
標準成本
標準成本是在正常和高效率的運轉情況下製造產品的成本,標準成本不屬於實際發生的成本,是有效經營條件下發生的一種目標成本。標準成本按其制定所依據的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可分為理想標準成本和正常標準成本;按適用期可以分為現行標準成本和基本標準成本。
標準成本可以作為企業成本控制的依據;用於代替實際成本作為存貨計價;作為企業管理層經營決策的成本信息以及作為企業會計人員登記賬簿的計價標準。
術語解釋
直接工資是指直接從事業務及其他活動人員的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等。直接工資的內容有基本工資、加班及假日津貼、績效資金、利潤分享等。
工資率,是按單位時間規定的各等級的工資金額。工資標準表示某一等級的工作在單位時間上工資收入的水平,是工資收入的基礎。工資率又稱工資標準,工資標準是工資等級制度的組成部分之一,表明各等級職工的標準工資水平。日工資率的計算:日工資率=月標準工資÷平均每月天數。
工時是指一個勞動者工作一小時即為一個工時。工時的具體含義,根據情境的不同,可有幾種情況:對於任務,是指完成任務所需的人員總數;對於工作分配,是指分配給資源的工時量;對於資源,是指為完成所有任務而分配給資源的總工時量。
參考文獻
-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漢字,搜狐,2022-03-30
- ↑ 華夏古漢字《金文》,搜狐,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