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皮膚贅疣
圖片來自健康2.0

皮膚贅疣應該算是非常常見的一種表皮變化,是一團突出物,摸起來軟軟的,有人會形容皮膚贅疣是「零星肉」。

皮膚贅疣形體有個較大的「頭」處,或說贅瘤本體處,與身體表皮相接連處則是一個很細的「頸」部。多數的皮膚贅疣只有0.2到0.5公分大小左右,有的贅瘤長出來後就維持同樣的大小,有的之後愈長愈大,變得更為明顯;少數會長大到1、2公分以上。

皮膚贅疣的顏色通常是與膚色類似,不過有的時間久了,會到深膚色或咖啡色、略黑的程度,這時如果這顆皮膚贅疣的頭部、頸部相差不遠的話,可能會被誤認為是一顆突起的痣。


目錄

常見部位與症狀

皮膚贅疣算是挺常見的,而且會長皮膚贅疣的人,常常不是只長一顆,而是愈長愈多顆,光脖子處就長了十幾二十幾顆。由於皮膚贅疣是皮膚最表層處的細胞增生,容易長在皮膚皺褶處及容易摩擦的位置,像是脖子、腋下、腹股溝、眼皮、乳房下方等處,因為這些位置皮膚容易過度摩擦,而導致表皮與真皮增生,導致形成這樣一顆顆的贅疣。

多數人長皮膚贅疣時,不會帶來什麼不舒服,只是討厭其影響了外觀而已。當然,少數長的比較大的贅疣會在摩擦時造成疼痛,甚至有小的出血。[1]


皮膚贅疣7大種類

皮膚贅疣泛指皮膚組織異常增生的突出物,又稱皮贅、肉芽、皮膚息肉或軟纖維瘤,所以可以是汗管瘤或粟粒腫,也可能是皮脂腺增生,端看形成原因而定。

皮膚贅疣
 
圖片來自照謢線上

皮膚贅疣通常會長在臉部、眼周或脖子、腋下及胯下等皮膚皺褶摩擦處,常見種類包括:

  • 汗管瘤:由汗管細胞異常增生所形成,呈肉色米粒大小的顆粒,常見於眼周,好發於女性。
  • 粟粒腫:皮膚毛囊發育異常及衍生的角質異常堆積所致,外觀類似白色粉刺,常見於臉上。
  • 老人斑:正式名稱為脂漏性角化症,常發生於中老年時期;外型扁平,顏色棕褐,並會隨時間加深顏色。
  • 病毒疣:台語俗稱的「魚鱗贅」或「魚鱗刺」,由人類乳突瘤病毒感染所致;依據種類與發生部位,可分為尋常疣、足底疣及扁平疣等3種。
  • 皮脂腺增生:皮脂腺過度增生所形成,好發於皮脂腺豐富的臉部,外型為黃白色或肉色的顆粒,有時中心會稍微凹陷。
  • 息肉:因結締組織增生所致,呈肉色的明顯突起物,且中心有纖維血管組織。
  • 黑色丘疹性皮膚病:青少年時期即有,好發於臉部與頸部,外型為圓形、膚色或棕色的小丘疹。


脖子、臉上長皮膚贅疣的原因

皮膚贅疣形成的原因眾多,因此經常歸咎於「體質」,可能原因包括:

皮膚贅疣
 
圖片來自照謢線上
  • 年齡
  • 日曬
  • 荷爾蒙失調
  • 皮膚摩擦或外力刺激
  • 病毒感染
  • 肥胖
  • 懷孕
  • 糖尿病


怎麼消除?

人體皮膚外側可分為角質層、表皮層及真皮層等3層,前述的皮膚組織異常增生其實都發生於真皮層,也就是皮膚外側的最底層,因此一般作用於角質層或淺層真皮層的保養品或藥膏,無法消除皮膚贅疣。


治療方法

消除皮膚贅疣通常需透過破壞性的治療,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

  • 汽化性雷射
  • 電燒
  • 高頻電波刀
  • 冷凍治療

採用汽化性雷射與電燒治療前,通常會使用麻藥,不用擔心過度疼痛。若欲去除身上皮膚贅疣,建議先赴皮膚科接受醫師診斷,依據皮膚贅疣種類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不要擅自使用剪刀或外力移除,以免發炎感染,或因未徹底移除病灶根部,以致未來復發。[2]


面對皮膚贅疣

這裡要提醒一下,不要自行診斷皮膚贅疣。有些皮膚其他的狀況可能看起來與我們描述的皮膚贅疣是類似的,像是痣、病毒疣脂漏性角質堆積等等,因此最好還是讓醫師檢視過自己擔憂的皮膚變化,通常皮膚贅疣並不需要特殊檢驗,但若懷疑是其他皮膚問題,或許需要切片檢查才能確定診斷。


皮膚贅疣
 
圖片來自照謢線上

若覺得贅瘤妨礙觀瞻,或長的位置比較尷尬,常常會摩擦造成痛、流血等不舒服,可以考慮去除這些零星肉。有些坊間傳說會教人自己在家處理,但在家自己處理並不安全,可能較容易留下疤痕,或造成出血過多、感染,傷害更大。

到診所、醫院去除皮膚贅疣時,醫師可以用液態氮冷凍治療,或用電燒切除、雷射切除、手術切除等方式去除小贅瘤,較為安全有效。


視頻

脖子長皮膚贅疣?皮膚贅疣的生長原因、改善法

脖子長小肉芽、贅疣、瘜肉、肉疣、皮贅,如何治療,快速、有效又不留疤?皮膚科楊省三醫師教你這樣做!

頭皮皮膚腫瘤、皮膚贅瘤、肉芽、病毒疣切除 莊禮謙醫師。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皮膚贅疣,照護線上
  2. 皮膚贅疣,Hello 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