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施反間計除袁崇煥
皇太極施反間計除袁崇煥,崇禎二年(1629年)十月,發生「己巳之變」。後金皇太極率十萬清兵繞境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兵臨北京城下,北京戒嚴。明崇禎帝下令各地勤王,孫承宗全權負責北京防禦。袁崇煥帶關寧軍趕赴北京。
== 原文 ==
袁崇煥,明末著名軍事家,先後取得過寧遠大捷、寧錦大捷和廣渠門大捷等勝利,其軍事能力頗讓敵人畏懼。崇禎二年(1629年)十月,發生「己巳之變」。後金皇太極率十萬清兵繞境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兵臨北京城下,北京戒嚴。明崇禎帝下令各地勤王,孫承宗全權負責北京防禦。袁崇煥帶關寧軍趕赴北京。
後金方面在得知袁崇煥到來後,先是散布流言,曰:「袁督師約我來。」後來在進抵北京的途中,抓獲了兩個太監。
「十七日……至明帝牧馬堡駐營……管馬太監二名,及三百餘人,被圍出降。」(滿文老檔)
提督大壩馬房太監楊春、王成德為大清兵所獲,口稱'我是萬歲爺養馬的官兒,城中並無兵將亦無糧餉,昨日選了一千匹馬去了,還有一二百廢馬。'次日,大清兵挑選百餘匹用。大清兵將春等帶至德勝門鮑姓等人看守,聞大清兵與滿總兵戰,得了馬二百匹,生擒士將一員。次日各給書二封,一令春向德勝門投遞,一令王成德向安定門投遞,內言南朝萬曆時節屢次着王喇嘛講和,總置不理,前些年袁崇煥殺了我們些人,我們惱恨得緊,又問毛文龍擒了台土兵,我們所以提兵到此,今要講和要以黃河為界。」(《崇禎長編》卷二十九)
「二十二日,遣歸降之王太監齎和書致明帝。是日,汗率諸貝勒及護軍,環視北京城。」
「二十九日,遣楊太監往見崇禎帝。楊太監以高鴻中、鮑承先之言,詳告明崇禎帝。遂執袁都堂,磔之。」(滿文老檔)
「先是。獲明太監二人。令副將高鴻中。參將鮑承先。寧完我。巴克什違海監守之。至是還兵。高鴻中。鮑承先。遵上所授密計。坐近二太監。故作耳語云。今日撤兵。乃上計也。頃見上單騎向敵。敵有二人來見上。語良久乃去。意袁巡撫有密約。此事可立就矣。時楊太監者。佯臥竊聽。悉記其言。
庚戌。縱楊太監歸。後聞楊太監。將高鴻中。鮑承先之言。詳奏明主。明主遂執袁崇煥入城。磔之。」(清太宗實錄)
「都中又喧言崇煥導虜入犯,上甚切齒。先是,虜出獵,擄我多人。中有二璫,上命偵崇煥者,亦被擄。虜視之,知為璫也,乃設一記,佯為袁遺書約犯邊,答云:「知道了,多謝袁爺。」又佯驚云:「乃為璫聞,縛璫亟斬之!」又故遺一奴私放璫歸。璫歸,上其事。〖批云:此用武穆反間之計〗。上再召崇煥入,即下詔獄。此言周延儒親語余者,延儒久與虜比,虜每輸情,故知其言不誣。(明季北略)
「謀叛欺君,結奸蠹國。斬帥以踐虜約,市米以資盜糧。既用束酋,陽導入犯,復散援師,明擬長驅,及戎馬在效,頓兵觀望,暗藏夷使,堅請入城,意欲何為?致廟社震驚,生靈塗炭,神人共忿,重辟何辭!」(《國榷》卷九十一,崇禎三年八月癸亥,崇禎聖旨)
最終,袁崇煥被崇禎帝以通敵謀叛之罪處死。
李若璉,字成甫。上林苑番育署人,祖籍新城。...於崇禎元年中武進士,官錦衣衛。...長安士民畏廠衛如虎,見公執公秉正,頌聲載道。
一日,巡捕營獲一木工,謂為督師崇煥奸細。奉旨打問。君問原緝員役,曰:「袁督師現在遼東,即有異志,渠(他)之提塘、承差俱在京,何必用一木匠為奸細?」眾堅以為真。及訊,犯人隨口直認云:「袁督師修蓋衙門,戴方巾,穿白綾袍。知我常在京中,遂差打聽京中有多少人馬。欲起手反叛。」君再四誘問,始痛哭曰:「捕營苦刑,叫如此說,不然駁回,當時夾死。我是山西人,在京作木匠,何曾到遼東?」
君據實上報。上令錦衣衛劉僑再審,乃以為真,立付重辟(木匠立刻遭慘殺)。君失出降二級,回衛。君笑曰:「吾不以人命博一官也。」
朝鮮《仁祖實錄》八年二月丁丑載:朝鮮的使者朴蘭英到瀋陽,滿清的王公當着他面互相「耳語」,說袁經略果然和我們同心,只可惜事情敗露而被下獄。這樣的事情,怎會當着外國使臣的面而互相耳語,故意讓他聽到。朴蘭英明白他們的用意,只不過想借他而傳言到明朝去,以便儘快殺了袁崇煥,所以他在給朝鮮國王的奏章中說:「此必行間之言也。」直到一百年之後,朝鮮的君臣們在討論明朝覆亡的原因時,還說主要原因是冤殺了袁崇煥(見朝鮮《英宗實錄》六年十一月辛未,即雍正八年,公元一七三○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