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片
特徵
白附片是附子的一種。白附片:為縱切片,無外皮,黃白色,半透明,厚約0.3cm 。性:溫 ,味:辛 。
附子,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又稱泥附子,有毒。
產品屬性:根莖類
毒性:小毒
功效
白附片是大溫熱之藥,有回陽救逆、溫腎助陽、祛寒止痛的功效,用於腎陽不足、畏寒肢冷、風寒濕痹等症。
加工
需加工後以供藥用,按泡製方法的不同可分為鹽附子、黑順片、白附片、淡附片和炮附片。經炮製的烏頭母根,則稱為川烏。烏頭的子根是從母根生出的塊根。李時珍曰:「天雄乃種附子而生出或變出,其形長而不生子,故曰天雄」。所以,用附子炮製的白附片又稱天雄片,最常用的是白附片和黑順片,統稱為熟附片。雖其加工方法不同,名稱有別,但效用無甚差異。
對比區別
白附子與白附片
白附子(獨角蓮、天南星科植物)與白附片是兩種不同的藥物,切忌混用!二者名稱相近,常易混淆,但它們的功效迥異。
不同加工
白附子,是將獨角蓮剝去外皮、切片,在清水中漂至水呈乳白色,取出蒸過、曬乾,或用硫黃薰白。而附子是烏頭的根,烏頭是劇毒中藥,將烏頭用膽馬水浸漂後用水煮熟而成附子。
不同功效
前者即白附子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和解毒散結的作用,臨床上用於風痰壅盛、口眼歪斜及瘰癧痰核;而後者白附片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的功效,臨床上用於亡陽症、陽虛症及痹痛。
白附片與黑附片
白附片與黑附片統稱為附片,附片(黑順片、白附片) 直接入藥。加工不同,但功效一樣。
不同加工
選擇大小均勻的泥附子,洗淨,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數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剝去外皮,縱切成厚約0.3cm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曬乾,習稱「白附片」。
白附片 無外皮,黃白色,半透明,厚約0.3cm。
黑附片(黑順片)
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別洗淨,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數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水漂,縱切成厚約0.5cm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調色液使附片染成濃茶色,取出,蒸至出現油麵、光澤後,烘至半干,再曬乾或繼續烘乾,習稱「黑順片」。
黑順片為縱切片,上寬下窄,長1.7~5cm,寬0.9~3cm.厚0.2~0.5c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黃色,油潤具光澤,半透明狀,並有縱嚮導管束。質硬而脆,斷面角質樣。氣微,味淡。
相同功效
兩者統稱為附片,附片(黑順片、白附片) 直接入藥。兩者都是附子的炮製加工品,在功效方面,兩則也相近,但稍有區別.。
【性味與歸經】 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
【功能與主治】 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用於亡陽虛脫,肢冷脈微,心陽不足,胸痹心痛,虛寒吐瀉,脘腹冷痛,腎陽虛衰,陽痿宮冷,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痹痛。
【用法與用量】 3~15g,先煎,久煎。 【注意】 孕婦慎用;不宜與半夏、瓜蔞、瓜萎子、瓜蔞皮、天花粉、川貝母、浙貝母、平貝母、伊貝母、湖北貝母、白蘞、白及同用。
【貯藏】鹽附子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黑順片及白附片置乾燥處,防潮。
總的來講,附子具有回陽氣,通行十二經,能追復散失欲絕的元陽(腎陽)等功效。由於附子有大毒,常常炮製後入藥.其中,炮附子最常用,藥力足、效果快;淡附片藥力較和緩;黑附片與炮附子藥效差不多;白附片藥力稍小於以上幾種。另外還須強調,在中醫看來,白附子性偏上行,能祛風燥痰,偏用於頭面風痰之疾。黑附子正好相反.
產地
主產於四川、陝西等省,全國有十餘個省區已引種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