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臘樹
白臘樹,學名 Fraxinus chinensis Roxb 。因樹上放養白臘蟲,故取名白蠟樹,又是固沙樹種。木犀科白蠟屬植物的通稱,亦稱梣,是木犀科梣屬的植物。
該樹約70種,主要分布於北半球溫帶,極少數向南延伸至熱帶,中國約有20餘種白蠟樹。其木材堅韌,耐水濕,製做家具、農具,膠合板等用,枝條可編筐,樹皮稱「秦皮」,中醫用作清熱藥。
目錄
生長環境
樹體耐旱、耐濕、耐高溫,喜肥、喜水、喜陽光。
分布範圍
產於南北各省區。多為栽培,也見於海拔800-1600米山地雜木林中。越南、朝鮮也有分布。本種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分布甚廣。
形態特徵
白蠟樹為落葉喬木,高10-12米,樹皮灰褐色,縱裂。芽闊卵形或圓錐形,被棕色柔毛或腺毛。小枝黃褐色,粗糙,無毛或疏被長柔毛,旋即禿淨,皮孔小,不明顯。羽狀複葉長15-25厘米;葉柄長4-6厘米,基部不增厚;葉軸挺直,上面具淺溝,初時疏被柔毛,旋即禿淨;小葉5-7枚,硬紙質,卵形、倒卵狀長圓形至披針形,長3-10厘米,寬2-4厘米,頂生小葉與側生小葉近等大或稍大,先端銳尖至漸尖,基部鈍圓或楔形,葉緣具整齊鋸齒,上面無毛,下面無毛或有時沿中脈兩側被白色長柔毛,中脈在上面平坦,側脈8-10對,下面凸起,細脈在兩面凸起,明顯網結;小葉柄長3-5毫米。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枝梢,長8-10厘米;花序梗長2-4厘米,無毛或被細柔毛,光滑,無皮孔;花雌雄異株;雄花密集,花萼小,鍾狀,長約1毫米,無花冠,花葯與花絲近等長;雌花疏離,花萼大,桶狀,長2-3毫米, 4淺裂,花柱細長,柱頭2裂。翅果匙形,長3-4厘米,寬4-6毫米,上中部最寬,先端銳尖,常呈犁頭狀,基部漸狹,翅平展,下延至堅果中部,堅果圓柱形,長約1.5厘米;宿存萼緊貼于堅果基部,常在一側開口深裂。花期4-5月,果期7-9月。
繁殖方式
種實採集
白蠟樹4-5月開花,9-10月成熟。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優良植株,在翅果由綠色變為黃褐色,種仁發硬時採摘。種子成熟後不落,可剪下果枝,曬乾去翅,去除雜物,將種實裝入容器內,放在經過消毒的低溫、乾燥、通風的室內進行貯藏。
種實處理
白蠟種子休眠期長,春季播種必須先行催芽,催芽處理的方法有低溫層積催芽和快速高溫催芽。
播種育苗
春播宜早,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開溝條播,每667平方米用種量3-4千克,深度為4厘米,深度均勻,隨開溝,隨播種,隨覆土,覆土厚度2-3厘米。為使土種密接,覆土後鎮壓。
扦插育苗
春季3月下旬至 月上旬進行,扦插前細緻整地,施足基肥,使土壤疏鬆,水分充足。從生長迅速、無病蟲害的健壯幼齡母樹上選取1年生萌芽枝條,一般枝條粗度為1厘米以上,長度15-20厘米,上切口平剪,下切口為馬耳形。每穴插2-3根,使插條分散開,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春插宜深埋,紮實,少露頭,每667平方米插4000株。
撫育管理
灌溉
種子發芽期,床面要保持濕潤,灌溉應少量多次;幼苗出齊後,子葉完全展開,進入旺盛生長期,灌溉量要多,次數要少,每2-3天灌溉1次,每次要澆透澆足。宜在早晚灌溉。秋季多雨時及時排水。
鬆土
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在雨後或灌溉後拔除雜草,苗木進入生長盛期鬆土,初期宜淺,後期稍深,以不傷苗木根係為准。苗木硬化期,為促使苗木木質化,停止鬆土除草。
追肥
在苗木生長旺盛期施化肥加以補充。幼苗期施氮肥,苗木速生期多施氮肥、鉀肥或幾種肥料配合使用,生長後期停施氮肥,多施鉀肥,追肥應以速效性肥料為主,少量多次。
作用用途
環保
白蠟樹其枝葉繁茂,根系發達,植株萌發力強,速生耐濕,性耐瘠薄幹旱,在輕度鹽鹼地也能生長,是防風固沙和護堤護路的優良樹種。
觀賞
白蠟樹其干形通直,樹形美觀,抗煙塵、二氧化硫和氯氣,是工廠、城鎮綠化美化的好樹種。
經濟
白蠟樹木材堅韌,供編制各種用具,也可用來製作家具、農具、車輛、膠合板等;枝條可編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