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根
白背根 |
中文名稱:白背根 拉丁學名:Mallotus apelta (Lour.) Muell. Arg. 別稱:酒藥子樹 野桐 界屬:植物界、野桐屬 門綱: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 目科:大戟目、大戟科 |
白背根,為大戟科植物白背葉的根。白背葉,灌木或小喬木,高1-3 (-4)米;生於海拔30-1000米山坡或山谷灌叢中。以根及葉入藥。根全年可采,洗淨,切片,曬乾。葉多鮮用,或夏、秋採集,曬乾研粉。
目錄
簡介
白背根有治療慢性肝炎的作用,對於出現的肝臟疾病有調理的作用。
白背葉根之所以可以用於治療慢性肝炎是因為這種中藥材具有舒肝解郁以及活血祛瘀的功效。通過這種藥物治療慢性肝炎的時候能夠起到使得轉氨酶含量降低的作用,而且還能夠使得因為剛嚴導致的脾臟腫大得以緩解。白背根具有活血的作用,對於出現的慢性肝炎疾病有調理的作用,而且也可以降低轉氨酶的升高哦,對於健脾保護肝臟有幫助作用。
白背葉根用量一般在0.5~1兩之間,如果慢性肝炎病人伴有水腫的現象則可以將白背葉根的使用劑量增加到2~3兩。這種藥物需要每天煎服一次。除此之外白背葉根還對於喉蛾以及赤眼有非常不錯的效果。
在《廣西藥植名錄》當中記載白背葉根具有祛風濕以及治刀傷之功效。因為眼霧而導致的赤眼紅熱以及眼睛怕光流淚都可以選擇百倍葉根進行治療。不管是雙側還是單側發生喉蛾也可以使用白背葉根加以治療。白背根有祛風濕的作用,對於出現的風濕疾病有很好的調理的作用,而且也可以有提高免疫力的功效。[1]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1-3(-4)米;小枝、葉柄和花序均密被淡黃色星狀柔毛和散生橙黃色顆粒狀腺體。
葉互生,卵形或闊卵形,稀心形,長和寬均6-16(-25)厘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截平或稍心形,邊緣具疏齒,上面干後黃綠色或暗綠色,無毛或被疏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狀絨毛,散生橙黃色顆粒狀腺體;基出脈5條,最下一對常不明顯,側脈6-7對;基部近葉柄處有褐色斑狀腺體2個;葉柄長5-15厘米。
花雌雄異株,雄花序為開展的圓錐花序或穗狀,長15-30厘米,苞片卵形,長約1.5毫米,雄花多朵簇生於苞腋;雄花:花梗長1-2.5毫米;花蕾卵形或球形,長約2.5毫米,花萼裂片4,卵形或卵狀三角形,長約3毫米,外面密生淡黃色星狀毛,內面散生顆粒狀腺體;雄蕊50-75枚,長約3毫米;雌花序穗狀,長15-30厘米,稀有分枝,花序梗長5-15厘米,苞片近三角形,長約2毫米;雌花:花梗極短;花萼裂片3-5枚,卵形或近三角形,長2.5-3毫米,外面密生灰白色星狀毛和顆粒狀腺體;花柱3-4枚,長約3毫米,基部合生,柱頭密生羽毛狀突起。蒴果近球形,密生被灰白色星狀毛的軟刺,軟刺線形,黃褐色或淺黃色,長5-10毫米;
種子近球形,直徑約3.5毫米,褐色或黑色,具皺紋。花期6-9月,果期8-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1000米山坡或山谷灌叢中。
分布範圍
產於雲南、廣西、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和海南。分布于越南。模式標本采自廣東。
主要價值
【別名】白膜根、白樸根(《嶺南草藥志》),野桐根(《閩南民間草藥》)。
【植物來源】為大戟種植物白楸的根。植物形態詳"白背葉"條。
【成份】含酚類、氨基酸、鞣質、糖類。
【功效】清熱,利濕,固脫,消瘀。味微澀微苦,性平。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浸汁滴耳。
【古今文載】
① 治淋濁:白背葉根五錢,茯神四錢,茯苓三錢。煎水空腹服。(《嶺南草藥志》)
② 治子宮下垂:白背葉根十二兩,米醋二斤,煎至半斤,夜間置於露天打露一宵,翌晨一次頓服,連服三劑,並臥床休息一星期,愈後燉黃頭龜連服數天。(《嶺南草藥志》)
③ 治眼霧,赤眼紅熱,怕光流淚:鮮野桐根一至二兩(洗淨,切碎),豬肝二至四兩。水適量燉服。(《閩南民間草藥》)
④ 治雙單喉蛾:白背葉根,蜂糖浸透,去渣,取汁液內服。(《嶺南草藥志》)
⑤ 治中耳流膿:白背葉根研末,酒適量,浸出濃液滴耳內,並外搽。(《嶺南草藥志》)
⑥ 治腰骨閃傷:鮮野桐根一兩,洗淨切碎,水、酒各半和豬赤肉二至四兩燉服。(《閩南民間草藥》)
⑦治慢性肝炎,脾臟腫大,腸炎腹胃,脫肛,子宮下垂:白背葉干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參考資料
- ↑ 白背根的作用與功效你知道嗎,蘋果綠,2017-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