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白米粽(李一鳴)

​​ 白米粽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白米粽》中國當代作家李一鳴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白米粽

「玉粒量米水次淘,裹將箬葉苧絲韜。炊餘脹滿崚嶒角,剝出凝成細纖膏。」謝墉的這首《粽子》寫得生動形象,將粽子的特點描繪得淋漓盡致——吃粽子是享受美味,裹粽子是享受樂趣

那時的粽子都是自己裹的。端午節前夕,深夜裡忙碌的身影漸漸地多了,大街小巷開始瀰漫起粽葉的清香。外婆和母親都是裹粽子的好手。選粒形短圓、清亮透明的糯米淘洗乾淨後放進大木盆,用清水浸泡一夜。乾的筍殼葉和箬葉也要事先浸泡,使它們變得軟韌,而後一片一片清洗、攤平,用細麻線紮起,煮個幾分鐘撈出待用。浸泡好的糯米濾去多餘的水份,加入適量的鹼面,用筷子拌勻,原本白色的米粒就會變成淺黃色。

裹粽子時,邊上備一把剪刀,以便隨時對粽葉進行修剪。隨手抽出一片筍殼或箬葉,一疊一卷變成一個圓錐形的筒,用勺子舀起適量糯米填進去,晃一晃,使其平整,無需刻意用筷子搗實壓緊,要給米粒預留一些膨脹的空間。用拇指將一側的粽葉折過來壓在米粒上,另一側的粽葉也折過來用拇指壓住,最後折起粽葉尾部,用粽葉上撕下的長條或棉線綁緊。整套動作乾脆利落一氣呵成,有稜有角的三棱粽子就算完成了。

豹紋筍殼粽時尚,綠色箬葉粽清新,下到大鍋後,加水浸沒粽子,最好「咕嘟咕嘟」一氣煮成。米的糯香挾裹着淡淡的鹼面清香雲霧般在屋子裡、鼻子底下打轉,勾引得人坐立難安。終於等到揭鍋,就像一瓶奇異的香水被打破了,有春芽破土的清新,有米粒軟糯的香甜,禁不住咽口水。滾燙的粽子入盤、上桌,在誘人的香氣折磨中等其稍涼,然後,「寬衣解帶」,露出「香里晶瑩玉一團」。糯米與粽葉如切斷的藕,絲絲相連,一粒粒飽滿的糯米緊緊地挨在一起,晶瑩剔透的粽身上仿佛塗了一層薄薄的香油。從糖罐中舀出一湯匙白砂糖,下雪般撒於粽子上,急不可待地咬上一口,鹼水特有的香味在齒間留連,混合了粽葉清香的糯米在口中慢慢溶化,偶爾還會咀嚼到未完全化開的白砂糖,發出「咯吱咯吱」聲,黏而不糊,清甜爽口。

「冰團水浸砂糖里,透明解黍菘兒和」。將一顆顆粽子放入一盆冷水裡至涼透再吃,口感更佳。外婆家的井水透涼,用來浸泡粽子再好不過,像在冰箱裡冰鎮過似的。蘸點白糖,插上一根筷子,像吃冰棍那樣來吃一個粽子,也是非常有趣的。還可以切成薄片,放在盤子裡,淋上蜂蜜或桂花醬等,看上去色澤瑩潤,吃起來甜香勁道,涼絲絲甜滋滋,咽下幾口後,渾身舒爽清涼。這個特別適合炎夏食用,清熱解暑,別有風味。不過,味道雖好,也不能貪嘴哦,吃多了容易消化不良。

如今,鮮能尋見鹼水白米粽的身影,但記憶與味蕾會提醒我:想吃。想吃,便慫恿母親:「我們裹粽子吃吧,就那個鹼水白米粽。」

[1]

作者簡介

李一鳴,品詩文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