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白楊葉甲 學名:Chrysomela populi Linnaeus 類屬:鞘翅目葉甲科

目錄

形態特徵

成蟲 雌蟲體長12~15mm,寬約8~9mm;雄蟲體長10~11mm,寬約6~7mm。橢圓形,體藍黑色,具金屬光澤,鞘翅橙紅或橙褐色。觸角短,11節,1~6節為藍褐色,具光澤,7~11節為黑色而無光澤。前胸背板藍紫色具金屬光澤,兩側各有1縱溝,縱溝之間較平滑,其兩側有粗大的刻點。小盾片藍黑色,三角心形。鞘翅比前胸寬,密布刻點,沿外緣有縱隆線。

卵 長橢圓形,長約2mm,寬0.8mm。初產時為淡黃色,後漸變深,至孵化以前為橙黃色或黃褐色。

幼蟲 初孵幼蟲黃色,不久變為灰色或黑色,2齡時呈黑褐色。3齡幼蟲體變為白色。老熟幼蟲體長15~17mm。體帶有桔黃色光澤。頭部黑色;前胸背板有「w」字形黑紋,其它各節背面有黑點2列,2、3節兩側各具1個黑色刺狀突起,以下各節側面於氣門上、下線上亦有同樣黑色疣狀突起。受驚時由這些突起中溢出乳白色液體,有惡臭。

蛹 初為白色,後漸變深,近羽化時為橙黃色。蛹背有成列黑點。雄蛹長9~10mm,雌蛹則為12~14mm。蛹體末端留於脫皮內,借幼蟲臀足緊附於寄主嫩梢及葉片背面。[1]

發生規律

白楊葉甲1年發生1~2代。以成蟲在落葉層下及淺土層中越冬。來年4~5月間寄主發芽後開始活動,取食進行補充營養並產卵。幼蟲危害到6月上旬化蛹,6月中旬羽化為成 蟲;8~9月出現第2代成蟲,10月以後下樹越冬。成蟲產卵於葉背或嫩枝葉柄處,豎立排列成塊。卵期4~6天。幼蟲4齡,1~2齡群集危害,被害葉呈網狀;3齡後分散危害,蠶食葉緣呈缺刻狀,嚴重時可食盡葉片,僅剩順脈。

分布與危害

白楊葉甲是危害楊、柳的主要食葉害蟲之一。成蟲食害嫩梢幼芽,幼蟲蠶食葉緣使其呈缺刻狀。楊樹葉被成蟲或幼蟲危害後,葉及嫩尖分泌油狀粘性物,後漸變黑而乾枯,影響其生長和發育。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山西、河北、山東、河南、陝西、寧夏、四川、貴州、湖南、湖北。

防治方法

1.於早春越冬成蟲上樹時,利用其假死性振落捕殺。

2.成、幼蟲危害期可噴灑45%丙溴辛硫磷(國光依它)1000倍液, 40%啶蟲.毒(必治)1500-2000倍液,國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樂克(5.7%甲維鹽)2000倍混合液進行防治。鬱閉度較大林分可施用殺蟲煙劑。[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