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條魚
白條魚 |
bai tiao yu |
中文學名:白條魚 拉丁學名:Hemiculter leucisculus (Basilewsky, 1855) 門:脊索動物門 綱:硬骨魚綱 目:鯉形目 科:鯉科 屬:䱗屬 |
白條魚,Hemiculter leucisculus (Basilewsky, 1855),鯉科䱗屬的一種魚類。中文別稱:條、鰷、子、白鰷、白鱎、藍刀魚、游刁子、青鱗子、尖嘴子、浮鰱、餐條、餐子、川條子。台灣別稱:白鰷、餐條、苦槽仔、海鰱仔、奇力仔。俗名:白翎子(雌)/紅翎子(雄)、苦槽仔、海鰱仔、奇力仔、白條、白鱎、青鱗子、尖嘴子、浮鰱、餐子、餐魚。
初級淡水魚。對水質要求較高,繁衍速度較快,嘴饞魚類,此種魚與馬口,翹嘴外形相似,營養價值較高,高蛋白,高營養。在陽光燦爛,較暖的天氣里最為捕捉,喜腥類麵食。是低海拔常見之魚類,喜歡群聚棲息於溪、湖及水庫等水之上層。棲息深度:0至10米。[1]
目錄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背緣較平直,腹緣稍凸,腹棱自胸鰭下方至肛門。頭稍尖,側扁。吻短,吻長大於眼徑。口端位,斜裂。眼中大,眼間寬而微凸,其間距大於眼徑。咽頭齒3列,齒式5.4.2-2.4.4。體被中小 圓鱗; 側線完全,在胸鰭上方急遽向下傾斜,有一顯著角度,行至體之下半部,在尾柄處又折而向上至中央部位。 背鰭硬棘III,分枝軟條7; 臀鰭3(不分枝軟條)+11-12(分枝軟條)。體背青灰色,側面及腹面為銀白色,全身反光強,無其他任何花紋。 尾鰭灰黑色。雄性在繁殖季節身體變成紅藍相間的彩色,非常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