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峰鎮
白峰鎮 |
中文名 :白峰鎮 所屬地區:浙江省寧波市 |
白峰鎮位於寧波市北侖區東部,地處穿山半島,西接柴橋街道,南與梅山保稅港區隔港相望,北瀕穿山港與大榭開發區為鄰。鎮政府駐白峰村,距寧波市區43公里,距北侖中心新碶街道15.5公里,總面積112.06平方公里,轄38個行政村、3個社區、1個漁業隊,現有耕地2.14萬畝,總人口4.4萬。鎮域處穿山半島蜂腰地帶,東、北、南三面海,東西多丘陵。最高雙石人山,海拔492米。擁有海岸線47.67公里,海塘共34.8公里。街道內最大的竺家坑水庫蓄水量135萬平方米。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1]
目錄
自然資源
鎮域處穿山半島蜂腰地帶,東、北、南三面海,東西多丘陵。擁有海岸線47.67公里,海塘共34.8公里。鎮內最大的竺家坑水庫蓄水量135萬平方米。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有耕地27944畝,其中水田13601畝,旱地14343畝, 山林73343畝。 白峰鎮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地勢中高向南北傾斜,最高雙石人山,海拔492米,山林樹木鬱鬱蔥蔥,四季常青。大自然的美妙造化,造就了白峰鎮沿海40多公里的深水岸線,寧波港穿山港區落戶於此。白峰水資源比較豐富,有白峰河等三大主溪和竺家坑水庫、紫微岙水庫等近百座水庫。有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郭巨總台山烽火台等名勝古蹟。
鄉鎮歷史
白峰鎮駐地白峰村,明代時為海濱荒灘,明後期始有鄉民來此開荒曬鹽而定居。白峰原名白楓,因山上楓樹的皮灰白,故名。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距白峰一公里處山坡上建有白峰巡檢司。楓、峰同音,移用之,改稱白峰。
現白峰鎮轄區2003年8月之前的原白峰鎮和原郭巨鎮:2003年8月之前的白峰鎮轄區北宋熙寧九年(1076)前屬鄞縣海晏鄉;熙寧十年(1077)屬定海縣(後縣名改稱鎮海)海晏鄉;清宣統三年(1911)分屬鎮海縣海晏、郭巨兩鄉;1937年分設上馬、瘌陽、小門、五境、白峰5鄉;1940年改為上馬、瘌陽、六和、白峰4鄉;1946年合併為上陽、白峰兩鄉;1947年改稱穿山、上陽兩鄉;1950年3月分設上陽、下陽、山江、白峰4鄉;1956年並為上陽、白峰兩鄉;1958年10月稱郭巨人民公社小門、白峰、上陽、下陽管理區;1961年11月改為上陽、白峰兩公社;1983年10月復為上陽、白峰兩鄉;1992年5月合併為白峰鎮,至2003年8月併入新的白峰鎮。
2003年8月之前的原郭巨鎮轄區原屬鄞縣海晏鄉,宋熙寧十年起屬定海縣(後縣名改為鎮海)海晏鄉,元、明建制未變。清宣統三年(1911)由海晏鄉析出設郭巨鄉,1941年屬柴橋區;1950年改稱郭巨鎮、盛厚鄉、霞峙鄉和峙頭鄉;1956年並為郭巨、峙頭兩鄉;1958年10月稱郭巨人民公社郭巨東門、郭巨西門、華峙、峙南、峙北等5個大隊(後改稱管理區);1961年並為郭巨、峙頭兩公社;1983年改稱郭巨鄉和峙頭鄉;1992年5月合併為郭巨鎮,至2003年8月併入新的白峰鎮。
2003年8月,為加快東部地區開發建設,北侖區委、區政府決定將原白峰鎮和原郭巨鎮合併,取名為白峰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