痒痒草
痒痒草,中藥名。為豆科米口袋屬植物米口袋GueldenstaedtiamultiforaBunge、少花米口袋Gueldenstaedtiaverna(Georgi)Boriss.、狹葉米口袋GueldenstaedtiastenophyllaBunge、藍花米口袋Gueldenstaedtiacoelestis(Diels)Simpson、小米口袋Gueldenstaedtiaverna(Georgi)Boriss.的帶根全草。米口袋,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效。
主治癰腫疔瘡,丹毒,腸癰,瘰癧,毒蛇咬傷,黃疸,腸炎,痢疾。[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甜地丁
漢語拼音:tián dì dīng
別名:米布袋《救荒本草》,地丁、小丁黃《吉林中草藥》,痒痒草、地電、貓耳朵草(江蘇)
性味歸經:味甘、苦,性寒。入心、肝經
功能: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主治:癰腫疔瘡,丹毒,腸癰,瘰癧,毒蛇咬傷,黃疸,腸炎,痢疾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甜地丁
別名: 紫花地丁、地丁[山東、河南]、蘿蔔地丁、痒痒草、貓耳朵草
來源
豆科米口袋屬植物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multiflora Bunge.,以帶根全草入藥。秋季採挖,洗淨曬乾。
性味
苦、辛,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用於疔瘡癰腫,急性闌尾炎,一切化膿性炎症。
用法用量
0.2~1兩;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患處,或煎水洗。[2]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相關論述
- 1、《吉林中草藥》:「清熱解毒。治腸癰及諸瘡腫毒。」
- 2、《內蒙古中草藥》:「清熱解毒,消癰腫。主治化膿性炎症,癰疽疔瘡,高熱煩躁,黃疸,腸炎,痢疾,瘰癧。」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 1、治腸癰(慢性闌尾炎),地丁60g,紅藤60g。水煎,每日服2次。(《吉林中草藥》)
- 2、治急性膿腫,疔瘡,板藍根30g,地丁、金銀花、大青葉、蒲公英各15g。水煎,每日服3次。外用鮮地丁,搗爛敷患處。(《吉林中草藥》)
- 3、治疔毒,地丁30g,甘草9g,明礬3g。水煎,黃酒為引,每日服2次。(《吉林中草藥》)
- 4、治燙火傷,地丁研末,香油調塗患處。(《吉林中草藥》)
- 5、治急性傳染性肝炎,地丁30g。水煎服。(《內蒙古中草藥》)
- 6、治指頭感染,地丁、野菊花各30g。水煎服。(《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形態特徵
- 1、米口袋,多年生草本。根圓錐狀。莖縮短,在根頸叢生。托葉三角形,具有長柔毛;
奇數羽狀複葉;小葉11-21;橢圓形、卵形或長橢圓形,長6-22mm,寬3-6mm;
傘形花序有花4-6朵;花萼鍾狀,上面2萼齒較大,與花梗均被有長柔毛;花
冠紫色,旗瓣卵形,長約13mm;翼瓣長約l0mm;龍骨瓣短,長5-6mm;
雄蕊10,二體;子房圓筒狀,花柱內卷。莢果圓筒狀,無假隔膜,長17-22mm。種子腎形,具凹點,有光澤。花期4月,果期5-6月。
- 2、少花米口袋,別名地丁、紫花地丁《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多年生草本。具粗大而直下的主根和不甚長的地下莖。托葉卵狀三角形,有貼伏的疏柔毛;
奇數羽狀複葉;小葉7-19枚,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長0.5-2.5cm,寬1.5-7mm,先端鈍或急尖,有細尖,兩面被疏毛,有時上面幾無毛。
傘形花序有花2-4朵,總花梗細長,均與葉等長,被白色疏柔毛;花梗很短或無花梗;
苞片三角形,長2-3mm;被疏柔毛;小苞片線形,長約為萼筒的1/2;被毛;
花萼鍾狀,長5-7mm;被銀色疏柔毛,萼齒披針形,大小不等;花冠紅紫色,旗瓣卵圓形,長約13mm、先端微缺,翼瓣長約11mm,龍骨瓣長約5.5mm;
雄蕊稍短於龍骨瓣;子房長圓形,被疏柔毛,花柱長不及1mm,先端彎曲。
莢果長圓筒狀,長15-20mm;寬3-4mm;被不平伏的軟長毛,成熟時毛較稀。種子圓腎形,直徑1.5mm,有光澤,具不深的凹點。花期5月,果期6-7月。
- 3、狹葉米口袋,多年生草本。主根細而長。莖縮短,在根頸從生。托葉寬三角形,外被疏長毛;
奇數羽狀複葉;小葉7-19;長橢圓形或條形,長6-35mm;寬1-6mm,先端急尖、鈍尖或截形,具細尖頭,兩面有疏柔毛。
傘形花序具花2-3朵;總花梗長5-10cm;花萼鍾狀,被有密長柔毛,上面2萼齒較大;
花冠粉紅色;旗瓣圓形,長6-8mm,先端微缺,翼瓣長約7mm,龍骨瓣長約4.5mm;雄蕊10;二體。
莢果圓筒形,無假隔膜,長1.4-1.8cm,稀達2cm;被疏柔毛。種子腎形,直徑約1.5mm,有凹點和光澤。
生長環境
- 1、米口袋,生于山坡、草地或路旁。
- 2、少花米口袋,生于山坡草地。
- 3、狹葉米口袋,生于山坡草地或路旁。
- 4、藍花米口袋,生于山地草叢中。
- 5、小米口袋,旱生植物。是零星生長的草原伴生植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