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病原學是中國科技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目錄

名詞解釋

病原學( 英文:Etiology)是指專門研究疾病形成的原因。病原學是指引或促成心理和醫學問題的形成的因素,是醫學的一個基礎學科。

病原學研究了解障礙為什麼會發生,它的起源是什麼,它如何影響思維、情感和行為過程可能會幫助我們找到新的治療途徑,而且如果理想的話,還可以預防在先。

傳播途經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毒存在於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噴嚏時經飛沫傳染給別人。流感的傳染性很強,由於這種病毒容易變異,即使是患過流感的人,當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會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發性流行。一般在冬春季流行的機會較多,每次可能有20~40%的人會傳染上流感。

病毒分類

自流感病毒發現以來,流感病毒的命名不斷得到完善。根據國際病毒命名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公布,流感病毒屬正黏病毒科,分甲1型、甲3型、乙型3型。甲1、甲3型流感病毒在電鏡下呈球形,乙型流感病毒呈六面體。甲1、甲3型流感病毒都具有表面抗原變異的特性。

發病

多數情況

流感病毒主要侵入呼吸道,在纖毛柱狀上皮細胞複製,再侵入其它柱狀上皮細胞引起變性、壞死與脫落。病毒一般不進入血液,但其毒素對全身器官有廣泛的毒性作用,臨床上有全身中毒症狀與白細胞減少。

少數情況

病毒進入血液累及全身而引起呼吸道以外的病理改變和臨床徵候。體弱多病者易發生流感病毒性肺炎或繼發感染而死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