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離感
疏離感 |
疏離感 在哲學上一般翻譯成異化,而心理學意義的"疏離"最早是由馬克思提出的。他認為疏離感是一個包含主觀成分和客觀成分的複雜概念。客觀成分主要指勞工對外部世界的一種失控感;主觀成分主要包括社會分離感(Social estrangement)和個性 喪失(depersonalization)。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疏離感 [1]
外文名 Alienation
學科 心理學
疏離感概念的界定
疏離一詞來源於拉丁文字的 Alienatio (異化、外化、脫離)和Alienare (轉讓、異化、分離、讓異己的力量統治、讓別人支配)。在英文中是 Alienation (疏遠 、轉讓、 異化、 精神錯亂 ),德文使用的是 Entfremdung (疏遠 、異化 )。
Alienation 在不同的學科, 包括社會學、 社會政治哲學 、精神分析學 、存在主義哲學等中出現,在哲學上 它一般翻譯成異化,主要是指主體在其發展的過程中,由於自己的活動分離出對立面的客體,這個客體逐漸跟主體疏遠,從而成為外在的異己的力量而反對主體本身。在社會學中,廣義上說, Alienation 是指個人同他的社會存在的主要方面相離異。從經濟學來說,它是指人們在經濟領域中所產生的各種對立關係。Alienation 這個概念有較大的發展, 即它在社會學和心理學中是越來越豐富的概念。
相關理論
Seeman.M從社會心理角度把疏離感構建為五個維度,即(1)勞動疏離感:在勞動中喪失了目的;(2)無力感:不能對他人,對社會造成影響的感覺;(3)社會孤立感:與他人、集體和社會之間失去親密接觸的感覺;(4)價值疏外感:在活動中喪失了意義的感覺;(5)自己疏外感:感覺到自己和自己是陌生的。
我國台灣學者張春興對疏離感的定義為:由於社會變遷和都市工業化的影響,使人與其生活環境間失去了原有的和諧,終而形成現代人面對其生活時的疏離感。它包括四種情感成分,即社會孤立感,無意義感,自我分離感,無能為力感。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