疋
疋 |
疋(拼音:pǐ、yǎ、shū),汉语汉字,最早见于甲骨文 ,象形字。"疋"与"足"是一字的分化。本义是脚。又读为yǎ,通"雅",这一音义的来源与"疋"字本义、引申义的音义都没有关系,而是源自与"夏"字的省体混讹 。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疋
拼音; pǐ,yǎ,shū
注音; ㄆㄧˇ,ㄧㄚˇ,ㄕㄨ
部首; 疋
总笔画; 5
统一码; U+758B
异体字; ৠ�、�
笔顺编号; 52134
字形结构; 独体字
五笔; nhi
平水韵; 入声四质,上声二十二马,上平六鱼
字源演变
象形字。"疋"与"足"是一字的分化。本义是脚。字形1像连腿带脚的整个小腿。《合集》13694"贞:疾疋"句法与"疾自"相同,占问脚是否会生疾病。《管子·弟子职》:"问疋何止?"(问老师脚放在哪一头)用的也是本义。甲骨文字形2是字形1的简化。金文中"足"与"疋"依旧不分,铭辞中多读为"胥",义为"辅佐"。师兑簋:"余既令女(汝)疋师和父司左右走马。"(我曾经命令你辅佐师和父执掌左右走马)甲骨文的一些字形已经把腿部简化为一个方框,金文中进一步把腿、脚两部分分裂开来,字形发生了讹变。战国文字中"疋"与"足"分化为二字,字形上有了区别(参"足"字条)。包山楚简中"疋"读作"胥",是职官小吏。仰天湖竹简"疋缕"读"疏屦",义为"粗"。秦汉以后,读作shū的"疋"字很少单独使用了 。
字形讹混。"疋"读为yǎ,通"雅"。这一音义的来源与"疋"字本义、引申义的音义都没有关系,而是源自与"夏"字的省体混讹。它的形、音、义关系用六书理论是解释不了的。西周文字中"人"旁在字形下部,常常加上"止"形,"止"形上移又变成了"女"形。春秋、战国文字的"夏"字作"颐"、"题",就是把金文中"页"下的"止"位移至"口"或"日"旁的下面,进-步简化讹变,省去"页"旁,就成了楚简(字形4)或三体石经(字形5)中的形体。这两个形体与战国文字中的"疋"字相近,两者混同起来,"疋"字就有了"夏"的读音。"夏"与"雅"习见通假。《说文》所谓的"古文以为《诗·大疋》字",就是说的这种情况。总之"疋"读"雅",是与"夏"的古文省体混讹之后,进一步假借为"雅"的,其形体来源是"夏"字的古文省体 。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二】【疋部】所菹切
足也。上象腓肠,下从止。《弟子职》曰:"问疋何止。"古文以为《诗·大疋》字。亦以为足字。或曰:胥字。一曰:疋,记也。凡疋之属皆从疋 。
说文解字注
足也。上象腓肠,
肉部曰:腨,腓肠也。
下从止。
止,下基也。
《弟子职》曰:
弟子职,管子书篇名。汉艺文志以列於孝经十一家,是其单行久矣。
"问疋何止。"
谓问尊长之卧,足当在何方也。内则曰:将衽,长者奉席,请何止。止一作趾,足也。
古文㠯《诗·大雅》字。
雅各本作疋,误。此谓古文叚借疋为雅字,古音同在五部也。
亦㠯为足字。
此则以形相似而叚借,变例也。
或曰胥字。
此亦谓同音叚借,如府史胥徒之胥径作疋可也。
一曰疋记也。
记下云疋也,是为转注,后代改疋为疏耳。疋疏古今字。此与足也别一义。
凡疋之属皆从疋。
所菹切。五部 。
康熙字典
shū
《唐韵》所菹切。《集韵》《韵会》山於切。《正韵》山徂切。$音蔬。《说文》:足也。《弟子职》:问疋何止。
又《集韵》写与切。音胥。
又所据切。音絮。义$同。
xǔ
又《广韵》疎举切。《集韵》爽阻切。$音所。记也。
yǎ
又《广韵》五下切。《集韵》《韵会》《正韵》语下切。$音雅。正也。古文为《诗·大雅》字。《晋书·南阳王模传》:安定太守贾疋。
pǐ
又《五音集韵》譬吉切。音匹。《小尔雅》:倍两谓之疋。二丈为两,倍两,四丈也。《韵会》:按古文大小《雅》《尔雅》字本作疋,今文皆作雅,而疋字但音匹矣。
又《集韵》:足,古作疋。注详部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