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低音
男低音 |
男低音(Bass)是人聲最低的音域,分為抒情型、戲劇型、深沉型三種。
男低音擁有人類最低沉的嗓音,抒情型男低音音域通常為 E2-E4,戲劇型男低音音域與一般男低音相仿,區別是可適當向上下移動,深沉型男低音是人聲最低的聲部,音域一般為C2-D4,其代表歌曲有《拉克美》等,代表人物有Fyodor Chaliapin等。
目錄
目錄
抒情型
抒情男低音聲音流暢、低沉,時而亦顯輕快、抒情,富於歌唱性。音域通常為 E2-E4。
法國歌劇開始重視這一聲部。如作曲家德利布的《拉克美》中用了偏高的抒情男低音扮演拉克美之父尼拉康塔,《迷娘》(1866)中的老樂師洛塔里奧。
俄國的作曲家也會把歌劇主角交給這類男低音,例如格林卡的《伊凡·蘇薩寧》(1836)中的男低音《伊凡·蘇薩寧》。
《伊凡·蘇薩寧》敘述了波蘭軍隊入侵俄羅斯,威逼蘇薩寧帶路,這位愛國的老農民將入侵者引入茂密的樹林中,俄軍趕來,一舉殲滅了侵略者。
在《伊凡·蘇薩寧》的終場,當蘇薩寧知道波蘭人睡醒後必定會識破他的計謀而將他殺害,於是唱起了這一段低沉而又抒情的詠嘆調。
歌詞大意:敵人發覺了,我快死了,可我決不怕死,我已盡到責任,埋葬我吧,大地啊!
快升起,我的朝霞,你的光芒照耀大地。朝霞,你快升起,讓我最後看你一次。上帝,別離開我,在我困難的時候!我命運多麼苦,我是多麼憂愁!憂愁進入我的胸膛,使我心中悲痛,死亡雖是痛苦的事情,但我決不害怕。快升吧起我的朝霞,你的光芒照耀大地。你的光芒照耀大地,照耀俄羅斯,用你的光芒溫暖他。時間到了,臨死的時候!給我力量,親愛的母親,我的大地啊!
戲劇型
這類男低音,其音域與一般男低音相仿,區別是可適當向上下移動,富於戲劇激情。另外還有專演丑角的滑稽男低音,聲音輕巧靈活、節奏自由,與專演正派角色的莊重深沉的男低音形成鮮明的對照。
例如古諾的五幕七場歌劇《浮士德》敘述了對人生感到厭倦的浮士德受到魔鬼梅菲斯托費勒的引誘,用自己的靈魂換取青春,變得年輕之後,誘使馬格麗特與其相愛,但是遭到馬格麗特哥哥瓦倫丁的堅決反對,浮士德與其決鬥並殺死了他。馬格麗特知道後萬分悲憤,情急之中殺死了她和浮士德所生孩子,被捕判絞刑,最後在痛苦中死亡的故事。
在第四幕第三場中,魔鬼梅菲斯托費勒狡黠地唱起恥笑瑪格麗特的小夜曲:歌詞大意:是你已經進入夢境,還是你沒聽清?啊,珈德林娜,親愛的,是你沒聽到我的腳步聲?你的情郎聲聲呼喚,給他以深情!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不到指環戴上手指,不要打開門!這首小夜曲表現出魔鬼梅菲斯托費勒奸險狡詐的形象特徵。
威爾第《弄臣》(1851)中的貴族蒙特羅內伯爵在宮內怒斥曼圖亞公爵和黎哥萊脫,詛咒他們必遭上天懲罰。這段具有戲劇性激情的演唱就是這類男低音的典型唱段。
深沉型
這是人聲最低的聲部,音域一般為C2-D4。音色重濁寬厚,表情莊重沉穩,往往被指派飾演地位顯赫的角色:神靈、國王(《湯豪舍》、《羅恩格林》),祭司或神父(《命運的力量》、《唐·卡洛》),具有威望的父親(《紐倫堡名歌手》、《迷娘》)等。
男低音雖與女低音同樣身處音域的最低層,但他們的命運卻要比她們好得多。在喜劇中他們可以擔任逗人發笑的角色,例如好色老頭以及昏庸僕人等,唐尼采蒂的《唐帕斯夸勒》便是典型。除此之外他們還能在正歌劇中扮演某些沉鬱的角色,例如威爾第的歌劇里經常邀請他們來扮演國王與主教,和莫扎特《魔笛》(1791)里的大祭司薩拉斯托的演唱即是典型的深沉男低音嗓音。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俄國男低音,這種以胸腔發聲的特殊音色,低沉渾厚得像是來自大地的黑暗之聲,最著名的角色便是穆索爾斯基所創作的沙皇《里斯·戈都諾夫》。
到了20世紀,歌劇的男低音趨向緊張、有力的音色。如意大利作曲家畢采第(1880-1968)的《大教堂兇殺案》中的大主教托馬索、兩個騎士,勛伯格《摩西與亞侖》中的摩西,理查·施特勞斯的《玫瑰騎士》中的男爵奧克斯等。
代表人物
1.夏里亞賓(Fyodor Chaliapin,1873 - 1938),俄羅斯低音-男中音,人稱:低音歌神
2.平查(Ezio Pinza,1892 - 1957),意大利,魔鬼般的低音
3.鮑里斯·克里斯托弗(boris christoff,1914 - 1993),保加利亞
4.基普尼斯(Alexander Kipnis,1891-1978),烏克蘭
5.伊凡·里波夫(Ivan Rebroff ,1931 - 2008 ),俄羅斯,世界男低音之王
6.喬吉歐·托濟(Giorgio Tozzi,1923-),美國
7.尼科萊·吉奧洛夫(Nicolai Ghiaurov,1929-2004),保加利亞,最偉大的威爾第男低音
8.馬克·雷真(Mark Reizen,1895-1992),烏克蘭
9.戈特洛布·弗里克(Gottlob Frick,1906-1994),德國
10.庫爾特·貝姆(Kurt Bohme,1908-1989),德國
11.吉烏里奧·內里(Giulio Neri,1909-1958),意大利
12.約瑟夫·格賴因德爾(Josef Greindl,1912-1993),德國
13.卡爾·里德布施(Karl Ridderbusch,1932-1997),德國
14.馬爾提‧塔爾維拉(Martti Talvela,1935-1989),芬蘭
15.庫爾特·莫爾(Kurt Moll,1938-),德國
16.保羅·普利西卡(Paul Plishka,1941-),美國
17.勒內·帕普(René Pape,1964-),德國
18.何塞·馬多尼斯(José Mardones,1869-1932),西班牙
19.那扎來諾·德·安吉利斯(Nazzareno De Angelis,1881-1962),意大利
中國:
趙鵬、劉躍、彭康亮、溫可錚、田浩江、關致京、王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