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電鰩目,Torpediniformes,是軟骨魚綱板腮類魚的一個目,本目有3科10屬約38種。此目的魚腮裂和口都在腹位,有五個腮裂,身體平扁卵圓形,吻不突出,臀鰭消失,尾鰭很小,胸鰭寬大,胸鰭前緣和體側相連接。食底棲環節動物甲殼類。在胸鰭和頭之間的身體每側有一個大的發電器官,能發電,以電擊敵人或獵物,卵胎生。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近海,半埋在泥沙中等待獵物,食用價值極小。

目錄

類別及分布

常見的有日本單鰭電鰩和了氏雙鰭電鰩。 中國有3屬;①電鰩屬有10餘種,分布於北大西洋西岸,阿根廷北部沿岸,東太平洋、日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沿海;中國只1種,產南海;②深海電鰩屬約有3種。分布於美國東岸、古巴北岸和阿拉伯海、南海;中國只有1種,分布於南海和東海南部。③雙鰭電鰩屬約有7種,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西部各沿岸海區;中國產3種,均只見於南海。

黑斑雙鰭電鰩 Narcine maculata (Shaw) 背鰭2個,第一背鰭起點與腹鰭後端相對。體背面密布小斑點和大圓暗斑。腹鰭後緣不與尾部相連。暖水性種類,為電鰩類中個體較大者,全長300~450毫米。在體盤兩側有受神經支配的能發電的肌肉柱。發電可以自衛或麻痹對方作食餌。為廣東沿海習見種。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國僅產於南海。

單鰭電鰩科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中國有2屬2種:①單鰭電鰩屬,只日本單鰭電鰩,分布於中國沿海,朝鮮和日本南部沿海;②堅皮單鰭電鰩屬,只堅皮單鰭電鰩,分布於南海、東海南部及日本南部。

無鰭電鰩科 只1屬1種,分布於馬來半島、印度支那南部沿岸。 [1]

特殊帶電體

電鰩最大的個體可以達到2米,很少在0.3米以下。在頭胸部的腹面兩側各有一個腎臟形蜂窩狀的發電器。它們排列成六角柱體,叫"電板"柱。電鰩身上共有2000個電板柱,有200萬塊"電板"。這些電板之間充滿膠質狀的物質,可以起絕緣作用。每個"電板"的表面分布有神經末梢,一面為負電極,另一面則為正電極。電流的方向是從正極流到負極,也就是從電鰩的背面流到腹面。在神經脈衝的作用下,這兩個放電器就能把神經能變成為電能,放出電來。 單個"電板"產生的電壓很微弱,可是,由於數量很多,就能發出很強的電壓來。電鰩的每一個電板,只是肌纖維的變態。發電器官是從某些鰓肌演變而來的。在演變發生過程中解除了腮肌原來的職務,而承擔了新的作用-。

形態特徵

體盤橢圓形,寬稍小於長;尾寬短,稍短於頭和軀幹之長,比體盤為長,側褶很低,幾消失。吻頗長,前端廣圓;吻軟骨柔軟,細長,正中一條。眶前軟骨很發達,側位,分作多枝,里側以韌帶連於吻軟骨基側。眼微小,埋於皮下,位於噴水孔里側上角。噴水孔頗大,橢圓形。邊緣光滑,平坦或微突起。鼻孔小;鼻口溝很短;前鼻瓣連合為一口蓋;後鼻瓣短小,具一半環狀薄膜。口小,平橫,口前具一深溝,能突出;口寬約等於口前吻長2/5;唇軟厚而皺;上唇分兩側和中央三部;下唇寬而連續。牙細小而多,平扁,齒頭低平後突,上下頜各14~5縱行;齒面不外露。鰓孔很小,直行排列。

胸部前延,到達鼻囊前緣的水平線,前端寬廣地被軟吻軟骨及眶前軟骨隔開;前後緣連續,後部狹直,無里緣和后角。腹鰭前角圓鈍,顯著突出,後緣深凹,里緣很短可消失,后角尖小。背鰭一個,頗小,起點在腹鰭基底之後,前、後、里緣分明,前后角圓鈍,與尾基的距離稍短於背鰭基底長。尾鰭頗寬大,上葉比下葉大,後緣與下緣斜圓形。背面灰褐色或赤褐色,具不規則暗色斑塊。尾側白色。體側在胸、腹鰭之間白色;腹面白色,體盤與腹鰭邊緣白色;有時胸、腹外側和尾之後部褐色。

自我保護

發電器最主要的樞紐,是器官的神經部分,電鰩能隨意放電,放電時間和強度,它完全能夠自己掌握。電鰩可以發電,並靠發出的電流擊斃水中的小魚、蝦及其他的小動物,是一種捕食和打擊敵害的手段。

世界上有好多種電鰩,其發電能力各不相同。非洲電鰩一次發電的電壓在220伏左右,中等大小的電鰩一次發電的電壓在70~80伏,像較小的南美電鰩一次只能發出37伏電壓。由於電鰩會發電,人們叫它做活的發電機、活電池、電魚等。

電鰩可以放出50安培的電流,電壓達60-80伏,有海中"活電站"之稱。電鰩每秒鐘能放電50次,但連續放電後,電流逐漸減弱,10-15秒鐘後完全消失,休息一會後又能重新恢復放電能力。

電鰩的放電特性啟發人們發明和創造了能貯存電的電池。人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乾電池,在正負極間的糊狀填充物,就是受電鰩發電器里的膠狀物啟發而改進的。

醫用

早在古希臘和羅馬時代,醫生們常常把病人放到電鰩身上,或者讓病人去碰一下正在池中放電的電鰩,利用電鰩放電來治療風濕症癲狂症等病。就是到了今天,在法國和意大利沿海,還可能看到一些患有風濕病的老年人,正在退潮後的海灘上尋找電鰩,當做自己的"醫生"呢。

放電應用

1989年,在法國科學城舉辦了一次饒有趣味的"時鐘"回顧展覽,一座用帶電魚放出的電來驅動的時鐘,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這種帶電魚放電十分有規律,電流的方向一分鐘變換一次,因而被人稱為"天然報時鐘"。常見的帶電魚有電鰻、電鰩、電鲶等。其中電鰩電力第二強了。它放電電壓可達300-500伏,足以把附近的魚電死,人和牲畜碰上,全身也會麻痹。據計算,1萬條電鰩的電能聚集在一起,足夠使1列電力機車運行幾分鐘。

吸力超強電鰩這個新品種是已知最大的電鰩家族單鰭電鰩科的成員,它之所以能進入年度十大發現新物種排名榜中,是因為它的屬名非常與眾不同且很有趣。科學家拍攝的電鰩覓食錄像中顯示,這種魚可在水中像吸塵器一樣捕食獵物,或許能跟用來吸取地毯、家具和其他容易落灰塵的現代家居用品表面的雜物的電動吸塵器相媲美。因此科學家按照[[]伊萊克斯]](electrolux)真空吸塵器的名字給它命名。

武裝快艇

佛庫塔動亂中,數百名蘇聯武裝工兵和船匠因反對蘇聯繼續研究此項特斯拉武器而遭到圍捕和嚴厲判決。而"電鰩"級攻擊快艇--首個試驗在海軍上裝備電磁線圈槍的武器平台--仍然在隨後數年間投入全面生產。負責包括本武器在內的所有特斯拉線圈及派生產品的蘇聯實驗科學部一直在對電鰩的設計進行修正和改良,通過日常採集電鰩的性能數據不斷執着於增強它的戰鬥能力。該部擔保說當前這款型號是有史以來最安全最有效的。

電鰩,是蘇聯最輕最快機動性最強的特斯拉武器平台,如圖是眾多失敗改型之一。電鰩最初誕生于思想古怪的莫斯科工程師羅曼•格羅薩維茨--同時也是今日特斯拉裝甲兵們使用的便攜電容的發明人--決定在他的私人快艇上安裝一對特斯拉線圈以方便他頻繁出海釣魚時。他想,這對特斯拉線圈不僅可以高效捕魚,而且只要他樂意還能順便直接把它們烤成魚塊馬上有得吃。他的奇思妙想終於演變成了沉迷,格羅薩維茨不眠不休地在他的艇上改裝橡膠絕緣外殼和高效輕便供電設備。雖然這活兒讓他人又老了錢又沒了老婆也跑路了,卻招來了蘇聯實驗科學部的注意並把他收為部下,因其"在致命電擊科學領域的勇敢……創新探索"(本期《實驗科學部周刊》是這麼說的)向他提供津貼和住宿。沒過多久,蘇聯就開始製造出了之前被認為是不可能、至少是愚蠢的東西:可以把魚群和多得多的東西打回成基本粒子的電流武器快艇。時至今日,依然有一些人認為老格羅薩維茨是發掘出尼科拉•特斯拉畢生心血中某方面真正破壞潛力的英雄。

由於該船設計內在的危險性,蘇聯大量招募了那些籍籍無名的科學家來操作它們,向其中成功完成任期者提供表面豐厚的報酬和在《實驗科學部周刊》上報的機會。

水陸並用

雖然曾經只局限於海上使用,但最新型的電鰩快艇配備了可摺疊的行走機構,使它們能走上陸地。在蘇聯學會製造裝備絕緣外殼和特斯拉武器的快速打擊艦艇之後,實驗科學部又非常激動地探索出了原設計的多種改良方案,經過這些年,唯一成功接納的是可摺疊的行走機構設計。該系統就像是昆蟲的六足,允許該艇走上陸地和越過各種崎嶇障礙,就很像"鐮刀"保安車輛(見"鐮刀步行機甲")那樣。陸上行走的需要來自於敵人了發現對付電鰩突襲的最佳方式是利用電鰩的短射程和輕裝甲,遠遠地躲在陸地上反,而新而新型電鰩能衝上海岸了,蘇聯的敵人在陸地上也不會獲得半點安全。

[2]

視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