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連元
田連元(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現任遼寧省曲藝家協會主席。他出身說書世家,因父病,輟學從藝,沒能獲得一紙文憑。14歲拜師學唱西河大鼓,兼練三弦。自1964年以來,他先後創作、改編、整理、演出了現代評書小段《新的採訪》、《沒演完的戲》、《賈科長買馬》等;長篇評書《歐陽海之歌》,傳統評書《孫臏與龐涓》、《調寇》等作品。1985年以《楊家將》首開電視評書連播之先河。田連元成為各地電視評書主要播講人,先後播出了《楊家將》、《水滸》、《包公案》、《隋唐演義》、《津門傳奇》、《小八義》等長篇評書。2014年5月28日,田連元經歷了一場車禍,田連元重傷,小兒子不幸死亡。2016年5月23日,田連元車禍案民事賠償部分在遼寧省瀋陽市瀋河區法院一審宣判,中鐵四局集團路橋工程有限公司等4家單位賠償田連元醫療費、殘疾賠償金等共計129萬餘元,肇事司機承擔部分連帶賠償責任。
田連元 | |
---|---|
出生 |
吉林長春 | 1941年12月16日
國籍 | 中國 |
別名 | 田長庚 |
職業 | 評書表演藝術家 |
知名作品 | 《水滸傳》《楊家將》《隋唐演義》《海瑞傳奇》《劉秀傳》 |
目錄
人物經歷
成長經歷
田連元出身於說書世家,祖父田錫貴是著名滄州木板藝人、父親田慶瑞先說東北大鼓,後改西河大鼓。童年的田連元隨父母浪跡江湖,1948年,定居天津鹹水沽,上學讀書時被「津師附小三分校」評為全校唯一的模範兒童。讀書五年,因父病而輟學從藝,沒有獲得一紙文憑。他靠借讀同學的課本,自學完成了初、高中、大學的文科課程,並在學藝之暇,遍讀名篇雜著開拓視野。在天津、濟南一帶開始演說長篇評書。 他是第一位將評書引入電視的表演藝術家,1985年他的評書聯播《楊家將》在遼寧電視台試播成功,從此一炮而紅,成為家喻戶曉、備受喜愛的幽默派評書名嘴。
九歲拜王起勝(相聲演員王佩元之父)為師,學唱西河大鼓兼練三弦。
1959年末入本溪市曲藝團,1960年冬在彩屯礦區書場演出長書《大隋唐》,座無虛席,初露鋒芒。1962年參加「遼寧省說新書、好書座談會」演出了他自己改編的短篇評書《虎穴除奸》受到前輩們的好評。1965年他創作並演出的短篇評書《追車回電》在「遼寧省說唱新匯演中選為優秀作品,後被收入《中國新文藝大系》(1949——1966曲藝卷),接着他於1966年3月在遼寧人民廣播電台錄製了他的第一部長書《歐陽海之歌》。
「文革」中他成為「黑尖子」、「走資派」,下鄉插隊到桓仁縣,耕耘鍛煉一番之後,被借調到「縣樣板戲學習班」演了兩年現代京劇,飾演了刁德一、溫其久兩個角色,這使他涉足戲劇領域,接觸了戲劇表演技巧和理論。1972年調回本溪市歌舞團,1974年,他創作並演出的短篇評書《新的採訪》和《沒演完的戲》被調進京參加建國二十五年大慶演出,受到首都觀眾的歡迎,後被《中國文學》英文版譯載海外。
1976年他創作的短篇評書《賈科長買馬》獲建國三十年大慶獻禮演出二等獎,後被收入《中國新文藝大系》(1976——1982曲藝卷)。創作短篇評書《梁上君子》參加「全國曲藝優秀節目觀摩演出」獲一等獎;改編演出的短篇評書《調寇》獲「86年全國曲藝新曲目比賽」一等獎。參加了首屆、二屆《中國藝術節》和首屆中國曲藝節(南京 天津)的演出,1991年被國家文化部和國家人事部評為「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92年獲本溪市最高文藝獎——《天女木蘭獎》,兩次獲「省政府文藝創作年獎」90年獲省委、省政府「文藝創作突出貢獻獎」,91年被「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小說連播研究會」評為《聽眾喜愛的優秀演播藝術家》。
1985年他錄製的長篇評書《楊家將》在全國各地電視台交換播出反響強烈,首開了長篇電視評書的先河,多次參加「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的新年、春節晚會,擔任過「中央電視台」、「曲苑雜壇」欄目的開播主持人和撰稿人。
出版了長篇評書《劉秀傳》、《楊家將》等計約一百多萬字,發表短篇曲藝作品數十篇。
現任職務
現為遼寧省曲藝家協會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中華說唱藝術中心常務理事;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遼寧省人大代表;政協遼寧省委員;本溪市副局級藝術研究員;本溪市文聯副主席;本溪市歌舞團名譽團長;國家一級演員。遼寧科技大學藝術學院名譽院長。 相聲里有「帥、買、怪、壞」四種風格,各有特色。帥,是說台風穩健大氣,儒雅沉雄,不慍不火,瀟灑自如;買,是指嘴皮子利索,氣鉚的足,多用貫口等豐富劇情;怪,是指嗓音特殊,劍走偏鋒,收到奇效;壞,是指機智幽默,詼諧,多抖包袱。用在評書上,袁闊成先生占「帥」,劉蘭芳女士占「買」,單田芳先生占「怪」,田連元先生占「壞」。應該是非常恰當的。
個人年表
1941年 農曆10月28日:出生于吉林省長春市;
1949年 春: 天津鹹水沽「津師附小」讀書;
1954年 夏: 輟學學藝;
1955年 在天津南市蕙聯公寓學藝;
1956年 在天津河北小王莊隨父演出;
1957年 9月: 在天津南郊小站鎮首次登台說長篇書《粉妝樓》;
1958年 4月: 在天津楊柳青鎮說演長篇書《天隋唐》、《林海雪原》; 9月: 在天津靜海縣說演長篇書《岳飛傳》;
1959年 冬: 在山東濟南說演長篇書《薛禮征東》;
1960年 1月: 在本溪市曲藝團任伴奏員; 7月: 下廠深入生活,在《本溪文藝》上發表處女作山東快書《革新能手汪多允》;
1961年 10月: 在本溪彩屯書場說長篇評書《隋唐》;
1962年 3月: 在本溪彩屯書場說長篇評書《大八義》; 5月: 參加在撫順舉行的全省評書座談會,演出短篇評書《三擋楊林》受到好評;
1963年 3月: 任本溪市曲藝團副團長; 11月: 參加遼寧省「說新書,說好書座談會」演出改編的短篇評書《虎穴除奸》;
1964年 全年: 全年曲藝團掀起說新唱新的高潮演出了長篇評書《赤膽忠心》、《青春似火》、《風雨桐江》、《黃英姑》、《白求恩的故事》、《桐橡樹》、《平原槍聲》等。並上山下鄉深入廠礦第一線演出;
1965年 1-10月: 說演新書《風雷》、《吳瑞卿的故事》等,深入農村為農民演出; 10月: 參加「遼寧省說新唱新曲藝匯演」創作的短篇評書《追車回電》評為優秀節目,並在「遼寧日報」發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出,後被收入《中國新文藝大系》(曲藝卷);
1966年 4月: 在遼寧人民廣播電台錄製了第一部長篇廣播評書《歐陽海之歌》並在內蒙、山東電台交換播出,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製了短篇評書《政治連長》; 5月: 文化大革命開始;
1967年 春夏秋: 罷官閒置,時而抓革命促生產; 冬: 整理編寫並講演《毛主席的豐功偉績》;
1968年 1-8月: 講《毛主席的豐功偉績》到全市各學校、廠礦、幹部學習班; 8月: 入五七戰校三大隊,停止藝術活動;
1969年 4月5日: 市曲藝團解體,全家下鄉插隊桓仁縣;9月: 調桓仁縣宣傳隊搞創作寫小節目;
1970年 2月: 因舊文藝界人而又迴轉上古城村當社員;
1971年 借到桓仁縣樣板戲學習班演《沙家浜》扮演劇中刁德一;
1972年 春: 在「桓仁縣樣板戲學習班」演《杜泉(錄者註:疑為「鵑」字之誤)扮演溫其久; 10月: 借調回市樣板戲學習班歌舞隊;
1973年 2月: 下部隊慰問演出,說相聲《挖寶》、評書《沒演完的戲》; 5月: 遼寧省東片會演在本溪舉行,創作短篇評書《新的採訪》受到歡迎; 12月: 隨遼寧省巡迴演出團在省內巡迴演出;
1974年 8月: 進京參加遼寧、廣西、湖南、上海四省市調演,短篇評書《新的採訪》受到好評,去中央戲劇學院講課,談「評書藝術」;
1975年 隨團正常業務演出;
1976年 夏初: 進京參加全國曲藝會演,帶短篇評書《會場內外》;
1977年 排演大型歌劇《小二黑結婚》任副導演;
1979年 10月: 進京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評書《賈科長買馬》獲文化部二等獎;
1980年 在本溪人民廣播電台錄製長篇評書《楊家將》並播出;
1981年 6月: 錄製長篇評書《孫臏與龐絹》並在本溪人民廣播電台播出後在中央台播出; 9月: 參加在天津舉行的全國曲藝優秀作品觀摩演出(北方片)創作的評書《梁上君子》獲一等獎;
1982年 導演相聲劇《甜酸苦辣》赴沈演出受好評; 7月至10月: 參加文化部組織的「全國曲藝會演部分優秀節目巡迴演出團」赴華北、西北、西南巡迴演出,歷時三個月,行程兩萬里,路經十一個省;
1983年 本溪人民廣播電台錄製40回長篇評書《血濺津門》,遼寧人民廣播電台錄製長篇評書《徐海東將軍傳》;
1984年 本溪人民廣播電台錄製長篇評書《劉秀傳》;
1985年 首次為遼寧電視台錄製150回長篇電視評書《楊家將》並播出。自此開創長篇電視評書欄目。率歌舞團赴長春、哈爾濱演出。長篇評書《劉秀傳》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
1986年 參加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春節文藝晚會並任主持人。評書《調寇》獲「1986年全國曲藝新曲目比賽」一等獎;
1987年 為遼寧電視台錄製長篇評書《瓦崗寨》120回。長篇評書《楊家將》在首都北京播出,反映強烈,後又連播兩次;
1988年 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文藝晚會創作演出「評書會串」;長篇評書《楊家將》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整理長篇評書《續小八義》出版,出任「東北三省電視評書、故事邀請賽」評委。開門收徒張潔蘭,隨遼寧省政府慰問團赴老山前線;
1989年 參加北京電視台春節晚會與王剛演雙人評書;赴重慶參加「中國曲協」與《經貿雜誌》社辦的」全國評書、評論十大名家邀請賽「;
1990年 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表演一分鐘笑話,任」紅隊隊長「;被選為本溪文聯副主席;被選為遼寧曲藝家協會主席;赴天津中國北方曲藝學校任教;
1991年 參加首屆中國曲藝節(南京)演出。參加中央電視台初一文藝晚會;參加北京電視台春節文藝晚會;在中國北方曲藝學校任教;參加首屆中國曲藝節(天津)演出;為中央電視台《曲苑雜壇》欄目開播撰稿並任主持人;
1992年 為天津電視台錄製長篇評書《包公案》;為本溪電台錄製紀實文學《遵義會議紀實》獲本溪首屆」天女本蘭獎「;
1993年 為中原油田電視台錄製長篇說書《施公案》;為遼寧藝術中心電視台錄製長書《小八義》;
1994年 參加東三省春節文藝晚會;為中央電視台錄長書《水滸》;錄製長書《小八義下部》;參加「中國曲藝薈萃、94新人雅集」活動獲伯樂獲(錄者註:疑為「獎」字之誤);為北京「子森商貿公司」錄製長書二版《包公案》。參加四屆曲代會,又任遼寧省曲藝家協會主;
2006年7月3日,農曆丙戌年六月初八日:遼寧省曲藝家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舉行,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主席團、理事會,田連元再一次當選主席,崔凱等12人當選副主席;
2007年9月1日,農曆丁亥年七月二十日,上午:田連元收葉怡均為徒。
經典語錄
▲愛情這個東西是說不清楚的,古往今來也都只能闡釋愛情的一部分,不能說明全部,你看,有的是夫妻同喜抱百年,有的是拿着一張舊船票不停的上船。
▲進店洗臉水,那個算白搭,您老要吃飯,吃啥就有啥,要吃糖燒餅,一個小錢仨,要吃烙鍋餅,一斤幺十八,您老要餵馬,我去把草鍘,鍘的細細的,不硌馬的牙,您老要喝水,我去拉風匣,拉的開開的,香片大葉茶,您老上廁所,手紙一大掐,茅房有板凳,不用您蹲下。
▲兩個姓白,兩個姓魏,姓白的叫白勝、白仁,白勝外號叫吃不了,白仁外號叫用不着,姓魏的叫魏全、魏英,魏全外號叫黃毛兔子,魏英叫紅毛兔子,合起來念就是:吃不了白剩,用不着白扔,黃毛兔子餵狗,紅毛兔子餵鷹!
▲那一刻,寧願醒過來的不是我。 我很想念他。 從那天開始,生活還在繼續。 心裡的疼痛,卻一刻沒有停止。 你的不負責任帶給別人的是一輩子無法抹平的傷痛啊。?
▲女的罵男的缺德,男的罵女的損陰;女的罵男的短命鬼,男的罵女的沒良心;女的罵男的是陳世美,男的罵女的是潘金蓮,女的給男的一腳,男的給女的一拳…一腳又一拳,誰勸也沒完,最後歸法院,一刀兩斷。
▲評書是講述文學,必須讓人一聽就懂,深入淺出,在雅俗之間。正所謂真經就是大白話,李白的詩『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用快板來說可能你就覺得俗,但是用詩歌朗誦的方式來表演你就會覺得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