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生沙怪柳

沙生檉柳(學名:Tamarix taklamakanensis M. T. Liu)大灌木或小喬木,莖直立,樹皮多呈黑紫色;細枝多呈赭石色。葉退化,在綠色營養枝上的葉幾全部抱莖呈鞘狀,呈闊三角形,春季灰綠色,進入夏季大部分變為黃綠色;生長枝上的葉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或錐形,基部寬半抱莖,略下延。總狀花序於夏秋生當年生木質化生長枝頂端,集成頂生疏鬆的大圓錐花序;花枝和果經冬不落;苞片寬三角狀卵形;花梗長約2毫米;花較大,萼片淡黃綠色,較花梗為短;花冠開展,粉紅色;花瓣上部邊緣兩側略向外反折,下部略向外鼓,花後散落;花盤5裂;花絲粗壯,挺直而不彎曲,花葯心形;花柱基部聯合,柱頭圓頭狀。蒴果圓錐狀瓶形,土黃色或黃灰色;種子短棒狀,黑紫色,頂端叢生白色毛。花期7-9月,可部分延至10月初。

中國新疆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瑪干沙漠東面的庫姆塔格沙漠,一直延續到甘肅敦煌的西沿生遠離河床和湖盆的沙丘上。該種是中國荒漠地區流動沙丘上最抗旱耐炎熱的固沙造林樹種。莖杆可作各種工具柄把。嫩枝葉可作飼料。莖皮含單寧8.9% 。([[概述圖片來源: [1] ]] )

目錄

形態特徵

大灌木或小喬木,高3-5(-7)米,、莖直立,樹皮多呈黑紫色,光亮;細枝多呈赭石色,一、二年生枝條細而軟,常下垂。葉退化,在綠色營養枝上的葉幾全部抱莖呈鞘狀,使小枝如分節一樣,葉僅先端游離,微向外斜伸,呈闊三角形,長僅為1毫米,春季灰綠色,進入夏季大部分變為黃綠色;生長枝上的葉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或錐形,基部寬半抱莖,略下延。

總狀花序於夏秋生當年生木質化生長枝頂端,集成頂生疏鬆的大圓錐花序,每一總狀花序長5-7(-12)厘米,寬6-8毫米,着花稀疏,1厘米內僅有花3朵;花枝和果經冬不落;苞片寬三角狀卵形,基部寬,半抱莖,長0.9毫米,短於花梗長的1/2;花梗長約2毫米;花5出,較大,花冠直徑4-5.5(-7)毫米;萼片5,卵形,淡黃綠色,較花梗為短;花冠開展,粉紅色;花瓣5,倒卵形或長倒卵形,上部邊緣兩側略向外反折,下部略向外鼓,長3-4毫米,寬2-2.5毫米,花後散落;花盤5裂;雄蕊5,花絲粗壯,挺直而不彎曲,比雌蕊略短,基部稍膨大,着生在花盤裂片的頂端,花葯心形,頂端鈍圓,無突起;花柱3,基部聯合,較長,上部緊靠在一起,有時彎曲,柱頭短,圓頭狀。

蒴果圓錐狀瓶形,長5-7毫米,寬2.5毫米,土黃色或黃灰色,3瓣裂,內含15-20枚種子;種子大,短棒狀,長2-2.5(-3)毫米,寬0.7毫米,黑紫色,頂端叢生白色毛。花期7-9月,可部分延至10月初。 [2]

產地生境

沙生檉柳在地理上分布僅局限在中國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心地帶。大致在東經76-89.5°,北緯37-42.5°之間,其分布界線與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流沙範圍基本吻合。分布區的面積在30萬平方公里;垂直分布於拔海800-1300米之間。 [3] 生遠離河床和湖盆的沙丘上。

生長習性

沙生檉柳是一種非常喜光的樹種。特別適應乾旱、炎熱、少雨的流沙環境條件。在粘土地區及河漫灘因土壤透氣性不良很難找到它的天然實生苗。根系發達,具有明顯的主根,同時,也具有強大的水平側根。1年生實生苗的根系深達1.3米,成年植株主根可深達6米以下的地下水層。高生長迅速,1年生實生苗高可達1.1米,10年生植株達5米以上,但直徑只有3厘米粗,這完全是為了適應沙埋;10年以後生長速度減慢,年生長量50厘米左右。枝條萌發力很強,平茬後可在基部萌發出大量枝條,平茬後2年株高可達3米多。不怕沙埋,可以說,越埋生長越旺盛,越埋生長速度越快。沙埋後植株多呈叢狀,一叢一般有主杆20-30根,多則40-50根,少數可以上百根,大叢往往占地100平方米,因而它的防風擋沙能力也強。沙生怪柳於4月初萌發生長,7月下旬開始開花,花期可延續到10月初,果成熟於9-10月間,茹果3裂,內含15-20個黑紫色帶白冠毛的成熟種子。10月底11月上旬帶葉小枝上部脫落進人冬季休眠期。沙生檉柳3年後進人少量開花結果期,10年以後的植株大量開花結果,在流沙地區其壽命可達50年以上。

扦插

扦插繁殖春秋均可進行。選1厘米粗生長健壯的萌孽枝,切成40厘米長的插穗,株距5厘米,行距40厘米,在沙土地上進行扦插。插前將插條浸抱1-2天,擂後灌水並及時在行間鬆土,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同時可以提高春季土壤的地溫,從而提高成活率。秋季扦插苗入冬前應覆土或搭設保溫棚越冬;春季扦插苗當年可高達1米。 [4]

播種

沙生檉柳一般在夏季播種,也可以在來年春季播種。播種前先灌水,澆透床面,然後將種子均勻撒於床面上。由於種子細小,可混入沙子一起撒播,一般5克/平方米左右,再以薄薄的細土或細沙覆蓋,也可以不覆蓋,任其隨水滲入土壤,並與土壤緊密接觸。播種後3天大部分種子發芽出土,10天左右出齊苗。一要有充足的水分,因為沙生檉柳種子在發芽期和幼苗期要求濕潤的土壤環境,做到勤灌水,每隔3天澆1次小水,保持床面濕潤。二要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除掉各種雜草。三要適時追肥,施腐熟的有機肥或尿素等化肥。實生苗1年可長到50-70厘米,直接出圃造林。 [5]

整株移栽

整株移植加強培養成形快。是普遍採用的培植方法。適於晚秋和早春進行。移植後立即灌水,保持土壤濕潤7-10天,以後每隔半月澆水1次,成活率可達95%以上。

壓條

選擇生長健壯的植株,在枝條離地40厘米的近地一側剝去樹皮3-4厘米,露出形成層,然後將剝去樹皮的部位置入土壤中,用帶杈的木樁固定,使其與土壤緊密接觸,適時澆水,5天左右即可生出不定根,10天左右,將其與母株分離、移植。

分株

沙生檉柳一般成叢分布,1叢沙生檉柳有多個枝條。在春天沙生檉柳萌芽前,可將其連根刨出,一叢沙生檉柳可分成幾株,然後重新栽植。

栽培技術

水肥管理

檉柳雖然耐粗放管理,但在栽植的頭三年,對其進行細緻的水肥管理非常有必要,可以加速植株生長,利於形成良好的株形。栽植時,要施入些經腐熟發酵的圈肥作基肥,基肥應與栽培土攪拌均勻。秋末可再施一些圈肥;第二年春末可施用一些三要素複合肥,秋末施用圈肥;第三年可按第二年的方法施肥。從第四年起,如植株長勢正常,可少施肥或不施肥。

檉柳栽植後應立即澆頭水,7天後澆二水,再過10天澆三水,此後視土壤墒情澆水,總的原則是寧濕勿干,但不宜積水。秋末澆足澆透封凍水。第二年早春澆好解凍水,以後每月澆一次透水,秋末澆好封凍水。第三年按第二年方法澆水。3年後進入正常管理,只需靠自然降水生長,如不是長期乾旱,不用特別澆水。

修剪整修

檉柳在園林中常用的株型有兩種,即自然灌叢形和小喬木狀。

自然灌叢形修剪比較簡單,栽培前期可任其叢生狀分枝自然生長,重點保護平展枝。及時疏除過密枝、乾枯枝、衰老枝,同時將粗大的枝條疏剪掉,以促其多生中小枝條,形成良好的灌叢形,達到最佳觀賞狀態。

小喬木狀選擇直立性強的枝作主幹培養,其他枝條全部疏除。對選留的枝短截,高度保持在40厘米左右,在其上選擇直立性強的枝作主幹延長枝培養。長至一定高度後,在其上選擇兩三個分布均勻的枝條作主枝,秋末對主枝進行短截,培養側枝,對側枝上的無用枝及時疏除。經過幾年的培養,基本樹形就可以形成。在以後的管理中只需將冗雜枝、過密枝、病蟲枝和過低枝疏除。

 
生沙怪柳[1][2]圖片來源百度網

物種現狀

保護價值

沙生檉柳是中國西部荒漠地區流動沙丘上優良先鋒固沙造林樹種,也是中國特有種,對研究亞洲中部荒漠植物區系的特點和本屬的系統發育均有一定的科學意義。

保護措施

應在集中分布地區建立自然保護區,嚴禁破壞,並大量培育和栽植,擴大種植面積。各地沙生植物園應引種栽培。生物多樣性保護不僅僅是物種的保護,還應包括基因、生境、生態系統和景觀不同層次的保護。結合一些特有珍稀物種,建立必要的自然保護區才能達到全面綜合保護的目的,例如,在中國建立塔克拉瑪干沙生檉柳的自然保護區,既保護了沙生檉柳,也保護了寄生該植物的名貴草藥-管花肉蓯蓉,還保護了該植物分布區內的野駱駝。實現由物種到生態系統、景觀全面綜合保護的作用。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珍稀瀕危植物名錄Ⅱ級。 [6]

主要價值

生態

沙生檉柳具有生長迅速,不怕沙埋,耐鹽鹼,抗寒冷,適應乾燥、炎熱、少雨、多風沙的流沙環境。是一種極為優良的固定流沙的先鋒樹種。

經濟

沙生檉柳木材比重大(可沉於水),含水率低(20%),火力旺盛,發熱量次於煤,是沙區群眾最好的燃料之一。主莖端直,材質細緻,亦是製作各種小型工具的好原料。細枝條可編織筐、簍、抬把等用品。嫩枝及葉可作羊、驢、駱駝的飼草。根莖葉內含有單寧,莖皮內含單寧達8.9%。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