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生毛将军

生毛将军

毛将军植物
原图链接

中药名:毛将军;别名:土丁桂,毛毡草,臭草,鹅掌风,走马风,生毛将军,白毛将军,闽南语称“过饥草”、“过枝草”。草本植物。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毛将军

界:植物界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菊目

别称:毛毡草,臭草,鹅掌风,闽南话叫“过饥草”

 
毛将军药材
原图链接

门:被子植物门

亚纲:菊亚纲

分布区域:台湾、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

别名

土丁桂,毛辣花、银丝草(《广州植物志》),过饥草、过枝草、小鹿衔、鹿含草、小本白花草、石南花、泻痢草(《福建民间草药》),银花草(《南宁市药物志》),毛将军(《泉州本草》),白毛草、白毛莲、白毛将(《广东中药》),白鸽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生长形态

草本,高50~150cm。茎上部有分枝,具条棱,被开展的密绢毛状长柔毛,并杂有头状具柄腺毛,在上部和花序轴被毛更密,节间长1~2cm。叶主要茎生,下部和中部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7~lOcm,宽2~3.5cm,先端短尖或小凸尖,基部渐狭下延,近无柄,边缘有硬尖齿,上面被白色短毛,下面被密绢毛状绒毛或绵毛:上部叶较小,无柄,长2~4cm,宽0.4~1.4cm,两面被白色密绵毛或丝状毛,边缘有尖齿。头状花序多数。2~7个簇生,排成穗状圆锥花序:总苞圆柱形或钟形;总苞片4~5层,上部淡紫色,外层线状披针形,背面被白色绒毛,中层线状长圆形,背面被疏毛,内层极狭,丝状:花托无毛:花黄色;雄花多数,花冠檐部3齿裂:两性花较少数,花冠檐部5~6浅裂,有疏毛和腺体。瘦果圆柱形,具棱10条,被毛;冠毛白色,糙毛状,容易脱落。花期由12月至翌年4月。[1]

分布范围

分布于台湾、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亚洲南部也有。生山坡草地、路旁。

性状

性状鉴别 全草纤细,长20-50cm。根细长稍曲,棕褐色,直径约3mm。茎细圆柱形,直径约1mm,灰绿色或淡黄色,茎枝及叶均密被灰白色丝绒毛。叶到生,皱缩,展平后呈卵形或长矩圆形,长0.4-1cm,宽2-4mm,先端短尖,基部钝圆,全缘,中脉明显;质柔软。偶见残留小花于叶腋,气微,味苦。以叶多,茎叶密被灰白色丝绒毛者为佳。[2]

化学成分

全草含黄酮甙、酚类酸、糖类、三十五烷(pentatriacontane),三十烷(triaconta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甜菜碱(betaine)以及一种熔点为60-61℃的水溶性碱。

药理作用

水溶性碱小剂量(0.02mg)能削弱在位蛙心的收缩力,减慢心率;大剂量(0.1mg)则使其停于舒张期。在1:500000-250000浓度时,能减少离体兔小肠的收缩幅度,增加其张力。

功效作用

全草清热解毒。健胃养脾,治泄泻,毒虫螫伤。有凉血,活血及消肿排脓。治肺疾。

毛将军附方

治黄疸、咳血:鲜土丁桂一两。和红糖煎服。(《泉州本草》)

治痢疾:土丁桂一至二两,红糖半两。水煎服,日服二次。

治梦遗滑精:土丁桂二两,银杏四两,黄酒二两。加水适量炖服。

治淋浊白带:土丁桂一至二两,冰糖半两。水煎服。

治遗尿症:土丁桂二两,猪膀胱一个。水煎服。

治小儿疳积:鲜土丁桂五钱至一两,或加鸡肝一个,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治疔肿:鲜土丁桂捣烂敷患处。

治疥疮:鲜土丁桂每次四两,枯矾少许,煎汤洗患处。

治蛇咬伤:鲜土丁桂,捣烂绞汁,和酒内服,渣敷患处。。[3]

验方

治痢症方:白毛将1两、五指柑3钱、武夷茶4钱、羊蹄草6钱、清水三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白毛将、羊蹄草清大肠热,武夷茶消腻滞,五指柑疏风热,对肠胃有热,复感于风邪二症见下痢、腹痛、发热而恶风者,本方有表里兼治作用。

(方歌)急性痢疾苦难堪,白毛将与五指柑,武夷合羊蹄草,清热解毒病难侵。


相关视频

几百年的将军草,清热解毒就是快,而且还是宝!

药食膳—过饥草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