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法
生命周期法也称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国内外较流行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在系统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尤其在开发复杂的大系统时,显示了无比的优越性。它也是迄今为止开发方法中应用最普遍最成熟的一种。
目录
简介
1基本思想
将软件工程学和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计算机系统的研制开发中,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采用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具体来说,它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为独立的六个阶段,包括系统分析、程序设计、系统测试、运行和维护以及系统评估。这六个阶段构成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2优缺点
生命周期法的突出优点是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强调在整体优化的前提下考虑具体的分析设计问题,即自顶向下的观点。它从时间角度把软件开发和维护分解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任务和目标。降低了系统开发的复杂性,提高了可操作性。另外,每个阶段都对该阶段的成果进行严格的审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纠正,保证了软件质量,特别是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实践证明,生命周期法大大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成功率。
但是,生命周期法开发周期较长,因为开发顺序是线性的,各个阶段的工作不能同时进行,前阶段所犯的错误必然带入后一阶段,而且是越是前面犯的错误对后面的工作的影响越大,更正错误所花的工作量就越大。而且,在功能经常要变化的情况下,难以适应变化要求,不支持反复开发。
各个阶段
生命周期法的五个阶段:需求分析、设计、实施、运行和审计:[1]
1) 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分析是确定企业需求并把这种需求反映到信息系统需求说明书中。
需求分析阶段主要是满足用户需求的新系统逻辑模型。
需求分析工作主要由系统分析人员承担。
生命周期法具体过程以及这套表达工具的使用:
A) 了解系统的组织结构
首先接触到的往往是这个部门或单位的组织结构,表达部门或单位的组织结构,最直观的办法就是组织结构图。
组织结构图:把所需要了解的组织,分解为若干部分,并把它们之间的行政隶属或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用各部分之间的连线表示出来,这样形成的示意图就称为组织结构图。
画组织结构图的目的在于,首先从系统总体上了解信息流动的粗略情况,抓住与本项目有关的信息流集中的部分,以便为下一步的现场业务调查确定目标。
B) 业务活动分析
业务活动分析:所谓业务活动分析,是指借助于图表工具让业务的处理过程脱离其具体的工作场所和实现手段而抽象地加以描述。
业务过程的描述重点在于能完整地表达整个业务过程,包括对业务的不同处理方式和单据账册的存储方式。
调查的方法:首先,根据初步了解及对组织结构的调查,选择最主要最迫切的部门,进行重点调查,把有限的人力放到关键的部位。其次,通过发调查信或调查表的办法,收集其他的情况。这种调查信或调查表可分为业务处理调查及信息调查两类。
C) 数据流图与数据分析
数据流图:数据流图就是通过数据流、数据存贮、数据处理及外部实体这四种记号来抽象综合地描述整个系统的信息流程。[2]
业务流程图用来描述作业顺序。
数据流图只用四种记号:数据流、数据存贮、数据处理及外部实体。
箭头表示数据流。它是指各种各样的信息的传输。
数据存贮可以指账本、记录本、也可以指计算机中存贮的各种文件及数据库。
数据处理逻辑表示对信息的加工,例如,排序、算术运算、逻辑判断、统计分析等等。它包括手工和计算机的加工处理。
外部实体是指在系统之外的、与系统有信息交流的部门或人员。是信息的来源或者去向。
参考文献
- ↑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中的生命周期法主要分为哪几个阶段多媒体互动
- ↑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流程是什么?宇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