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甘茂華扎鞋墊的老人(甘茂華)

甘茂華扎鞋墊的老人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甘茂華扎鞋墊的老人》中國當代作家甘茂華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甘茂華扎鞋墊的老人

珍珠路是宜昌的電腦一條街,平常人來人往,很熱鬧。街兩邊主要是賣電腦及其配件的商店,也有煙酒店、飲食店、銀行、稅務部門,還連着東門菜場。街南邊,靠至喜大橋引橋頭不遠,有一家供電公司,大門口屋檐下,有一片寬大的黑色仿大理石台階。這個台階檔頭上,只要是晴天,每天上午吃午飯之前,你總能看到一個老婆婆坐在那裡扎鞋墊。她搬個小板凳坐等顧客,面前鋪着一塊塑料布,布上擺着一溜兒紮好了的鞋墊成品。我看她的臉,滿臉是溪溝般的皺紋,嘴癟着,豁牙,矮個子,坐在那裡就像一顆極不起眼的土豆。她抽針走線時,手背上的老人斑看得清清楚楚,手指彎曲着變了形,看得人心裡一抽一抽的,疼得慌。難道她沒有子女嗎?靠賣幾雙鞋墊能敷衍生活嗎?她這麼大年紀了就這樣度過晩年嗎?我心裡不禁疑惑也感嘆萬分。

我每次經過那裡,都要停留一會兒,看看她賣的鞋墊,和她聊幾句。去得多了就知道了,她已經八十歲了,老伴去世多年,幾個孩子都在外地工作,孩子接她去她不願意,一直是一個人獨處。孩子們每個月都給她生活費,並不缺錢。我說:「您應該享清福了,為什麼還要扎鞋墊賣呢?」她說:「年輕時做慣了,閒下來骨頭疼。再說,你看看我的鞋墊跟別人不一樣,我想顯擺我的手藝。」我拿起鞋墊觀察,那上面密密麻麻的針腳,均勻而又紮實,像灑了一層芝麻。用手來回摺疊,又很柔韌,略帶彈性。她給我解釋:「有人的鞋墊,裡面填的是紙殼子,一打濕,出汗,穿不了幾天就破了。我用的全部是舊布、碎布鋪的底子,所以賣得比別人貴兩塊錢。別人伍塊錢一雙,我的七塊錢一雙,你穿兩年也穿不壞!」她講良心,明碼實價,做生意不搞假。我開始時在她那裡買了三雙鞋墊,後來又買過幾雙,一晃幾年了,至今還在用,只是顏色舊了,墊在鞋裡走路還是很舒服。過去那些年,從她攤子路過,總要向她問聲好,說幾句話。如果颳風下雨落雪天,沒看見她的人,竟有些惆惆的失落。

記得那年夏天,我在外地度假將近一個月後回到宜昌。第二天上街,太陽亮晃晃的,路過供電公司門口,卻沒有看到老婆婆的身影,心想,或許老婆婆病了,也許去兒女家避暑了。可是,第二天、第三天、接連一個星期都沒有看到她。我終於忍不住了,知道她住在這棟樓背後的一樓一號,便去打探消息。我敲門的時候,她樓道對門的鄰居大媽開了門。她問:「你找誰?」我說:「那個扎鞋墊的老婆婆。」她說:「你找趙婆婆呀,她死了個把月了。病死的,高壽,喜喪。兒女們都回來了,辦得很熱鬧。」說完,鄰居大媽盯着我看了半天,突然問:「你是不是姓甘,甘老師?」我點頭稱是,她說你稍等一下,我給你拿個東西。鄰居大媽隨即進屋,一會兒就出來了,拿着一張報紙包着的東西給我。她說:「這是趙婆婆臨死前交待的。說是有個戴眼鏡的,光腦殼的甘老師,經常買她的鞋墊,每次碰到了就陪她聊天,她心裡覺得暖和。如今要走了,也沒有什麼留下,就送他一雙鞋墊留個念想。她委託我把這件事辦好,今天總算是完成了!」我打開報紙,裡面是一雙嶄新的棕色的新鞋墊,鞋墊之間,還裹着一粒樟腦丸。奇怪,樟腦丸不僅沒有我平時討厭的刺鼻氣味,似乎有一縷清香。我把那雙鞋墊捧在手心裡,覺得好重好重,重得像一塊石碑。

告別鄰居大媽走到街頭,回首看了看那個仿黑色大理石的台階,空空的,再也沒有那個土豆般的老婆婆了。從此,永遠也沒有了。我突然身心一顫,鼻子酸酸的,躬腰駝背的老婆婆,手指彎曲的老婆婆,我竟然連她的名字也不知道。只記得,她是街邊上一個扎鞋墊的老人。而我,不過是一個過路客。[1]

作者簡介

甘茂華,中國作協會員,宜昌市作協原常務副主席,宜昌市散文學會名譽會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