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瓦楞子

中文學名: 瓦楞子
界: 動物界
科:蚶科
屬:蚶屬
種: 毛蚶、泥蚶、魁蚶
採收時間:秋、冬至次年春捕撈
用 量:9~15g
貯 藏:置乾燥處

瓦楞子[1],中藥名。為蚶科動物毛蚶Arca subcrenata Lischke、泥蚶Arca granosa Linnaeus或魁蚶Arca inflata Reeve的貝殼。秋、冬至次年春捕撈,洗淨,置沸水中略煮,去肉,乾燥。毛蚶,生活於淺海泥沙底中,尤其喜在有溪水流入的河口附近。分布於中國沿海地區,以山東半島的羊角溝,天津的塘沽,遼寧的遼河口等處為多。泥蚶,生活於淺海軟泥灘中。分布於我國沿海地區,山東、浙江 、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皆有養殖。魁蚶,生活於淺海泥沙底中。分布於黃海、渤海、東海及南海等地區。具有消痰化瘀,軟堅散結,制酸止痛的功效。用於頑痰膠結,黏稠難咯,癭瘤,瘰癧,症瘕痞塊,胃痛泛酸

目錄

別名

性味

歸經

肝、脾經。

功能主治

化痰,軟堅,散瘀,消積。治痰積,胃痛,嘈雜,吐酸,症瘕,瘰癧,牙疳。

①《日華子本草》:"燒過醋淬,醋丸服,治一切血氣,冷氣,症癖。"

②《日用本草》:"消痰之功最大,凡痰隔病用之。"

③《丹溪心法》:"能消血塊,次消痰。"

④《綱目》:"連肉燒存性,研敷小兒走馬牙疳。"

⑤《醫林集要》:"去一切痰積,血積,氣塊,破症瘕,攻瘰癧。"

⑥《現代實用中藥》:"用於小兒佝僂病,肺結核,淋巴結核等症。"

⑦《山東中草藥手冊》:"制酸止痛,治潰瘍[2]。"

性狀

殼呈扇形或三角形,左右兩殼形狀相同,或左殼稍大於右殼。長2.5~8厘米,寬2~6厘米。背面隆起,有數十條直楞如瓦壟狀,由頂端向周圍放射,楞紋明顯,由灰褐色和白色相間而成。殼內面乳白色,光滑,上端邊緣有與肋紋相應的凹陷,而形成突出的鋸齒。質堅硬,能砸碎,斷面白色。氣無,味淡。以整齊,潔淨、無殘肉、無沙土者為佳[3]

化學成分

含大量碳酸鈣、少量磷酸鈣。尚含少量鎂、鐵、硅酸鹽、硫酸鹽、氯化物及有機質[4]

炮製

瓦楞子:洗淨曬乾、碾碎。

煅瓦楞:取瓦楞子放坩堝內,置無煙的爐火中煅至紅透,取出放涼,碾碎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宜久煎),3~5錢;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調敷。

禁忌

臨床應用

用量9~15克,宜先煎;外用研末調敷。用治頑痰積結、黏稠難咯、癭瘤、瘰癧、癥瘕痞塊、胃痛泛酸[5]

複方

治胃痛吐酸水,噫氣,甚則吐血者

瓦楞子(醋煅七次)九兩,烏賊骨六兩,廣皮三兩(炒)。研極細末,每日三次,每次服二錢,食後開水送下。(《經驗方》)

治一切氣血症瘕,次能消痰:瓦壟子燒,以醋淬三度,埋令壞,醋膏丸。(《萬氏家抄方》瓦壟子丸)

治臨經陣痛血不行,按之硬滿,屬實痛者:瓦壟子(煅紅色,醋淬七次)、香附、桃仁、丹皮、川芎、川大黃、當歸、紅花。酒糊丸[6]。(《女科指掌》瓦楞子丸)

形態特徵

貝殼大,斜卵圓形,極膨脹,左右兩殼稍不等,殼頂膨脹,稍接近,殼前端鈍圓,向後漸變狹,背後方斜下,殼上具放射肋紋42~48條(常43條),光滑而整齊,肋紋與肋間溝寬度相等,殼表面被有棕色外皮及毛,極易脫落。殼內面白色,近頂部處略帶灰色,邊緣厚,具有與殼表放射肋及溝相當而突出的長形齒,無放射肋紋,但有極細弱的放射條紋。鉸合部直,鉸合齒約70枚,自兩端向中央漸細密,外套痕與閉殼肌痕均明顯,前閉殼肌痕較小,近似圓形,後者略大,似方形,外套膜邊緣厚,有褶襞[7]

生活習性

三種軟體動物均為海邊常見種類,喜棲息於風浪較小的潮流暢通、有淡水注入的內灣及河上附近的軟泥灘涂上。以藻類為食,對自然海區的鹽度和溫度適應力較強。毛蚶雌雄異體,自然水溫在25℃左右開始產卵,27℃時為繁殖盛期。精卵在海水中受精。泥蚶屬多次性產卵類型。在自然海區每年排卵4-5次。受精卵經過擔輪幼蟲和面盤幼蟲期,約2-3星期變態成幼貝在海底附着。

產地分布

生活於淺海數十米深的軟泥或泥沙質海底中。分布於中國沿海各地,以渤海灣產量最大。

視頻

中醫養生:兩味中藥瓦楞子,半夏曲健胃飲,調理胃病

參考資料

  1. 瓦楞子,中藥查詢
  2. 瓦楞子的功能主治,中藥材_中醫世家
  3. 藥材性狀,中藥材_中醫世家
  4. 瓦楞子的化學成分,搜狐,2018-04-08
  5. 瓦楞子的臨床應用,搜狐,2018-04-08
  6. 瓦楞子的複方,中藥材_中醫世家
  7. 瓦楞子的形態特徵,搜狐,2018-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