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瓜子,先吃大还是先吃小? 李汉君

重定向页面
瓜子,先吃大还是先吃小?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瓜子,先吃大还是先吃小?》中国当代作家李汉君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瓜子,先吃大还是先吃小?

无论事物多么微不足道,细细品味,往往都蕴涵着启人心智的道理。

往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

——荣格

瓜子,先吃大还是先吃小?

这个题目,也许惹人发笑。

谁都明白,一把瓜子,无论是先从大的吃,还是先从小的吃,到了最后,吃到的瓜子一样多,先吃大的,多不了,先吃小的,也少不了,因为瓜子的总量没有变。

但在我看来,也正因为总量不变而瓜子有大有小,先吃哪个后吃哪个,就蕴含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

“一把瓜子”,这个总量虽然不可改变,但吃的顺序却可以自主选择,先吃大的还是先吃小的,给人带来的主观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试想,当我们得到一把瓜子,选小的先吃,那么,这把瓜子里总会有相对小的;即便吃到最后两粒的时候,比较一下,也还会有一个较小,于是便挑去吃了。这样,一把瓜子吃没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所吃到的瓜子都是小的。而从大的先吃呢?一个大的接着一个大的,吃到最后两个,自然有一个是相对大的。这样,一把瓜子吃到结束,我们一直都在“吃大瓜子”。

除去这个吃大吃小的选择,先吃好还是先吃坏,同样也需选择孰先孰后。例如我们面对着一篮水果,其中有的很新鲜,有的则已萎蔫甚至局部霉烂,很多人总是选择先吃“坏的”、“蔫的”,留下“好的”。年纪大一些的老年人,尤其如此。其实,他们没有想到,先吃烂的,就会让原本已经萎蔫的很快变成霉烂的,原本新鲜的,很快就萎蔫了。这样一路吃下去,到了最后,吃到的可能全部都是萎蔫或霉烂的水果。反过来,丢掉那个霉烂的,先挑新鲜的吃,到了最后,一路吃到的便都是新鲜或相对新鲜的了。这其中的道理,和吃瓜子没什么两样。

瓜子要先吃大的,水果要先吃鲜的,由此生发开去,我们在生活中对人对事,也应该采取同样的态度。

先说对人。以何种态度处人,历来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个人认为,与人相处的要义在于,无论你与之何等亲近,都一定不要立足于改变人。因为那个人身上具有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无论在你看来是优点还是缺点,都是他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慢慢形成的,你甫一接触,就要人随己意,非闹砸了不可。既然人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那我们何不立足于与人的优点相处呢?对他的缺点,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即可置之一边,采取宽容的态度。此即“君子和而不同”的原则。以这种态度待人,人亦以此对己,这样一路走来,双方才可其乐融融,否则,若总去看人家的缺点,并试图改变人家,而实际上却又不可能,结果,必定闹得鸡飞狗跳,众叛亲离,岂不害苦了自己?这大概就是老庄哲学中“知其不可而安常守顺”的道理罢?

再说对事。世间万事,本就纷繁复杂,再加人有人意,天有天心,帝王之忧殊于农夫之虑,智愚阔窄识见相左,七嘴八舌,焉能一致?况且,一个人的力量又总是有限,面对着如此局面,常会觉得无可奈何。但是,任何事物不管它再怎么复杂,究其根本,无不具有积极与消极两面。我们看到好的一面,取其利而用之,乘其势而为之,化不利为有利,一路行来,便会顺风顺水。不然的话,满眼阴暗面,处处不遂心,牢骚满腹而又于事无补,自己反倒处处陷于被动之中。更何况,我们认为的事情不好的一面,别人未必也这样看,许多事,另有不得不如此的隐情也未可知,故而万不可轻言好坏、黑白。

在生活中,我们面对着世间各种头绪繁杂而又瞬息万变的事之情、物之理,要不要去追求那个“大”或“好”?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任何事物,无论再怎么美好,也总有其不足;任何人,无论他多么出色,也会有缺点。就是我们自己,如果肯于站在自己的对面去,来一番自我审视,就不难发现,我们身上的许多缺点甚至阴暗面,都是令人“细思极恐”的。瑞典心理学家荣格说:“理解自身的[[阴暗[[,是对付他人阴暗面的最好方法。”所以,我们要学会反观自身(孔子谓之“省吾身”),这样才能不带偏见地、客观准确地看待别人。假如我们能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肯定一个人好的地方,努力发掘事物有利的一面,也许就会发现,我们一生常能遇到好事,总会与“贵人”相逢。相反,如果生活中无论对人对事,老去挑那个“小”,盯住那个“差”,就会觉得身边人无好人,事无好事,一辈子在牢骚和不满中度过,就如同总是在吃小瓜子。

当然,面对着一把瓜子,除了选大选小,也还有第三种态度,即:“何必分什么大小呢?随便吃也就是了。”日常持这种态度的人恐怕是大多数,正如孟子所言:“行之而不著(清楚)焉,习矣而不察(明白)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尽心章句上》)古希腊哲人曾有“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的说法,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也说:“不要万贯家财,也要弄清思想。”可见,生活中浑浑噩噩,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的人,所过的,无异于行尸走肉的日子,自然也就谈不上活得如何精彩、活出什么价值了。 那些人生之中“遇大吃大、遇小吃小”的人,细细想来,要么是对生活压根没有追求,过一天算一天;要么他虽有小目标,有一点小愿望,但却又不肯为之付出相应的努力,因而也就不能获得自主选择的权力,只好任人给大给小。凡此种种,很显然,都是生活中的常态,正所谓芸芸众生者也。但也有另外一些人,他们面对着这把瓜子,虽然也在遇大吃大,遇小吃小,但与前面那些人却有本质上的不同。他们早就把人世间的一切都看得通通透透了,人作为动物存于这世间的价值,也看得一清二楚,因而,他们的思维观念早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于是,在生活中,他们崇辱不惊,得失不计,无论驻足峰峦之巅,还是身处渊薮之底,均能泰然处之。这样的人,也许从一开始就明白了:人,一生的“口福”,无非就是那一把瓜子而已,纠结于吃大吃小,劳神费力,并不值得——不过,话说回来,如此“知天命”的人,古今又有几个呢?[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