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理論心理學

來自 京東商城網 的圖片

理論心理學是2016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丹尼爾•夏克特(Daniel Schacter),丹尼爾•吉爾伯特(Daniel Gilbert),丹尼爾•韋格納(Daniel Wegner),馬修•諾克(Matthew Nock)。[1]

目錄

基本定義

​ 心理學一詞來源於希臘文,意思是關於靈魂的科學。靈魂在希臘文中也有氣體或呼吸的意思,因為古代人們認為生命依賴於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結了。隨着科學的發展,心理學的對象由靈魂改為心靈。直到19世紀初,德國哲學家、教育學家赫爾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學是一門科學。而原先,心理學、教育學都同屬於哲學的範疇,後來才各自從哲學的襁褓中分離出來。科學的心理學不僅對心理現象進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對心理現象進行說明,以揭示其發生髮展的規律。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及動物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應用學科。包括理論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

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和人際關係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等發生關聯。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人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人心理機能在社會的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同時它也與神經科學、醫學、生物學等科學有關,因為這些科學所探討的生理作用會影響個人的心智。

(The definition of Psychology is: Scientific Study of Behavior and Mental Processes and how they are affected by an organism's physical and mental state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2]

心理學的定義是:行為與心理過程的科學研究以及生物體的生理、心理狀態和外部環境對他們的影響。

心理學分為五個子領域,即:神經科學(Neuroscience)、發展心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logy)、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社會心理學(Society psychology)、臨床心理學(Clinical psychology)這五個子領域了。

簡單來說的話,神經科學研究通過觀察人類大腦的反應來研究他們的心理;發展心理學是研究人類是如何成長、發育和學習的一門學科;認知心理學是通過計算機方法來研究心理,即將心理比喻成計算機,看人類是如何遊戲、辨別語言和物體辨認等;社會心理學則是研究人類的群體行為,怎樣與他人交流;臨床心理學主要研究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心理學主要是幫助人們心理健康的一門課。

歷史沿革

早期的心理學研究是屬於哲學的範疇,稱為哲學心理學。哲學心理學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中國、埃及、希臘和印度等古代文明。中國古代認為人的性情思想是由一定的器官承擔的,並且其活動會在器官上反映出來,如「心之官則思」(《孟子》),「人精在腦」、「頭者神之所居」(《春秋元命苞》)。「神形合一」、「形神相印」等思想在《黃帝內經》等涉及醫學心理的著作中有很多闡述和應用。在古希臘語中,心理學由「靈魂」(ψυχή)和「研究」(λόγος)所組成。柏拉圖提出過二元並存的理念,有人認為亞里斯多德《論靈魂》是西方最早的一部論述心理學思想的著作。經由長久的演變,慢慢的產生各式各樣不同的學科,包括了現在人所了解的心理學。

哲學心理學主要是在探討心身關係、天性與教養、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知識來源等四大議題。其早期的理論有一元論、二元論、環境決定論、精神決定論等。近代的哲學心理學則是有三大思想流派,包括了理性主義、經驗主義與浪漫主義。正如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所說:「心理學有一個漫長的過去,卻只有一個短暫的歷史」。

科學心理學

雖然心理學實驗可以追溯到阿拉伯學者海什木的著作《光學》(1021年)不過,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開始於1874年,那一年,德國的生理學家威廉·馮特發表兩冊的心理學教科書——《生理心理學的原理》(Principles of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在序言裡大膽宣稱:「要建立一個新的科學領域」;馮特也因此被稱為「心理學之父」。1875年,萊比錫大學聘馮特為教授;1879年,他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第一個專門的心理實驗室,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10餘年後,也就是1890年代,美國各大學風起雲湧地仿效此舉,建立數十座心理學實驗室,尤其1892這一年就成立了20座,這一年也是美國心理學會的成立年。通常將1874年作為科學心理學誕生的時間,這一時間比許多自然科學脫離哲學而形成獨立學科的時間為晚。馮特也是第一個把自己稱為心理學家的人。其他早期而重要的心理學家包括艾賓浩斯等。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興起。

結構主義

德國醫生威廉·馮特被認為是將實驗引入心理學研究的人,被譽為「實驗心理學之父」。[6]1879年,他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了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馮特着重於將心理分解成為基本的元素,這是由於當時化學的進步,後者在分析物質元素與結構上去的突破。雖然馮特自己不是結構主義者,他的學生愛德華·B·鐵欽納成為了結構主義的思想家,與機能主義者對立。鐵欽納是美國早期心理學家的重要人物。

機能主義

機能主義相對於結構主義而生,並受到美國哲學家、科學家、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影響頗多。詹姆士認為心理學應該有實用價值,心理學家應該找到有益與人的科學方式。他的著作《心理學原理》中於1890年出版,其中有許多鋪墊性問題,為後續科學家提供了方向。其他主要機能主義者包括約翰·杜威和哈維·卡爾。

其它19世紀的傑出人物有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他是研究記憶實驗的先驅,在柏林洪堡大學創立了學習與遺忘的量化模型。蘇俄心理學家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他在對狗進行實驗時發現了「古典制約」,並將其應用與人類。

自二十世紀50年代起,馮特、詹姆士、艾賓浩斯與其他實驗心理學家們所發展的實驗技術方向更加趨向研究認知——關注信息以及信息處理——最終演化為認知科學中的一部分。在早些時候,這被視為「革命性」的發展,因為認知科學回復並對應之前的流行理論,包括精神分析和行為主義理論等。

精神分析

1909照於克拉克大學。前排:西格蒙德· 1909照於克拉克大學。前排:西格蒙德· 奧地利醫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自十九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精神分析學,直到自己1939年去世為止。精神分析學是一種研究意識、解釋經歷的方法;是一種關於人類行為的理論系統;是一種針對心理、情緒的治療方法,特別是對潛意識中的衝突進行心理治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的很多理論基於解釋法、內省法以及臨床觀察。精神分析法廣為流傳,因為它的研究對象涉及性別、壓抑、心理發展中的潛意識等。這些問題在當時都被列為社會禁忌,弗洛伊德則提供了催化劑,使得問題可以在正式社交中得以公開討論。在臨床上,弗洛伊德是自由聯想的先驅,他對釋夢治療也很有研究。

弗洛伊德對瑞士精神科醫師卡爾·榮格的影響很大,後者的分析心理學與深度心理學互補。20世紀中葉心理學者們研究精神分析、心理學、精神病治療、以及哲學。這些著名的學者包括愛利克·埃里克森、梅蘭妮·克萊因、唐納德·溫尼可卡倫·霍妮、埃里希·弗羅姆、約翰·鮑比、以及弗洛伊德的女兒安娜·弗洛伊德。在整個二十世紀裡,精神分析衍生出不同的分支學派,它們中很多被劃分為新弗洛伊德學派。

精神分析及其治療受到諸多人士的批評,如心理學家漢斯·艾森克、以及哲學家卡爾·波普爾。波普爾是位科學哲學家,認為精神分析作為科學是錯誤的,而艾森克則稱精神分析原理與實驗數據不符。到二十世紀末,美國高等院校心理學院變得更加傾向於實證主義,將弗洛伊德理論邊緣化,並蔑稱其為「乾癟老死」的歷史古董。與此同時,研究人員在神經精神分析領域上維護弗洛伊德的科學立場,[而其它人文學科學者們則固守弗洛伊德「根本不是科學家,而是個...詮釋者。」

行為主義的興起

在整個20世紀的上半葉,行為主義學派支配了當時的心理學,其主張心理學是:「尋求理解特定的環境刺激如何控制特定類型的行為」。其主張心理學應分析先行的環境條件,即在行為之前出現、而且為一個機體產生反應或抑制反應提供活動場所的條件。因此,他們把行為反應看做是機體理解、預測和控制的行為,並因此做出相應的結果。基於對實驗和變量的嚴格控制和強調,行為主義學對後來的心理學研究有着重要的影響。其代表人物為史金納,然而其對於內在的認知歷程是存而不論,近期流行的認知主義則是重視之前忽視的內在認知歷程,代表人物有皮亞傑、米勒、西蒙等。

當今世界主要的心理學學派有五大觀點,每一個觀點都強調行為及心理過程的不同方面。其主要包括神經心理學、精神分析學、行為主義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知心理學。

人本主義

二十世紀50年代,在行為主義與精神分析的影響下,人本心理學應育而生。應用現象學、交互主體性、第一人稱視角,人本主義試圖捕捉整個人——而不是人格或認知的一部分。人本主義心理學關注人類獨特問題的基礎,例如個人的自由意志、成長、自我實現、認同、死亡、孤獨、自由與意義。人本過程的特點在於它關注主觀臆想、拒絕宿命、着重成長的積極性而不是病理因素。一些人本學派的奠基人,如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創立了需求層次理論;卡爾·羅哲斯,創立了個人中心治療。在此之後,正面心理學剖析了人本主義,對其更進一步的科學分析。

完形

沃爾夫岡·苛勒、馬科斯·韋特墨、科特·考夫卡三人聯合創立了完形心理學派。這種心理研究建立在個人經歷為一整體的觀點上。對應物質的分子結構,這種觀點於十九世紀晚期在德國、奧地利產生。完形心理學沒有將思維、行為分解成為細小的元素,而是堅持經驗作為整體的重要性,認為總體不同於部分相加的和。 完形心理學不應與弗里茨·波爾斯的格式塔治療相混淆,後者只在外表上與完形心理學有關聯。

存在主義

在二十世紀50到60年代,美國原精神分析學家羅洛·梅在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丹麥哲學家索倫·奧貝·克爾凱郭爾的影響下,走上了心理學存在主義之路。這包括存在治療。

存在主義心理學不同於其它人本學派,即人性中立視角、對焦慮的積極觀點等。存在主義心理學注重於人文主題,如死亡、自由意志、意義,並認為意義可以被神話、或是講述方式改變。對於死亡及未來的真實性,通常會鼓勵人們接受自由意志,儘管令人焦慮。

奧地利存在主義精神病醫生、大屠殺倖存者維克多·弗蘭克從集中營中吸取教訓,總結出不同版本的存在主義治療法,這種方法着重於存在的意義,不同於阿德勒的尼采主義的權力意志或弗洛伊德的享樂意志。

瑞士精神分析學家路德維格·賓斯萬格(Ludwig Binswanger),美國心理學家喬治·凱利(George Kelly)和梅(May)、弗蘭克爾(Frankl)一道,也被認為是存在主義學派學者。

認知主義

認知主義心理學派研究心理活動,包括解決問題、知覺、記憶、學習等。作為認知科學的一部分,這個心理學分支與其它學科有密切聯繫,包括神經科學、哲學、語言學等。

諾姆·喬姆斯基在批評行為學概念中的「刺激」、「相應」、「強化」時,觸發了一場心理學「認知革命」。喬姆斯基辯稱這種觀點會以一種膚淺、模糊的方式應用到複雜的人類行為中,特別是在語言習得的領域上。有一種假定認為人類天生擁有一種「內在的」語言習得機能,然而對於行為主義來說,這個問題在於所有行為,包括語言在內,都必須通過學習和強化來獲得。社會學習理論家,如阿爾波特·班杜拉稱兒童的生活環境有助於行為的改良。

與此同時,技術進步幫助人們重拾被行為主義拋棄的心理活動與表述,如認知等。英國神經科學家查爾斯·斯科特·謝靈頓爵士與加拿大心理學家唐納德·赫布應用實驗總結了心理現象與人腦結構、功能之間的聯繫。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的興起,使得人類信息處理時常與機械信息處理相互類比。對認知的研究被應用於二戰,用以理解武器操作。在二十世紀晚期,認知主義成為心理學的統領範式,認知心理學成為了流行分支。

認知心理學認為隱蔽的心理活動應該使用科學的方式進行研究,心理學家創立了兩種概念:閾下刺激物與內隱記憶,對應精神分析的潛意識或行為學的偶然形成行為。行為主義元素與認知心理學被整合成為認知治療的基礎。這種心理治療由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和精神病學家亞倫·T·貝克創立而成。認知心理學與其它學科,如精神哲學、計算機科學、神經科學,一道被歸入的上層學科認知科學。

研究對象

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就是心理現象。即我們非常熟悉,並隨時會接觸到、感受到的精神現象。又稱心理活動,簡稱心理(mind)。

1、從心理的動態性維度上劃分

(1)心理過程(mental process)指一個人心理現象的動態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反映正常個體心理現象的共同性一面。

認識過程即認知過程,是個體在實踐活動中對認知信息的接受、編碼、貯存、提取和適用的心理過程。它主要包括感知覺、思維、記憶等。

情感過程是個體在實踐活動中對事物的態度的體驗。

意志過程是個體自覺地確定目標,並根據目的調節支配自身的行動,克服困難,以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

以上三種過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構成個體有機統一的心理過程的三個不同方面。

(2)個性心理(individual mind)是一個人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各種心理現象的總合。包括個性傾向、個性特徵和個性調控等方面,反映人的心理現象的個別性一面。

個性傾向是推動人進行活動的動力系統。它反映了人對周圍世界的趨向和追求。它主要包括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價值觀和世界觀等。

個性特徵是個人身上經常表現出來的本質的、穩定的心理特徵。它主要包括氣質、性格和能力。

個性調控是個人對自己心理和行為的控制和調解。它是以自我意識為核心的。自我意識是個人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的、個人藉以對自己的心理和行為(包括個性傾向和個性特徵)進行認識、評價、控制、調解,從而形成一個統一的個性心理結構系統。

2、從心理的意識維度上劃分

(1)意識(consciousness)是指現時正被個人覺知到的心理現象。例如,我們在進行記憶活動時,能覺知記憶活動的目的、記憶的對象、採用的記憶方法、達到的記憶效果,甚至能覺知自己的記憶特點、改變記憶策略等,這樣的記憶活動處於意識狀態。從意識對象上可以把其分為:

客體意識,指個人對於周圍世界的意識。

自我意識,指個人對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圍關係的意識。

在記憶心理學中,前者為記憶現象,後者為元記憶(matememory)現象。

(2)無意識(unconsciousness)是指現時未被個人覺知到的心理現象。以記憶為例,有時我們並沒有某方面內容的記憶目的,也沒有想着要記住它,卻在不知不覺中記住了,甚至還很牢固。有時自己也不知道從哪裡獲得的以及是否有某方面的記憶。在記憶心理學中,前者是無意識記憶,後者是內隱記憶。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