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珍重待春風(程應峰)

​​ 珍重待春風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珍重待春風》中國當代作家程應峰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珍重待春風

在故宮養心殿燕禧堂的槅扇上,至今還掛着一幅《九九消寒圖》,題曰: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為何稱為「九九消寒圖」呢?那是因為《九九消寒圖》上那九個字都是九畫,從冬至交九開始,每天一筆,寫完共需九九八十一天。從「伸不出手」的一九二九寫到九九,便是「九盡桃花開」了。再往前走,九九加一九,就是「耕牛遍地走」的春分了。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人們也抖掉了身上的棉衣棉帽,扶犁下地,春耕開始了。

想那漫漫冬夜,夜永晝短,長夜難耐,枯坐斗室的人,如亭前的枯柳一樣,咀嚼着難熬的歲月,什麼是個盡頭啊。幸好還有堂前的《九九消寒圖》,「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如爐火,如暖陽,如囑託,照耀着憔悴的人們,冬日裡多了份亮色溫馨。垂柳都能耐住寂寞,等待春天的消息,人還有什麼怨言呢?氣定了,神寧了,坐下了,寫一筆,冬天不就過去一天,春天不就近了一天了。「珍重」二字,如恩師教誨,如春風化雨,語重心長。一筆筆寫來,日子一路走過,生命也如灌漿的種子,經歷風雨的歷練愈加飽滿堅挺,等着冬盡寒消。

「寫九」消寒,始於清代道光初年。隨着滿漢文化的日益融合,作為填寫《九九消寒圖》這種歲時風俗,在宮廷中頗為盛行。道光皇帝親書「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個雙鈎空心字,每個字都是九畫(繁體),讓大臣們逐日描紅填寫一畫。填寫完九個字,便「九」盡春來。據清吳振棫所著《養吉齋叢錄》記載:「道光初年,御製『九九消寒圖』,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字皆九筆也。懋勤殿雙鈎成幅,題曰『管城春滿』(據韓愈《毛穎傳》解釋:筆受封於管,號「管城子」。「管城子」乃筆之別稱,寓「筆成春滿庭」之意)。」內值翰林諸臣,每年冬季都要填寫這種「九九消寒圖」。先由宮中懋勤殿製成待填描的消寒圖,該圖四周採用木框插榫而成,並裱以紙綾。其「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寓迎春之意。每年冬至節前掛在室內,屆時由室主人從頭九第一天開始填起,逐日填廓,每字九筆,每天一筆,每填寫完一字便過一九,句成而九九八十一天盡。

[1]

作者簡介

程應峰,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