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藝術品
基本內容
發展概述
國外發展
西方玻璃用品發展有3500年的歷史,對玻璃的研究也很透徹,而且羅馬時期玻璃幾乎就是日用品了,但玻璃成為藝術品的時間並不長,1970年,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第一次確立了玻璃藝術品的學術地位,距今不過40年的時間,但是由於玻璃藝術誕生於學院,其具有一整套科學的標準和價值體系,脈絡非常清晰。
國內發展
玻璃藝術品在西方是主流收藏項目,價格不菲。而中國雖有數千年的琉璃發展史,而且古時琉璃藝術品也就是現代的玻璃藝術品,但玻璃藝術品一直在收藏界默默無聞,甚至一直被人們誤讀為廉價的工藝品,收藏界缺乏正確的認識。國內玻璃藝術來自於英國的胡佛漢頓大學(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這所大學幾乎是中國玻璃藝術的搖籃。國內已經有玻璃藝術的博物館上海玻璃博物館和玻璃藝術品專業網站玻璃通網,著名的玻璃藝術家有上海博物館館長莊小蔚,琉璃工房創始人楊惠姍等。
收藏價值
玻璃藝術作品的價值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考量。第一是玻璃材質,不同的玻璃材質價值相差百倍。第二是玻璃藝術的工藝,主要看創作者的技巧是否體現了你所要表達的思想。第三點是藝術家的審美價值,它決定了一件作品的高度。玻璃藝術品對藝術家的藝術理解力和技藝要求極為苛刻,優秀作品一件難求,因此在西方主流收藏界很受追捧,一些名作的市場價值已達到百萬美元。「重材質、輕工藝」是現當代玉器收藏的特色,也是國內藏家在器物收藏方面的一個標準。專家指出,藝術品收藏過分強調材質是一種不成熟的觀念,因為材質本身的好壞與否是人為界定的,黃金貴重是人為認定的,玉石貴重也是人們的主觀認定,從物質材料的角度來衡量,玉石與鵝卵石並沒有區別,玉石因為稀有,人們把它看得很珍貴。中國歷史上,玻璃被稱為「璆琳」、「陸離」,是最早的、最為昂貴人造材料之一,是上層社會的奢侈品。如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玻璃的使用無所不在,以至於人們忽略了玻璃藝術品的價值。
未來前景
西方玻璃藝術有一個很大的收藏群體,不管是日用玻璃,還是藝術玻璃,優秀的作品總是會有欣賞者購買。「國外玻璃藝術市場已經非常成熟了,從鑑別、估價、收藏到變現,市場秩序非常好。藝術家大都是學院派,他們之間審美語言很清楚。藝術家有了不錯的、有個性的作品,都會有藏家購買。職業玻璃藝術家較多且生存不成問題,有專門的玻璃藝術畫廊和玻璃藝術博物館。國內玻璃藝術師約有18位,大都延續了西方玻璃藝術的模式。其中被國際市場認可的兩三位玻璃藝術家,其作品在國外有固定的藏家,國內藏家幾乎沒有。就像早期的中國當代藝術,也是在國外賣得很好。國內玻璃藝術品的價格與國外相比還很低。對於中國傳統收藏門類來說,無論是玉器、瓷器還是書畫價格都已經很高了,而內地藏家和機構的藝術投資需要卻與日俱增。因此玻璃藝術很快會成為國內藝術市場的主流,這一方面是由於國內玻璃藝術品的市場價格被低估,另一方面是由於技術和工藝的門檻較高,玻璃藝術家和優秀作品稀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