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如
王静如(1903~1990)语言学家、历史学家[1]、民族研究专家[2]。笔名菲烈,河北省深泽县人。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后赴法、英、德等国学习、研究语言学、中亚史语学、印欧语比较语言学及汉学等。回国后历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法大学教授,燕京大学语言学教授和中国大学文学院研究院导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教授,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3]、学术委员,中国民族研究学会常务委员,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和北京市语言学会顾问等。
王静如 | |
---|---|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 | |
出生 |
1903年 河北省深泽县 |
逝世 | 1990年 |
国籍 | 中国 |
母校 | 清华大学研究院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目录
研究成果
王静如在语言文字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西夏语言文字的研究方面。《西夏研究》(第1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2年,单刊甲种之8)、《西夏研究》 (第2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3年,单刊甲种之11)、《西夏研究》(第3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3年,单刊甲种之13)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这3部书对西夏语作了多方面的探索与论述,对西夏语音中的尾鼻音和浊辅音、鼻冠音等作出了科学论断;系统研究并详细论述了西夏文的佛经雕版;逐字对译了4部西夏文佛经,并列有汉、藏两种文字对照;反驳了美国学者的学说,评述了苏联学者的观点。这3部书曾于1936年获得法国院士会授予的东方学"茹莲(S.Julien)奖金",他也被推荐为法国巴黎语言学会会员。他是中国个人获得此奖金的第一个人。该书极富学术价值,深得国内外学者的一致称赞,是从事西夏研究的必备参考书。此外,在《西夏研究》出版之前他就撰写了《西夏文汉藏译音释略》(史语所集刊,1930年第2本第2分)一文。后来又有《西夏文木活字版佛经与铜牌》(《文物》1972年第11期)、《保定出土的西夏文石幢》(合作,《考古学报》1977年第1期)两篇论文。这是利用新发现的西夏文物对西夏语文的研究,使西夏语文的研究更上了一层楼。他还对我国古代和现代的少数民族如契丹、女真、回纥、蒙古、土家、达斡尔等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研究并发表了一些论著。《辽道宗及宣懿皇后契丹国字哀册初释》(《史语所集刊》1933年第3本第4分)、《契丹国字再释》(《史语所集刊》1935年第5本第4分)为契丹文研究的创始之作。《兴隆出土金代契丹文墓志铭解》(《考古》1973年第5期)则使契丹文的研究在新材料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成为用契丹小字译汉语的一把钥匙。《突厥文回纥英武威远毗伽可汗碑译释》(《辅仁学志》1938年第7卷第1、2期合刊)一文,开始了用突厥文研究回纥历史的先声。《女真文晏台进士题名碑文初释》(《史学集刊》1937年第3期)则开创了用满洲文解释女真文的先声。《论吐火罗及吐火罗语》(《中德学志》1943年第5卷第1、2期合刊)等文论证了"吐火罗语"实际上就是"焉耆语"和"龟兹语",并已成为定论。在古汉语音韵方面,《论开合口》(《燕京学报》1941年第29期)、《论古汉语之腭介音》(《燕京学报》1948年第35期)是他在这方面的两篇重要的代表作。其中肯定了高本汉在中国音韵学研究方面的成绩,但对某些观点表示怀疑并提出了自己的新见。以丰富充足的论据和坚实的理论基础纠正了高本汉理论中的谬误之处,促进了音韵学研究的发展。
著述
另有译著《中国古音(切韵)之系统及其演变》([瑞典]高本汉著,《史语所集刊》1937年第2本第2分)。目前,《西夏研究》(第4辑)(合作,其中主要讨论了西夏文的音系和文法)已写完,《西夏研究》(第5辑)正在准备过程中。《西夏文字典》(60多万字)的编纂工作已经过多年,现已接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