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著
王著(?-992)字知微,成都(今属四川)人。祖父王贲从唐僖宗(873-887年)自陕西入蜀,曾任前蜀雅州刺史。父王景环当过万州别驾。
- 王著于后蜀明经及第,任过永康等县主簿。宋平后蜀,在赵州隆平县主簿任上达11年。
- 因善工书,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受荐改卫寺丞、史馆祗候;3年后受到宋太宗召见,赐绯,加著作佐郎、翰林侍书与侍读,与另一位博通经史的翰林侍读吕文仲一同值更于御书院。
- 雍熙二年,迁左拾遗,出使高丽。端拱初,加殿中侍御史。宋淳化三年(992年),太宗赵炅令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摹勒上石于禁内,名《淳化阁帖》。此帖又名《淳化秘阁法帖》,简称《阁帖》,系汇帖,共十卷。
目录
人物专题
基本信息
姓名 王著
|
字号 字知微
|
民族 汉族
|
职业 书法家、诗人[1]
|
出生地 华阳府(今四川成都)
|
出生时间 不详
|
去世时间 992年
|
所处时代 五代、北宋
|
主要作品 淳化秘阁法帖》
|
人物生平
王著(?-990年),字知微,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华阳府(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后蜀时举明经及第,历任平泉县(今四川省简阳市境)、百丈县(今名山县境)、永康县(今崇州市境)等县主簿。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平后蜀,被授为隆平县(河北省隆尧县)主簿,任上达十一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因善攻书法,以字书讹舛欲召入朝廷令其删定。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受荐授为卫尉寺丞、史馆祗应。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加著作左郎、翰林侍读,迁左拾遗,官至殿中侍御史。善攻书法,笔迹甚媚,颇有家法。<ref>《宋史 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第五十五 王著》:王著,字知微,文仲同时人。自言唐相石泉公方庆之后,世家京兆渭南。祖贲,广明中众僖宗入蜀,遂为成都人。贲仕王建,为雅州刺史。父景环,万州别驾。著,伪蜀明经及第,历平泉、百丈、永康主簿。蜀平赴阙,授隆平主簿,凡十一年不代。著善攻书,笔迹甚媚,颇有家法。太宗以字书讹舛,欲令学士删定,少通习者。太平兴国三年,转运使侯陟以著名闻,改卫寺丞、史馆祗候,委以详定篇韵。六年,召见,赐绯,加著作佐郎、翰林侍书与侍读,更直于御书院。太宗听政之暇,尝以观书及笔法为意,诸家字体,洞臻精妙。尝令中使王仁睿持御札示著,著曰:"未尽善也。"太宗临学益勤,又以示著,著答如前。仁睿诘其故,著曰:"帝王始攻书,或骤称善,则不复留心矣。"久之,复以示著。著曰:"功已至矣,非臣所能及。"其后真宗尝对宰相语其事,且嘉著之善于规益,于侍书待诏中亦无其比。雍熙二年,迁左拾遗,使高丽。端拱初,加殿中侍御史。二年,与文仲同赐金紫。明年,卒,特加赗赐,录其子嗣复为奉礼郎。
《书史会要》称:“王著笔法圆劲,不减徐浩,少令韵胜,其所书《乐毅论》学虞永兴(世南),可抗行也。”黄庭坚评其书:“极善用笔,若使胸中有书数千卷,不随世碌碌,则书不病韵。盖美而病韵者王著,劲而病韵者周越,诚皆渠侬胸次之罪,非学者不尽之功也。”奉敕编订《淳化阁帖》,采择未精,标题多有误失。
王著曾经学习王右军(羲之)的书法,深得他 的法则,因此当了专备宋太宗咨询书法艺术的翰林官。太宗在处理政事的余暇,注意练习写字,屡次差遣宫内侍从拿自己的作品给王著看,王著总认为不够好,于是太宗就更加专心致志地临摹学写。再拿自己的作品去问王著,王著的回答仍然象以前一样。有人询问王著这样做的用意,王著说:“皇帝的字本来已写得够好了,如果立即称赞他写得好,恐怕他不再用心了。”就此以后,太宗写字的笔法精妙绝伦,超越前代古人,当时都认为这是由于受王著严格要求所得到的好处。
史料记载
- 《宋史列传五十五.王著传》